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脉粥样斑块引发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血栓性心脑血管事件中,血小板起了中心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由法国赛诺菲-圣德拉堡公司研发成功,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如近期发作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本品通过抑制腺苷二磷酸酯(ADP)途径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适应症
硫酸氢氯吡格雷主要用于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该药物由赛诺菲开发,商品名为波立维(Plavix),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基本药物之一。1997年11月17日,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其用于心梗后、卒中后和确诊的外周动脉疾病。1999年,美国心脏学院及美国心脏协会关于AMI的指导总则中提出由于氯吡格雷的安全范围大,应取代噻氯匹啶,推荐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或耐药性差的患者。
作用机制
硫酸氢氯吡格雷能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随后抑制激活ADP与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它也可抑制非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不影响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氯吡格雷通过不可逆地改变血小板ADP受体,使血小板的寿命受到影响。
联合用药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抗血小板治疗的标准组合。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包括口服的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和静脉应用的坎格雷洛。尽管在欧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指南中优先推荐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但这些较新型的P2Y12受体拮抗剂目前均不推荐与口服抗凝血药(包括华法林)合用。
专利情况
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原研公司法国Sanofi-Aventis 公司针对该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共申请了28 项(族)专利。其中,包含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基本化合物专利——US4847265,保护了氯吡格雷的右旋异构体、及其盐和组合物,该专利已于2012年5月17日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