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谷胺是最早发现的促胃液素拮抗剂,也是苯环特里的衍生物。它是一种消旋化合物,化学名称为(±)-5-二丙基氨基-4-苯甲酰氨基-5-氧代戊酸,英文名为proglumide,并收录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二部第96页。作为胃泌素受体的拮抗剂,其化学结构与胃泌素(G-17)及胆囊收缩素(CCK)这两种肠激肽的终末端相似。酰胺基功能团能特异性地与胃泌素竞争壁细胞上的胃泌素受体,从而明显抑制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然而对组胺和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不显著。
适应症丙谷胺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等疾病。
药理作用丙谷胺是胆囊收缩素受体和胃泌素受体的拮抗药。其分子结构与胃泌素(G-17)及胆囊收缩素(CCK)两种肠激肽的终末端相似,因此酰胺基功能团能特异性地与G-17竞争壁细胞上的G-17受体,明显抑制G-17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同时增加胃黏膜氨基己糖含量,促进糖蛋白合成,保护胃黏膜,从而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并促进溃疡愈合。对组胺和迷走神经刺激引起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显著,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不会发生胃酸分泌反跳现象,终止治疗后仍可使胃酸分泌处于正常水平达半年。尽管丙谷胺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较H2受体拮抗药弱,但其利胆作用受到更多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N-苯甲酸谷氨酸制备:将50g谷氯酸钠、400mL水和适量NaOH加入10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溶解,调pH值7~8。在2℃以下同时滴加苯甲酰氯37.2mL和40%NaOH,并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5℃,于5℃下反应1h后用30%盐酸调至pH 1.5,冷却、结晶、过滤得N-苯甲酰谷氨酸。
N-苯甲酰谷氨酸酐制备:将上述产物与乙酐反应得到N-苯甲酰谷氨酸酐。
丙谷胺合成:在N-苯甲酰谷氨酸酐和二丙胺进行胺化反应,以谷氨酸计,总收率约26-30%。
无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42-145℃,易溶于乙醇、甲醇及氯仿,难溶于丙酮、水和苯,几乎不溶于四氯化碳。无臭,味苦。
用途丙谷胺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具有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疾病,有效率达81-96%,且应用该药物不会导致胃酸反跳性增多,复发率低。
生产方法以谷氨酸为起始原料,经与苯甲酰氯反应得N-苯甲酰谷氨酸,然后乙酐反应得到N-苯甲酰谷氨酸酐,再进行胺化反应制得丙谷胺。
类别和毒性分级有毒物品;急性毒性:腹腔注射-大鼠LD50:1420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8070毫克/公斤。可燃;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通风、低温、干燥保存。
灭火剂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及雾状水均可用于灭火。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5-dipropylamino-4(R)-benzamido-5-oxo-pentanoic acid | 32999-90-9 | C18H26N2O4 | 334.415 |
—— | 5-dipropylamino-4(S)-benzamido-5-oxo-pentanoic acid | 32999-84-1 | C18H26N2O4 | 334.415 |
—— | N-benzoyl-L-glutamic acid γ-methyl ester | 14307-84-7 | C13H15NO5 | 265.266 |
—— | N-benzoyl-DL-glutamic acid-anhydride | 91569-94-7 | C12H11NO4 | 233.224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5-dipropylamino-4(S)-benzamido-5-oxo-pentanoic acid | 32999-84-1 | C18H26N2O4 | 334.415 |
—— | 5-dipropylamino-4(R)-benzamido-5-oxo-pentanoic acid | 32999-90-9 | C18H26N2O4 | 334.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