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T) was achieved enabling good product yield (>70%) and excellent optical purity (>92%). Enantiopure mandelic acid (∼91% e.e.) can then be recovered via acid hydrolysis. This work highlights that for compounds that are neither conveniently racemizable nor conglomerate-forming such as mandelic acid, CIDT is a powerful alternative to the deracemization technique, capable of yields greater than the 50%
由于大多数手性药物的两种对映体的
生物活性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手性纯化在制药行业中至关重要。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通过与对映体纯的 1-苯
乙胺形成非对映异构酰胺,展示了重要药物前体
扁桃酸的新对映体纯化途径。我们表明,在强碱存在下,所得非对映体系统不仅会发生可逆的差向异构化反应,而且在结晶行为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差异,即在室温下,一个差向异构体形成亚稳态凝胶相,仅转化为几天后更稳定的晶体,而另一个形成稳定的晶相。利用这些特性,通过结晶诱导的非对映体转化 (CIDT) 实现了一种简便的纯化技术,实现了良好的产品收率 (>70%) 和出色的光学纯度 (>92%)。对映纯
扁桃酸 (~91%ee ) 然后可以通过酸
水解回收。这项工作强调,对于既不能方便地消旋化也不能形成聚集体的化合物(例如
扁桃酸),CIDT 是去消旋化技术的有力替代品,与传统的拆分技术相比,其产率能够超过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