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蟾毒精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C-24甾体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₂₄H₃₂O₆,分子量为416.511。它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并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其凋亡。此外,沙蟾毒精还可能作为钠离子钾离子泵抑制剂,延迟细胞内K⁺电流,但它通常具有较窄的治疗窗且毒性较高。
沙蟾毒精能显著降低Hep G₂细胞的黏附能力,并在Transwell小室膜上明显减少肝癌细胞数量,表现出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它能够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
功能作用 抗癌作用沙蟾毒精是一种蟾毒内酯类化合物,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₂的黏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此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分化以及耐药逆转,并增强免疫等。研究还发现,蟾毒内酯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血管生成。
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沙蟾毒精通过损伤线粒体,使Cyt c释放,进而激活caspase切割PARP,诱导HUVECs凋亡。这种机制可能是其抑制血管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Arenobufagin 是由蟾蜍毒液提取的蟾蜍甾烯,具有抗癌活性。
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