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辛胺 | 111-86-4

中文名称
辛胺
中文别名
正辛胺;1-氨基辛烷;1-辛胺;一正辛胺;辛烷基伯胺;正辛烷基伯胺
英文名称
n-Octylamine
英文别名
1-octanamine;octylamine;octan-1-amine;1-octylamine;1-aminooctane
辛胺化学式
CAS
111-86-4
化学式
C8H19N
mdl
MFCD00008247
分子量
129.246
InChiKey
IOQPZZOEVPZRB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1 °C(lit.)
  • 沸点:
    175-177 °C(lit.)
  • 密度:
    0.782 g/mL at 25 °C(lit.)
  • 闪点:
    145 °F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0.32克/升
  • 介电常数:
    3.5800000000000001
  • LogP:
    3.46 at 20℃
  • 物理描述:
    Octanamine appears as a yellow liquid with an ammonia-like odor. Insoluble in water and less dense than water. Hence floats on water. Contact may irritate skin, eyes and mucous membranes. May be toxic by ingestion. Used to make other chemicals.
  • 蒸汽压力:
    0.97 mmHg
  • 保留指数:
    1032;993;1038;1041;1039.6;1028
  • 稳定性/保质期:
    1. 对鱼类有剧毒。 2. 存在于香料烟烟叶和主流烟气中。 3. 高毒性!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Dermatotoxin - 皮肤烧伤。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29,S36/37/39,S45,S61
  • 危险类别码:
    R35,R20/21/22,R50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21198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735 8/PG 2
  • 危险类别:
    8
  • RTECS号:
    RG805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80,P301+P310+P330,P303+P361+P353,P304+P340+P31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226,H301+H311,H314,H332,H335,H410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及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2a3726aba1836151aa2113e718a62c44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辛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Octylami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11-86-4
分子式: C 8 H 19 N
分子量: 129.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辛胺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刺激性。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刺激性,引起眼损害。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摄入灼伤消化道,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大量摄入可致死。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62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供气式头盔。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必要时戴橡皮手套。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5~-1
沸点(℃): 175-177
相对密度(水=1): 0.7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62
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8 H 19 N
分子量: 129.25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可混溶于醇、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酸酐。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00mg/kg(小鼠腹腔内)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正辛胺又称1-辛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直链的伯胺。它可用作表面活性剂,并用于合成N-辛基吡咯烷酮等化学品。

化学性质

沸点:180℃
闪点:62℃
相对密度:1.4294

用途

正辛胺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 生产N-辛基吡咯烷酮,用于农用化学品和有机颜料的溶剂;
  • 作为缓蚀剂、润滑剂的添加剂、生物杀伤剂以及表面活性剂;
  • 合成医药及液晶材料的中间体,并用于合成其他精细产品;
  • 有机合成领域中的重要原料;
  • 生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 农药和表面活性剂等领域的中间体。

正辛胺因其多功能性,在多个行业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辛胺氢氧化钾 、 nickel copper formate 、 (Bu4N)2S2O8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2%的产率得到正辛腈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合成中的四丁基过二硫酸铵。第 8 部分。 用四丁基过二硫酸铵有效且方便地将伯胺氧化为腈
    摘要:
    在碱性水溶液条件下,在甲酸镍铜的催化下,一系列伯胺被氧化成相应的腈,产率极好。
    DOI:
    10.1039/a906485k
  • 作为产物:
    描述:
    2-癸酮甲醇 、 ethyl O-(benzenesulfonyl)acetohydroxamate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反应 12.0h, 生成 辛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乙酰键芳烃和烷烃的脱乙酰氨基化与C–C键裂解
    摘要:
    描述了由Brønsted酸催化的C–C键断裂,由乙酰基芳烃和烷烃合成伯胺。尽管从乙酰基向胺的转化传统上需要多个步骤,但是本文所述的使用肟试剂作为氨基源的方法直接通过多米诺转肟化/贝克曼重排/品纳反应实现了转化。该方法还适用于γ-氨基丁酸的合成,如巴克洛芬和咯利普兰。
    DOI:
    10.1021/acs.orglett.9b00807
  • 作为试剂:
    描述:
    氢氟酸 、 gadolinium(III) nitrate hexahydrate 、 calcium chloride 在 辛胺油酸 作用下, 以 辛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1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潜在双模态探针的单分散超小CaGd3F11纳米晶体的形状控制合成
    摘要:
    首次报道了通过溶剂热法对单分散的CaGd 3 F 11纳米晶体进行形状控制的合成。通过调节反应溶液中油酸和辛胺的体积,可以将其形貌控制为球形纳米颗粒和一维(1D)纳米棒。粉末X射线衍射显示出它们的六方晶体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其超小尺寸(小于10 nm)和良好的单分散性。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CaGd 3 F 11表面的有机封端配体。还研究了油酸和辛胺对CaGd 3 F形态的影响11个纳米晶体。进一步研究了取决于制备的CaGd 3 F 11形状的上转换(UC)发光和磁共振成像(MRI)性能。掺杂Yb 3+和Er 3+离子后,CaGd 3 F 11纳米颗粒和纳米棒表现出UC发光,呈绿色单色。CaGd 3 F 11纳米棒发射的UC强度比纳米颗粒高得多。相对于纳米颗粒,CaGd 3 F 11纳米棒的MRI弛豫性得到了增强。
    DOI:
    10.1002/cplu.2014020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catalytic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 of half-sandwich ruthenium complexes bearing hemilabile (κ2-<i>C</i>,<i>S</i>)-thioether-functionalised NHC ligands
    作者:Weiguang Chen、Julien Egly、Amalia I. Poblador-Bahamonde、Aline Maisse-Francois、Stéphane Bellemin-Laponnaz、Thierry Achard
    DOI:10.1039/c9dt04825a
    日期:——
    suggesting that the only species observed by the 1H-NMR correspond to an average resonance position of a fluxional mixtures of isomers. All these complexes were found to catalyse the oxydant-free double dehydrogenation of primary amine into nitrile. Ru complex bearing NHC-functionalised S-tBu group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a wide range of amines and was found more selective for alkyl amine substrates than
    一系列阳离子的Ru(II)(η 6 - p -cymene)络合物与硫醚官能的N-杂环碳烯配体已经制备和完全表征。研究了R硫醚取代基对硫原子配位的立体和电子影响。他们三个的分子结构已通过X射线衍射仪来测定并证实了二齿(κ 2 - Ç,小号)配位体的配位模式。有趣的是,对于配合物1c,1i和1j,在固态下仅观察到一个单一的非对映体(对映体对)。DFT计算通过带有R供体基团的硫锥体转化途径在两个非对映异构体之间建立了一个低能转化障碍,而带有R取代基的含电子吸收基团的解离/缔合机制更可能,因此表明1 1 H-NMR对应于异构体的流动混合物的平均共振位置。发现所有这些配合物都催化伯胺的无氧化剂无双脱氢成腈。Ru复合轴承NHC功能化S- t在广泛的胺类中进一步研究了Bu基团,发现对烷基胺底物的选择性比对苄胺衍生物的选择性高。最后,报道了四种选择的Ru配合物对各种人类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结果。
  • 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by Ruthenium Complexes from the Conversion of Primary Amines to Nitriles: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a Liquid Organic Hydrogen Carrier
    作者:David Ventura-Espinosa、Aida Marzá-Beltrán、Jose A. Mata
    DOI:10.1002/chem.201603423
    日期:2016.12.5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primary amine/nitrile pair as a liquid organic hydrogen carrier (LOHC) has been evaluated. Ruthenium complexes of formula [(p‐cym)Ru(NHC)Cl2] (NHC=N‐heterocyclic carbene) catalyze the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on of primary amines to nitriles with the formation of molecular hydrogen. Notably, the reaction proceeds without any external additive, under air, and under
    已经评估了伯胺/腈对作为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的潜在应用。式[(p -cym)Ru(NHC)Cl 2的钌配合物](NHC = N-杂环卡宾)催化伯胺的无受主脱氢为腈,并形成分子氢。值得注意的是,在空气和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在没有任何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进行。为了再利用,已经研究了负载在石墨烯表面上的钌配合物的催化性能。钌负载的催化剂至少可以运行10次,而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在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可循环性方面获得的结果对于胺/腈对作为LOHC的潜在应用是令人鼓舞的。苄胺脱氢的主要挑战是选择性控制,例如避免由于氨基转移反应而形成亚胺副产物。在此处,通过使用长链伯胺(例如十二烷基胺)实现了选择性。已经进行了机理研究以使涉及胺脱氢中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关键因素合理化。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静止状态含有配位胺。
  • NNP-Type Pincer Imidazolylphosphine Ruthenium Complexes: Efficient Base-Free Hydrogenation of Aromatic and Aliphatic Nitril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作者:Rosa Adam、Elisabetta Alberico、Wolfgang Baumann、Hans-Joachim Drexler、Ralf Jackstell、Henrik Junge、Matthias Beller
    DOI:10.1002/chem.201504709
    日期:2016.3.24
    seven novel NImNHP‐type pincer imidazolylphosphine ruthenium complexe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The use of hydrogenation of benzonitrile as a benchmark test identified [RuHCl(CO)(NImNHPtBu)] as the most active catalyst. With its stable Ru−BH4 analogue, in which chloride is replaced by BH4, a broad range of (hetero)aromatic and aliphatic nitriles, including industrially interesting
    已合成并充分表征了一系列七个新型的N Im N H P型钳型咪唑基膦膦钌配合物。使用苯甲腈加氢作为基准测试,确定了[RuHCl(CO)(N Im N H P t Bu)]是最具活性的催化剂。凭借其稳定的Ru-BH 4类似物(其中氯化物被BH 4替代),已在温和且无碱的条件下氢化了多种(杂)芳族和脂肪族腈,包括工业上有用的己二腈。
  • [EN] SUBSTITUTED QUINAZOLINES AS FUNGICIDES<br/>[FR] QUINAZOLINES SUBSTITUÉES, UTILISÉES EN TANT QUE FONGICIDES
    申请人: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公开号:WO2010136475A1
    公开(公告)日:2010-12-0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wherein wherein the substituents have the definitions as defined in claim 1or a salt or a N-oxide thereof, their use and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and/or prevention of microbial infection, particularly fungal infection, in plants and to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如下式(I)的化合物,其中取代基具有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定义,或其盐或N-氧化物,它们的用途以及用于控制和/或预防植物中微生物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的方法,以及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
  • [EN] MICROBIOCIDAL OXADIAZOLE DERIVATIVES<br/>[FR] DÉRIVÉS D'OXADIAZOLE MICROBIOCIDES
    申请人: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公开号:WO2017157962A1
    公开(公告)日:2017-09-21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I) wherein the substituents are as defined in claim 1, useful as a pesticides, especially fungicides.
    式(I)的化合物,其中取代基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作为杀虫剂特别是杀菌剂有用。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顺-丙二腈 非那唑啉 靛酚钠盐 靛酚 霜霉威盐酸盐 霜脲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