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戊烯-3-醇 | 616-25-1

中文名称
1-戊烯-3-醇
中文别名
1-五烯-3-醇;乙基乙烯基甲醇
英文名称
1-Penten-3-ol
英文别名
pent-1-en-3-ol
1-戊烯-3-醇化学式
CAS
616-25-1
化学式
C5H10O
mdl
MFCD00004573
分子量
86.1338
InChiKey
VHVMXWZXFBOAN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19°C (estimate)
  • 沸点:
    114-115 °C (lit.)
  • 密度:
    0.838 g/mL at 20 °C (lit.) 0.839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77 °F
  • 溶解度:
    90.1克/升
  • LogP:
    1.05
  • 物理描述:
    Colourless, mobile liquid; powerful, grassy-green odour
  • 折光率:
    1.419-1.427
  • 保留指数:
    677;651;660;660;672;671;674;669;672;649;656;664;670;675;675;673;675;673;664.8;666;673;662;668;665;658;658;662;668;673;658;659;658;663;673;675;680
  • 稳定性/保质期:
    1. 在常温常压下不会分解。 2. 它存在于烤烟烟叶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23,S24/25
  • 危险类别码:
    R37,R10,R20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5290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87 3/PG 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403+P235
  • 危险性描述:
    H225
  • 储存条件:
    将密器密封后,储存在密封的主藏器中,并将其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2db9696bcb09027af93397b0f8d4a145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戊烯-3-醇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Ethyl vinyl carbinol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Ethyl vinyl carbinol
别名
: C5H10O
分子式
: 86.13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
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移去所有火源。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14 - 115 °C - lit.
g) 闪点
28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839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87 国际海运危规: 1987 国际空运危规: 198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ALCOHOLS, N.O.S. (Pent-1-en-3-ol)
国际海运危规: ALCOHOLS, N.O.S. (Pent-1-en-3-ol)
国际空运危规: Alcohols, n.o.s. (Pent-1-en-3-ol)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毒性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515,2000)。

使用限量:

  • 焙烤食品:8.8 mg/kg
  • 冷饮、果冻和布丁:4.3 mg/kg
  • 软糖:5.0 mg/kg
  • 无醇饮料:3.5 mg/kg
  • 含醇饮料:2.0 mg/kg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及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1-戊烯-3-醇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化学性质

1-戊烯-3-醇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水果香味。其沸点为114℃,闪点为28℃。相对密度(d₂₅)为0.8344,折射率(nD₂₅)为1.4223;旋光度:d型[α]D+10.5°(乙醇中),l型[α]D-7.1°(乙醇中)。它微溶于水且混溶于乙醇、乙醚。

天然存在于橙子、草莓、番茄等植物中。

用途

根据GB 2760—1996,1-戊烯-3-醇被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

生产方法

由1-氯代-2-戊烯与氢氧化钠溶液长时间接触后形成。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戊烯-3-醇甲烷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8%的产率得到反-2-戊烯-1-醇
    参考文献:
    名称:
    高选择性甲磺酸催化的烯丙基醇的1,3-异构化
    摘要:
    仲和叔烯丙基醇在甲磺酸存在下,在简单有效的条件下平稳地进行1,3-异构化,从而以优异的收率选择性地提供相应的伯E-烯丙基醇。
    DOI:
    10.1016/j.tetlet.2007.09.156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ReO 3(OSiR 3)配合物催化烯丙基甲硅烷基醚的异构化
    摘要:
    描述了在室温下rh(VII)氧代络合物对烯丙基醇和烯丙基醚的有效异构化。
    DOI:
    10.1016/s0040-4039(99)02352-7
  • 作为试剂:
    描述:
    2,3-二氯四氢呋喃1-戊烯-3-醇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反应 12.0h, 以21%的产率得到3-(3-chlorotetrahydro-2-furyloxy)-1-pentene
    参考文献:
    名称:
    Ismailova, I. G.; Movsumzade, E'. M.,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0, vol. 50, # 2, p. 340 - 34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bient Hydrogenation and Deuteration of Alkenes Using a Nanostructured Ni‐Core–Shell Catalyst
    作者:Jie Gao、Rui Ma、Lu Feng、Yuefeng Liu、Ralf Jackstell、Rajenahally V. Jagadeesh、Matthias Beller
    DOI:10.1002/anie.202105492
    日期:2021.8.16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and deuteration of a variety of alkenes is presented. Key to success for these reactions is the use of a specific nickel-graphitic shell-based core–shell-structured catalyst, which is conveniently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and subsequent calcination of nickel nitrate on carbon at 450 °C under argon. Applying this nanostructured catalyst, both terminal and internal alkenes, which
    提出了各种烯烃的选择性氢化和氘化的通用方案。这些反应成功的关键是使用特定的镍-石墨壳基核壳结构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通过浸渍碳上的硝酸镍并随后在氩气下于 450 °C 下煅烧来方便地制备。应用这种纳米结构催化剂,具有工业和商业重要性的末端烯烃和内部烯烃在环境条件下(室温,使用1巴氢气或1巴氘)进行选择性氢化和氘化,从而获得相应的烷烃和氘。标记烷烃的收率良好至极好。通过克级反应以及高效的催化剂回收实验证明了这种镍基加氢方案的合成效用和实用性。
  • Highly Efficient Redox Isomeriz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and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and Aldehydes Catalyzed by Ruthenium Complexes
    作者:Pei Nian Liu、Kun Dong Ju、Chak Po Lau
    DOI:10.1002/adsc.201000667
    日期:2011.2.11
    A dicationic dichloro-bipyridine-ruthenium complex shows very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redox isomeriz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but a relatively low one i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surprisingly, the analogous dimethyl-bipyridine-ruthenium complex shows reverse catalytic activities in the two reactions.
    专用的二氯联吡啶-钌配合物在烯丙基醇的氧化还原异构化中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而在酮的转移氢化中显示出较低的催化活性。令人惊讶地,类似的二甲基-联吡啶-钌配合物在两个反应中显示出反向的催化活性。
  • Additive‐Free Isomeriz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to Ketones with a Cobalt PNP Pincer Catalyst
    作者:Brian Spiegelberg、Andrea Dell'Acqua、Tian Xia、Anke Spannenberg、Sergey Tin、Sandra Hinze、Johannes G. de Vries
    DOI:10.1002/chem.201901148
    日期:2019.6.12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in ethanol as a green solvent was achieved by using air and moisture stable cobalt (II) complexes in the absence of any additiv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cobalt PNP pincer complex substituted with phenyl groups on the phosphorus atoms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active. High rates were obtained at 120 °C, even though the addition of one equivalent of base
    通过在不存在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使用空气和湿气稳定的钴(II)配合物,可以实现烯丙醇在乙醇中的催化异构化(绿色溶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被磷原子上的苯基取代的钴PNP钳形络合物似乎是活性最高的。即使加入一当量的碱可大大提高反应速度,但在120°C时仍可获得较高的反应速率。尽管获得了支持脱氢-加氢机理的一些证据,但已证明这不是主要机理。取而代之的是,乙醇脱氢形成的氢化钴配合物能够通过烯烃插入-消除反应实现双键异构化。
  • Activation of Alcohols with Carbon Dioxide: Intermolecular Allylation of Weakly Acidic Pronucleophiles
    作者:Simon B. Lang、Theresa M. Locascio、Jon A. Tunge
    DOI:10.1021/ol502023d
    日期:2014.8.15
    coupling of allyl alcohols with nitroalkanes, nitriles, and aldehydes using catalytic Pd(PPh3)4 has been accomplished via activation of C–OH bonds with CO2.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carbonates from alcohols and CO2 facilitates oxidative addition to Pd to form reactive π-allylpalladium intermediates. In addition,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base activates nucleophiles toward the reaction with the π-allylpalladium
    使用催化 Pd(PPh 3 ) 4的烯丙醇与硝基烷烃、腈和醛的直接偶联是通过用 CO 2活化 C-OH 键来实现的。由醇和CO 2原位形成碳酸盐有利于Pd的氧化加成,形成反应性π-烯丙基钯中间体。此外,强碱的形成会激活亲核试剂与 π-烯丙基钯亲电子试剂发生反应。总体而言,这种原子经济反应无需使用外部碱即可提供新的 C-C 键,并生成水作为唯一的副产物。
  • Mononuclear Ruthenium and Osmium Complexes with a Bicyclic Guanidinate Ligand: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Behavior in Olefin Isomerization Processes
    作者:Sebastián A. Gámez‐Rivera、Javier Francos、Javier Borge、Victorio Cadierno
    DOI:10.1002/ejic.201700727
    日期:2017.9.25
    confirm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The catalytic behavior of these guanidinate-metal complexes in the base-free redox isomeriz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was explored, with the ruthenium(IV) derivative 9 showing the best performances (TOF up to 5940 h-1).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lexes proved to be also active in the isomerization of the allyl-benzene estragole into the industrially relevant
    第一个含有双环胍阴离子的单核 Ru(II)、Ru(IV) 和 Os(II) 配合物的制备 1,3,4,6,7,8-六氢-2H-嘧啶[1,2- a]嘧啶 (Hhpp) 作为螯合配体,即 [RuX2-(N,N´)-hpp}(6-芳烃)] [芳烃 = p-伞花烃, X = Cl (2a), Br ( 2b), 我 (2c); 芳烃 = C6Me6, X = Cl (7)], [RuCl2-(N,N´)-hpp}(3:3-C10H16)] (9; C10H16 = 2,7-二甲基octa-2,描述了 6-diene-1,8-diyl) 和 [OsCl2-(N,N´)-hpp}(6-p-cymene)] (11)。化合物 2a-c、7、9 和 11 通过元素分析、HRMS 以及 IR 和 NMR 光谱进行了全面表征。此外,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方法明确证实了 2a 的结构。探索了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