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di-1,3-dithiolan-2-ylidene-3-ethyl-3-methylpentanedi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di-1,3-dithiolan-2-ylidene-3-ethyl-3-methylpentanedinitrile
英文别名
2,4-Bis(1,3-dithiolan-2-ylidene)-3-ethyl-3-methylpentanedinitrile
2,4-di-1,3-dithiolan-2-ylidene-3-ethyl-3-methylpentanedi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6N2S4
mdl
——
分子量
340.558
InChiKey
DOXSAHVZIMXGD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14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3-dithiolan-2-ylideneacetonitrile丁酮四氯化钛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8%的产率得到2,4-di-1,3-dithiolan-2-ylidene-3-ethyl-3-methylpentanedi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Highly Efficient C-C Bond-Forming Reactions of an α-Cyanoketene Dithioacetal with Aldehydes and Ketones
    摘要:
    在氯化钛(IV)存在下,δ-氰基酮环二硫缩醛 1,3-二硫环戊-2-亚基乙腈与各种醛和酮发生了 C-C 键形成反应,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分别得到了多功能戊二腈、3-取代-或 3,3- 二取代 2,4-二-1,3-二硫环戊-2-亚基戊二腈,收率从良好到极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涉及 C-C 键连续形成的可能机理。
    DOI:
    10.1055/s-2006-9425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Efficient C-C Bond-Forming Reactions of an α-Cyanoketene Dithioacetal with Aldehydes and Ketones
    作者:Qian Zhang、Qun Liu、Yu Liu、Mang Wang、Jianglei Hu、Yanbing Yin
    DOI:10.1055/s-2006-942530
    日期:——
    In the presence of titanium(IV) chloride, the C-C bond-forming reaction of the α-cyanoketene cyclic dithioacetal 1,3-dithiolan-2-ylideneacetonitrile with various aldehydes and ketones afforded multifunctional pentanedinitriles, 3-substituted- or 3,3-disubstituted 2,4-di-1,3-dithiolan-2-ylidenepentanedinitriles, respectively,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A possible mechanism involving consecutive C-C bond formation was proposed.
    在氯化钛(IV)存在下,δ-氰基酮环二硫缩醛 1,3-二硫环戊-2-亚基乙腈与各种醛和酮发生了 C-C 键形成反应,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分别得到了多功能戊二腈、3-取代-或 3,3- 二取代 2,4-二-1,3-二硫环戊-2-亚基戊二腈,收率从良好到极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涉及 C-C 键连续形成的可能机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螺[二环[2.2.1]庚烷-2,2'-[1,3]二噁戊环]-5-乙醇,(1S,4R,5R)- 芦笋酸 硫辛酸钠 硫辛酸氨基丁三醇盐 硫辛酸杂质D 硫辛酸杂质9 硫辛酸乙酯 甲基沙蚕毒素 沙蚕毒素 氨基乙醛乙烷二硫代缩醛 左旋硫辛酸 呋喃-2-甲醛乙烷-1,2-二基二硫代缩醛 二乙基硫辛酰胺 三硫代碳酸乙烯酯 rac-α-硫辛酸-d5 R-(alpha)-硫辛酸氨基丁三醇盐 R-(+)-硫辛酸 N-(1,3-二噻戊环-2-亚基氨基)乙酰胺 N-(1,3-二噻戊环-2-亚基氨基)-2-氧代丙酰胺 DL-α-硫辛酸-NHS 5-[(3R)-二噻戊环-3-基]戊酸;2-羟基丙酸 4-甲基二噻戊环-3-酮 4-甲基-1,3-二硫醇-2-酮 4-甲基-1,3-二噻戊环-2-亚胺盐酸盐 4-甲基-1,2-噻吩-4-羧酸 4-甲基-1,2-二噻吩-4-羧胺 4-乙基-1,3-二噻戊环-2-硫酮 4-[[5-(1,2-二噻戊环-3-基)-1-氧代戊基]氨基]丁酸 4-[(苯基硫基)甲基]苯甲酸 4,5-二甲基-2-[2-(甲硫基)乙基]-1,3-二噻戊环 2-甲基-1,3-二硫戊环 2-己基-1,3-二噻戊环 2-亚甲基-1,3-二硫杂环戊烷 2-(氯甲基)-1,3-二噻戊环 2-(三氯甲基)-1,3-二噻戊环 2-(2-噻吩基)-1,3-二噻戊环 2-(2,4-环戊二烯-1-亚基)-1,3-二硫戊环 2-(1,3-二噻戊环-2-基)-1,3-二噻戊环 2-(1,2-二硫烷-3-基)乙酸 2,4-二氯-6,7-二硫杂双环[3.2.1]辛烷 2,3-二硫杂螺[4.4]壬烷 2,3,7,8-四硫杂螺[4.4]壬烷 2,2'-[1,2-乙烷二基二(硫代)]二[2-(三氟甲基)-1,3-二噻戊环] 1,‐2-二硫戊基-4-醇 1,4,6,9-四硫杂螺[4.4]壬烷 1,3-二硫烷-2-甲酸乙酯 1,3-二硫代环-1,1,3,3-四氧 1,3-二硫代坊 1,3-二噻戊环-4-羧酸 1,3-二噻戊环-2-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