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试样1mg,溶于100ml乙醇中,应呈浅黄绿色,并发出带黄绿色强荧光。再加入稀盐酸(TS-117)或氢氧化钠试液(TS-224)时,荧光消失。
另取试样10mg溶解在5ml乙醇中,加由15%盐酸羟胺溶液和15%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液2ml,充分摇匀后,再依次加入O.8ml盐酸、O.5ml氯化铁试液(TS-101)及等体积的乙醇。溶液应呈现深红棕色。
含量分析将试样在真空干燥器(硫酸)中干燥4小时后,精确称取约40mg,在乙醇中溶解并稀释至500ml。取其中10ml,用乙醇定容至50ml,作为试样液。将该溶液置于1cm比色池中,并在波长445nm处测定吸光度A1,以乙醇为空白对照。
另称取标准核黄素约50mg,在105℃下干燥3小时后溶解于含冰醋酸4ml和水150ml的混合液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再加水定容至500ml,从中取5ml,用乙醇定容至50ml作为标准液。
同样地,在波长445nm处测定标准液的吸光度A2,并按以下公式求得核黄素四丁酸酯(C33H44O10N4)的含量:
$$ \text{含量(%)} = \left(\frac{A_1}{A_2}\right) \times \left[\frac{25 \times 1.745}{\text{式样量(mg)}}\right] \times 100 $$
毒性毒性极低,LD50>15g/kg(小鼠,经口)。大鼠按500~2000mg/kg给予6个月,未见明显变化。
使用限量GB 14880—94:同“01022,核黄素”。
生物活性核黄素四丁酸酯是一种亲脂性黄素衍生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和去除脂类过氧化物的活性。
体外研究核黄素四丁酸酯可抑制由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它能抑制NADPH耦合及抗坏血酸诱导的微小胞质中脂质过氧化反应,表明其抗氧化作用可能在酶促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活性甲基上摘取氢原子之后才开始显现。
体内研究核黄素四丁酸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来改善血脂代谢,从而减少血液中升高的胆固醇。喂食核黄素四丁酸酯可使肝3-酮酰基辅酶A硫解酶活性提高50%,而肾3-酮酰基辅酶A硫解酶及肝、肾中的酰基辅酶A合成酶和脱氢酶的活性未受影响。肝脏中3-酮酰基辅酶A硫解酶活性增加表明长期喂食核黄素四丁酸酯可导致肝脏中脂肪酸β氧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