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二溴-2,2'-联吡啶 | 18511-71-2

中文名称
4,4'-二溴-2,2'-联吡啶
中文别名
4,4-二溴-2,2-二吡啶;4,4'-二溴-2,2''-联吡啶
英文名称
4,4'-dibromo-2,2'-bipyridine
英文别名
4,4′-dibromo-2,2′-bipyridine;4,4'-dibromo-2,2'-bipyridyl;4,4’-dibromo-2,2’-bipyridine;4,4'-dibromobipyridine;4,4'-dibromo-2,2'-dipyridine;4-bromo-2-(4-bromopyridin-2-yl)pyridine
4,4'-二溴-2,2'-联吡啶化学式
CAS
18511-71-2
化学式
C10H6Br2N2
mdl
——
分子量
313.979
InChiKey
KIIHBDSNVJRWF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8.0 to 142.0 °C
  • 沸点:
    362.9±37.0 °C(Predicted)
  • 密度:
    1.809±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甲苯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海关编码:
    29333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d4e7ac5a052b23c60b4a5346d3750a16
查看
4,4'-二溴-2,2'-联吡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4,4'-Dibromo-2,2'-bipyridyl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4,4'-二溴-2,2'-联吡啶
百分比: >97.0%(GC)(T)
CAS编码: 18511-71-2
俗名: 4,4'-Dibromo-2,2'-bipyridine
4,4'-二溴-2,2'-联吡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10H6Br2N2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固体
外观: 晶体-粉末
4,4'-二溴-2,2'-联吡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颜色: 白色-微浅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140°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溶于: 甲苯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溴化氢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4,4'-二溴-2,2'-联吡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4,4'-二溴-2,2'-联吡啶的应用与制备

应用

4,4'-二溴-2,2'-联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研发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它还可用作医药中间体。

制备步骤

  1. 第一步:制备2,2'‑联吡啶氮氧化物

    • 在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水,再依次加入7.5g(48mmol)2,2'‑联吡啶、1.6g(0.0048mmol)钨酸钠和2.2g(0.0048mmol)三辛基甲基硫酸氢铵。
    • 升温至60℃,缓慢滴加18.75ml(182.4mmol)30%双氧水,反应5小时。通过HPLC监控确保无原料残留。过滤后用水洗涤三次,烘干得到2,2'‑联吡啶氮氧化物7.2g,收率80%,纯度99.4%(HPLC)。1H-NMR (DMSO-d6): 8.31-8.33 (d, J=6.3Hz, 2H),7.39-7.62 (m, 6H)。
  2. 第二步:制备4,4'‑二硝基‑2,2'‑联吡啶氮氧化物

    • 在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5ml(657mmol)浓硫酸和40ml 30%发烟硫酸,分批加入25g(133mmol)2,2'‑联吡啶氮氧化物。
    • 升温至110℃,滴加80ml(1942mmol)发烟硝酸。反应完成后通过HPLC监控。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过滤后重结晶,烘干得到18.5g黄色固体,收率50.2%,纯度99.2%。1H-NMR (DMSO-d6): 8.69 (d, 2H, J=3.3Hz),8.60 (d, 2H, J=7.2Hz),8.36 (dd, 2H, J=7.2Hz, J=3.3Hz)。
  3. 第三步:制备4,4'-二溴-2,2'-联吡啶

    • 在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80ml醋酸,再依次加入10g(35.9mmol)4,4'‑二硝基‑2,2'‑联吡啶氮氧化物和19.89g(107.7mmol)/60ml乙酰溴醋酸溶液。
    • 升温至回流,滴加17g(89.8mmol)氯化锡。HPLC监控确保无原料残留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调pH至10,过滤,母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旋干。重结晶烘干后得到4,4'-二溴-2,2'-联吡啶6.7g,收率59.4%,纯度99.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二溴-2,2'-联吡啶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potassium fluoride 、 copper(l) iodide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生成 S-[4-[2-[2-[4-[2-(4-acetylsulfanylphenyl)ethynyl]pyridin-2-yl]pyridin-4-yl]ethynyl]phenyl] ethanethi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Ruthen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Fully Conjugated Ligands Terminated with Thiol Groups
    摘要:
    制备了基于双吡啶和三吡啶的铑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具有以硫醇基团为末端的全共轭配体,并将其固定在金表面上的自组装单分子层中,单个分子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了观察。
    DOI:
    10.1246/cl.2002.610
  • 作为产物:
    描述:
    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三溴氧磷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9.0h, 生成 4,4'-二溴-2,2'-联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Phosphonic Acid Derivatized Bipyridine Ligands and Their Ruthenium Complexes
    摘要:
    Water-stable, surface-bound chromophores, catalysts, and assemblies are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dye-sensitized photoelectrosynthesis cells for the generation of solar fuels by water splitting and CO2 reduction to CO, other oxygenates, or hydrocarbons. Phosphonic acid derivatives provide a basis for stable chemical binding on metal oxide surfaces. We report here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4,4'-bis(diethylphosphonomethyl)-2,2'-bipyridine and 4,4'-bis(diethylphosphonate)-2,2'-bipyridine, as well as the mono-, bis-, and tris-substituted ruthenium complexes, [Ru(bpy)(2)(Pbpy)](2+), [Ru(bpy)(Pbpy)(2)](2+), [Ru(Pbpy)(3)](2+), [Ru(bpy)(2)(CPbpy)](2+), [Ru(bpy)(CPbpy)(2)](2+), and [Ru(CPbpy)(3)](2+) [bpy = 2,2'-bipyridine; Pbpy = 4,4'-bis(phosphonic acid)-2,2'-bipyridine; CPbpy = 4,4'-bis(methylphosphonic acid)-2,2'-bipyridine].
    DOI:
    10.1021/ic4014976
  • 作为试剂:
    描述:
    三甲基氰硅烷5-chloro-2-[(2-methylprop-2-enyl)oxy]benzaldehyde叔丁基过氧化氢4,4'-二溴-2,2'-联吡啶copper(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7%的产率得到2-(6-chloro-3-methyl-4-oxochroman-3-yl)acet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通过分子内自由基级联酰基氰化反应合成含CN的苯并二氢吡喃-4-酮
    摘要:
    已经开发了铜催化的分子内自由基级联酰基氰化以合成含氰基的chroman-4-ones。使用绿色氰基源,在温和的条件下,可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制备一系列CN取代的chroman-4-one衍生物。对照实验表明该反应涉及分子内酰基自由基加成/氰化过程。此外,该协议具有步长和原子经济性,将氰基引入到chroman-4-one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重要性。
    DOI:
    10.1016/j.tetlet.2021.1530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heteroleptic Ru(<scp>ii</scp>) complex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作者:Gabriele Marotta、Ch. Pavan Kumar、Maria Grazia Lobello、Francesca Cavazzini、Paolo Salvatori、Koyyada Ganesh、Mohammad Khaja Nazeeruddin、Malapaka Chandrasekharam、Filippo De Angelis
    DOI:10.1039/c4dt03633f
    日期:——
    Six new heteroleptic Ru(II) complexes (MC118, MC120–123 and MC126), of general formula Ru(L1)(L2)(NCS)2, where L1 and L2 are respectively dicarboxylated and π-conjugated functionalized (dissymmetric) bipyridine ligand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applied as sensitizers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Thes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oth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showing promising optical
    六个新杂的Ru(II)络合物(MC118,MC120-123和MC126),通式的钌(L1)(L2)(NCS)2,其中L1和L2分别二羧基化和π共轭官能(不对称)联吡啶配位体被设计,合成并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剂。这些配合物在实验和理论上都进行了表征,与典型的N719染料相比,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光学特性,具有更高的消光系数。当与液体Ⅰ工作装置,组合使用- / I 3 - 氧化还原电解质,研究过的敏化剂的功率转换效率在6.0%至8.0%之间,与在相似的制造和评估条件下测试的参比N719染料相当。
  • Visible-Light-Induced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with Alkylzirconocenes from Unactivated Alkenes
    作者:Yadong Gao、Chao Yang、Songlin Bai、Xiaolei Liu、Qingcui Wu、Jing Wang、Chao Jiang、Xiangbing Qi
    DOI:10.1016/j.chempr.2019.12.010
    日期:2020.3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between naturally abundant sp3-hybridized carbon centers facilitate access to diverse molecules with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are among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reagents that are broadly used in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s. Although sp2-hybridize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are widely employed in cross-couplings, sp3-hybridized
    自然丰富的sp 3-杂化碳中心之间的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有助于获得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各种分子。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最强大的试剂之一,广泛用于碳-碳键的形成。尽管sp 2-杂化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广泛用于交叉偶联,但是sp 3-杂化的有机金属偶联剂的开发较少。在这里,我们报告可见光诱导的单个镍催化的C(sp 3)–C(sp 3),C(sp 3)–C(sp 2)和C(sp 3)–C(sp)使用烷基锆茂的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很容易从末端或内部未活化的烯烃通过加氢锆和链步反应就地生成。该方法温和,适用于多种底物,包括伯,仲,叔烷基,芳基,烯基,炔基卤化物和各种烯烃。机理研究表明,镍催化的自由基交叉偶联是一种新颖的途径,代表了锆锆茂的首次可见光诱导的转变。
  • Photo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of Re(<scp>i</scp>) carbonyl complexes bearing D–A and D–π–A ligands
    作者:Anna M. Maroń、Agata Szlapa-Kula、Marek Matussek、Rafal Kruszynski、Mariola Siwy、Henryk Janeczek、Justyna Grzelak、Sebastian Maćkowski、Ewa Schab-Balcerzak、Barbara Machura
    DOI:10.1039/c9dt04871e
    日期:——

    The impact of highly electron donating units appended to the imine ligand on the thermal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Re(i) complexes was investigated.

    将高度电子给体单元附加到亚胺配体对Re(i)配合物的热性和光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Ligand Engineering for the Efficient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Ruthenium Sensitizers and Cobalt Electrolytes
    作者:Sadig Aghazada、Peng Gao、Aswani Yella、Gabriele Marotta、Thomas Moehl、Joël Teuscher、Jacques-E. Moser、Filippo De Angelis、Michael Grätzel、Mohammad Khaja Nazeeruddin
    DOI:10.1021/acs.inorgchem.6b00842
    日期:2016.7.5
    because of the poor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ruthenium(II) sensitizer and the cobalt redox specie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d achieve higher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PCEs), we introduce here six new cyclometalated ruthenium(II)-based dyes developed through ligand engineering. We tested DSCs employing these ruthenium(II) complexes and achieved PCEs of up to 9.4% using cobalt(3+/2+)-based electrolytes
    在过去的20年中,基于钌(II)的染料在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转变为第三代光伏产品的成熟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经典的I 3 – / I –氧化还原对限制了该技术的性能和应用。由于钌(II)敏化剂与钴氧化还原物质之间的相容性差,仅用新型的钴(3 + / 2 +)络合物取代基于碘的氧化还原对就不成功。为了解决此问题并实现更高的功率转换效率(PCE),我们在此介绍通过配体工程开发的六种新的基于环金属化钌(II)的染料。我们测试了使用这些钌(II)配合物的DSC,并使用基于钴(3 + / 2 +)的电解质实现了高达9.4%的PCE,这是迄今为止基于钌的染料的记录效率。鉴于复杂的液体DSC系统,在不同表征之间发现的分歧使我们意识到了TiO2上敏化剂负载的重要性2,这是敏化剂电子特性中的一个微妙但同样重要的因素。
  • Towards Allosteric Receptors – Synthesis of Resorcinarene-Functionalized 2,2′-Bipyridine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作者:Holger Staats、Friederike Eggers、Oliver Haß、Frank Fahrenkrug、Jens Matthey、Ulrich Lüning、Arne Lützen
    DOI:10.1002/ejoc.200900642
    日期:2009.10
    Based on a first example of an allosteric hemicarcerand (1) we prepared four new 2,2-bipyridines that carry resorcinarene moieties in a highly convergent manner. Upon coordination to suitable transition metal ions or their complexes these compounds undergo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a way that they switch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forms (2, 3, and 4) or vice versa (5), thus, bringing together or
    基于变构 hemicarcerand (1) 的第一个例子,我们制备了四种新的 2,2'-联吡啶,它们以高度收敛的方式携带间苯二酚部分。在与合适的过渡金属离子或其配合物配位后,这些化合物会发生构象变化,它们在“开放”和“封闭”形式(2、3 和 4)之间切换(2、3 和 4),反之亦然(5),从而将或将中心联吡啶上的两个功能部分分开。在作为构象转换效应物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中,[Re(CO)5Cl] 和位阻 2,9-芳基化 1,10-菲咯啉的单体铜 (I) 络合物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