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 | 28020-73-7

中文名称
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
中文别名
2,6-双(2-苯基咪唑);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2,2'-(2,6-吡啶二基)双(苯并咪唑);2,6-双(2-苯基咪唑);2,6-双(2-苯基咪唑)
英文名称
2,6-Bis(benzimidazol-2-yl)pyridine
英文别名
2,6-bis(benzimidazole-2'-yl)pyridine;2,6-Bis-(2-benzimidazolyl)pyridine;2,6-bis(1H-benzo[d]imidazol-2-yl)pyridine;2,6-bis(1H-benzo[d]imidazole-2-yl)pyridine;2,6-Bis(2-benzimidazolyl)pyridine;2-[6-(1H-benzimidazol-2-yl)pyridin-2-yl]-1H-benzimidazole
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化学式
CAS
28020-73-7
化学式
C19H13N5
mdl
MFCD00134500
分子量
311.346
InChiKey
JBKICBDXAZNSK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lit.)
  • 沸点:
    664.0±65.0 °C(Predicted)
  • 密度:
    1.386±0.06 g/cm3(Predicted)
  • 最大波长(λmax):
    325nm(CH3CN)(lit.)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0.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保持贮藏器密封,并将其放入一个紧密的容器中。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SDS

SDS:ab446795a3fef32be958d7f4756b10c6
查看

模块 1. 化学
1.1 产品标识符
: 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9H13N5
分子式
: 311.3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6-Bis(2-benzimidazolyl)pyridi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28020-73-7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化物, 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灰白色或米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 300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四氯化硅三乙胺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6.05h, 以3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i(bzimpy)2 – a hexacoordinate silicon pincer complex for electron transport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摘要:
    我们展示了具有双阴离子夹心配体的六配位硅配合物作为有机电子器件的电子传输和电致发光组分的可行性。
    DOI:
    10.1039/c8cc07681b
  • 作为产物:
    描述:
    Cu(OAc)2*2,6-bis(benzoimidazolyl)pyridine 在 sodium sulf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5%的产率得到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大环配体的双核和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4. 基于2,5-二甲酰基吡咯和2,6-二甲酰基吡啶的新型多齿偶氮甲碱配体
    摘要:
    2,5-二甲酰基吡咯 (1) 和 2,6-二甲酰基吡啶 (2) 与丙烷-1,3-二胺反应分别生成了新的大环席夫碱 5 和 6。它们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定光谱法。合成了具有配体 5 的双核铜 (ii) 和镍 (ii) 配合物。五齿席夫碱,即 2,6-双[(2-氨基苯基亚氨基)甲基]吡啶,通过其配合物的脱金属作用制备Cd(ClO4)2 使用 Na2S。在溶液中,后者的席夫碱在大气氧或其他温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定量转化为2,6-双(苯并咪唑基)吡啶。
    DOI:
    10.1023/b:rucb.0000030807.35988.a5
  • 作为试剂:
    描述:
    N-甲酰吗啉苯乙炔叔丁基过氧化氢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 、 copper(II) choride dihydrate 、 lithium tert-butoxide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36%的产率得到1-(苯基炔丙酰基)哌啶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交叉脱氢偶联的铜催化末端炔烃与甲酰胺的氨基甲酸酯化
    摘要:
    在具有两个咪唑基的钳位配体的存在下,通过铜催化C(sp)-H和C(sp 2)-H键的铜催化氧化交叉偶联,已经开发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末端炔烃与甲酰胺的丙酰胺直接氨基甲酰基化。。催化反应与各种官能团相容,但对末端炔烃的电子效应和甲酰胺的空间效应敏感。KIE研究表明,提供甲酰胺基的氨基甲酰基C–H键的裂解是决定速率的步骤。
    DOI:
    10.1021/acscatal.5b028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Ruthenium(II) Complexes Containing Tridentate Triamine (′N ͡N ͡N′) and Bidentate Diamine Ligands (N ͡N′): as Catalysts for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作者:Salih Günnaz、Namık Özdemir、Serkan Dayan、Osman Dayan、Bekir Çetinkaya
    DOI:10.1021/om200470p
    日期:2011.8.8
    upon replacement of p-cymene by meridional ′N ͡N ͡N′. The complexes 1–10 were screened for transfer hydrogenation (TH) of aryl ketones with 2-propanol.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was obtained with the complexes containing tridentate ′N ͡N ͡N′ and 7, which contain nonsulfonated 2-(aminomethyl)pyridine. However, for complexes 6a–c, containing p-cymene (a facial tridentate ligand), a slower reaction
    一系列中性和阳离子的Ru(II)络合物(1 - 10),轴承吡啶系三齿('N N N'),吡啶系双齿(N N'),并混合'N N N'+ N N通过从[RuCl 2(DMSO)4 ]和[RuCl 2(p- cymene)] 2前体开始合成''配体。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混合配体络合物9和10的固态结构。两种配合物都不同寻常,因为在无碱条件下,N͡N'配体在空气中自发化,在取代p后得到亚胺-胺二齿配体子午线'N͡N′N'。配合物1 - 10筛选芳基的转移化(TH)与2-丙醇。含有三齿'N͡N͡N'和7的配合物获得了最高的催化活性,所述配合物含有未磺化的2-(甲基吡啶。但是,对于含有p - Cymene(面部三齿配体)的复合物6 a-c,观察到较慢的反应速率。
  • Synthesis of bimetallic complexes bridged by 2,6-bis(benzimidazol-2-yl) pyrid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i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作者:Salih Günnaz、Aytaç Gürhan Gökçe、Hayati Türkmen
    DOI:10.1039/c8dt03178a
    日期:——
    A series of binuclear rhodium(I) and iridium(I) complexes with 2,6-bis(benzimidazol-2-yl) pyridine (bzimpy)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molecular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complex 3d were determined by th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 Their monometallic analogues were prepared to compare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合成了一系列双核(I)和(I)与2,6-双(苯并咪唑-2-基)吡啶(bzimpy)衍生物的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法表征。配合物3d的分子和晶体结构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的。制备了它们的单属类似物以比较双属配合物的催化性能。为了确定导致反应速率协同,双属提高的催化剂性能,基于的转移加反应,探索了双属配合物的属间距离和配体供体性能的系统变化。
  • Evaluation of Cu(II) bzimpy complexes by <sup>1</sup>H-NMR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作者:Salih Günnaz
    DOI:10.1080/00958972.2020.1840561
    日期:2020.11.16
    Abstract Copper(II) complexes (3a–d and 4a–d) containing tridentate 2,6-bis(benzimidazole-2-yl) pyridine (bzimpy)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H-NMR, elemental analysis, IR, UV and mass spectroscopy. These complexes were tested as catalysts i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TH). The effects of wingtip substituents on bzimpy ligand to the TH activity of Cu(II) complexes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the
    摘要 合成了含有三齿 2,6-双(苯并咪唑-2-基)吡啶 (bzimpy) 的 (II) 配合物 (3a-d 和 4a-d) 并通过 1H-NMR、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质谱表征光谱学。这些配合物在转移化 (TH) 中作为催化剂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翼尖取代基对 bzimpy 配体对 Cu(II) 配合物 TH 活性的影响。在催化剂中,具有空间庞大的 bzimpy 配体的配合物 4d 在该转化中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图形概要
  • USE OF THERMALLY-TREATED SUPPORTED COBALT CATALYSTS COMPRISING A POLYCYCLIC AROMATIC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NITROGEN LIGANDS FOR HYROGENATING AROMATIC NITRO COMPOUNDS
    申请人:EVONIK INDUSTRIES AG
    公开号:US20150307538A1
    公开(公告)日:2015-10-29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use of thermally-treated supported cobalt catalysts for hydrogenating aromatic nitro compounds, the cobalt catalysts having been prepared by in situ immobilization of a cobalt-amine complex on an inorganic porous support and subsequent pyrolysis, and, in the cobalt-amine complex used, cobalt being present bonded to an aromatic or heterocyclic nitrogen ligand L, the nitrogen ligand being selected so as to form a polyaromatic structure with the cobalt atom.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支撑的催化剂在加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的用途,所述催化剂是通过将-胺络合物原位固定在无机多孔支撑材料上并进行热解而制备的,在所使用的-胺络合物中,与芳香或杂环配体L结合,所选择的配体能够与原子形成多芳香结构。
  • Heterogeneous aqueous CO<sub>2</sub> reduction by rhenium(<scp>i</scp>) tricarbonyl diimine complexes with a non-chelating pendant pyridyl group
    作者:Soumalya Sinha、Ana Sonea、Curtis A. Gibbs、Jeffrey J. Warren
    DOI:10.1039/d0dt01300e
    日期:——
    using a series of chlorotricarbonylrhenium(I) diimine complexes deposited on pyrolytic graphite electrodes is described. Two known CO2 reduction catalysts (with diimine = 4,4′-di-tert-butyl-2,2′-bipyridine or 2-(2′-quinolyl)benzimidazole), that are highly active in organic solvent, proved to be only weakly active in water. In contrast, Cl(CO)3Re(L) complexes with tridentate nitrogen-containing ligands
    描述了使用沉积在热解石墨电极上的一系列三羰基hen(I)二亚胺络合物对中的电催化CO 2还原。在有机溶剂中具有高活性的两种已知的CO 2还原催化剂(二亚胺= 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或2-(2'-喹啉基)苯并咪唑)仅在中微弱地活跃。相反,Cl(CO)3 Re(L)与三齿含配体(L = 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络合物或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是更好的CO 2还原催化剂。在那些Cl(CO)3中在Re(L)络合物中,只有两个N原子与to原子配位,而剩下的第三个臂则可以支撑活化的,与CO 2结合的中间体。2,6-双(2-吡啶基)吡啶(叔丁基)配合物活性最高,在碱性pH下具有显着活性。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