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Podophyllotoxin
Podophyllotoxin | 477-47-4
物质功能分类
原料药
-
抗肿瘤药
-
天然来源类抗肿瘤药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
木脂素内酯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odophyllotoxin
英文别名
(5aS,8aS)-5-hydroxy-9-(3,4,5-trimethoxyphenyl)-5a,6,8a,9-tetrahydro-5H-[2]benzofuro[5,6-f][1,3]benzodioxol-8-one
CAS
477-47-4;518-28-5;4354-76-1;4375-06-8;4375-07-9;26540-82-9;55568-79-1;55568-80-4;60660-50-6;62319-21-5;77519-37-0;77519-38-1;79355-67-2;86334-73-8;118627-04-6;122871-77-6;122871-79-8;122871-81-2
化学式
C
22
H
22
O
8
mdl
——
分子量
414.412
InChiKey
YJGVMLPVUAXIQN-ODEREMAE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熔点:
183-184 °C(lit.)
沸点:
597.9±50.0 °C(Predicted)
密度:
1.370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重原子数:
30
可旋转键数:
4
环数:
5.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
拓扑面积:
92.7
氢给体数:
1
氢受体数:
8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i,T
危险类别码:
R68,R36/37/38,R25,R21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462 6.1/PG 2
包装等级:
II
危险类别:
6.1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P310,P305+P351+P338
危险性描述:
H301,H312,H315,H319,H335
SDS
SDS:6dd52bde7bfecc351633631b63f49479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主要应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病毒疣。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β-apopicropodophyllin
59123-24-9
C
22
H
20
O
7
396.397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odophyllotoxin
在
吡啶
、
对甲苯磺酰氯
作用下, 反应 10.0h, 以90%的产率得到β-apopicropodophyllin
参考文献:
名称:
Anjanamurthy, C.; Lokanatha Rai, K. M.,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2, vol. 21, # 1, p. 62 - 6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Anjanamurthy, C.; Lokanatha Rai, K. M.,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2, vol. 21, # 1, p. 62 - 63
作者:
Anjanamurthy, C.、Lokanatha Rai, K. M.
DOI:
——
日期: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鬼臼脂毒酮
鬼臼毒素-4-O-葡萄糖苷
鬼臼毒素
鬼臼毒素
苦鬼臼毒素
脱氧鬼臼毒素
磷酸依托泊甙
盾叶鬼臼素
澳白木脂素2
澳白木脂素1
替尼泊苷
托尼依托泊苷
去氧鬼臼毒素
克立米星C
他氟泊苷
丙氨酸,N-(羧基甲基)-(9CI)
alpha-盾叶鬼臼素
alpha-依托泊苷
[(5R,5aR,8aR,9R)-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8-氧代-5a,6,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5,6-f][1,3]苯并二氧戊环-5-基]丁酸酯
TOP-53二盐酸盐
NK-611盐酸盐
5,8,8a,9-四氢-9-羟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R,5aR,8aR,9S)-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氧杂环戊烯-6(5aH)-酮
4’-去甲鬼臼毒素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Β-D-葡萄糖甙
4-{[(5S,5aS,8aR,9R)-9-(4-羟基-3,5-二甲氧苯基)-8-羰基-5,5a,6,8,8a,9-六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5-基]氨基甲酰}苯基乙酸酯
4,6-O-苄叉-Β-D-葡萄糖甙鬼臼毒素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
4'-O-脱甲基-4-((4'-(1'-苯甲基哌啶基))氨基)-4-脱氧鬼臼毒
4 ’-去甲去氧鬼臼毒素
3-羟基-4H-吡喃-4-酮
3-氨基-N-[(5S,5aS,8aR,9R)-9-(4-羟基-3,5-二甲氧苯基)-8-羰基-5,5a,6,8,8a,9-六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5-基]苯酰胺
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
2(3H)-硫代酰苯,3-乙基二氢-3-(1-甲基乙基)-(9CI)
2'-氯依托泊苷
1-羟基-17-氧杂五环[6.6.5.0~2,7~.0~9,14~.0~15,19~]十九碳-2,4,6,9,11,13-六烯-16,18-二酮(non-preferredname)
(8aR,9S)-9-[[(2R)-7,8-二羟基-2-(2-噻吩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6-基]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S,5aS,8aR,9R)-5-[(4-氟苯基)氨基]-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5a,6,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5,6-f][1,3]苯并二氧戊环-8-酮
(5S,5aR,8aR,9R)-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5-(4-羟基苯基)硫烷基-5a,6,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5,6-f][1,3]苯并二噁唑-8-酮
(5R,5aR,8aS,9S)-9-[(4-氨基苯基)氨基]-5-(4-羟基-3,5-二甲氧苯基)-5,8,8a,9-四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6(5aH)-酮盐酸(1:1)
(5R,5aR,8aR,9R)-9-羟基-10-甲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9-[[(6R,7R,8R)-7,8-二羟基-2-(4-甲氧基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6-基]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9-[[(6R,7R,8R)-7,8-二羟基-2-(2-羟基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6-基]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8-羰基-9-(3,4,5-三甲氧苯基)-5,5a,6,8,8a,9-六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5-基乙酸酯
(5R,5aR,8aR,9R)-5-(4-乙氧基-3,5-二甲氧基-苯基)-9-[(2R,3R,4S,5S,6R)-3,4,5-三羟基-6-(羟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5-(3,5-二甲氧基-4-丙氧基-苯基)-9-[(2R,3R,4S,5S,6R)-3,4,5-三羟基-6-(羟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8,8ab,9-四氢-5b-(3,4,5-三甲氧基苯基)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氧杂环戊烯-6(5abH),9-二酮
(5-氯吡啶-3-基)丙酸甲酯
(3aS,4S,9R,9aR)-4-[(4-氟苯基)氨基]-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6,7-二甲氧基-3a,4,9,9a-四氢-3H-萘并[3,2-c]呋喃-1-酮
(3aR,4S,9R,9aR)-4,6,7-三羟基-9-(4-羟基-3,5-二甲氧苯基)-3a,4,9,9a-四氢萘并[2,3-c]呋喃-1(3H)-酮
(1R,3aS,4R,6aR)-4-(1,3-苯并二氧戊环-4-基)-1-(1,3-苯并二氧戊环-5-基)-3,3a,4,6a-四氢-1H-呋喃并[3,4-c]呋喃-6-酮
相关功能分类
人工合成抗感染类药
消化系统用药
抗肿瘤药
抗生素类药物
解热镇痛药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
呼吸系统用药
循环系统用药
血液系统用药
神经系统用药
专科用药
抗寄生虫病药
泌尿系统用药
诊断用药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
维生素类与矿物质类药
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
抗变态反应药
其它化学药
麻醉剂
饲料药物添加剂
兽药原料
抗应激药
影响免疫功能药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4-[5-(6-cyanonaphth-2-yl)fur-2-yl]benzo[b]thiophene-2-carbonitrile
下一个:1-(3'-trimethylstannyl-5'-bromophenyl)-3-(3-hydroxypropyl) imidazolium trif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