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nitro-2-(3-phenylpropoxy)benz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nitro-2-(3-phenylpropoxy)benzene
英文别名
1-Nitro-2-(3-phenylpropoxy)benzene
1-nitro-2-(3-phenylpropoxy)benz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15NO3
mdl
——
分子量
257.289
InChiKey
DEIRUBZACUACI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nitro-2-(3-phenylpropoxy)benzenedisodium hydrogenphosphate硫酸硝酸丙酸 、 potassium iodide 、 sodium hydroxid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20.0~110.0 ℃ 、1.0 MPa 条件下, 反应 15.33h, 生成 C44H51N4O10(1+)
    参考文献:
    名称:
    荧光标记的 BAPTA 类似物的 Ca2+ 离子结合的综合研究
    摘要:
    通过 BAPTA 离子载体的系统结构修饰,开发了新型有效的钙离子结合分子荧光探针。综合计算研究表明配位数在螯合剂部分中的作用。
    DOI:
    10.1002/ejoc.202100948
  • 作为产物:
    描述:
    3-苯丙醇硝苯酚硫酰氟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75%的产率得到1-nitro-2-(3-phenylpropoxy)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磺酰氟介导的一罐脂肪醇取代。
    摘要:
    Mitsunobu反应是一锅活化和取代脂肪醇的有力转化。大量的努力集中在改变经典条件上,以克服与从膦基副产物中纯化有关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由硫酰氟介导的无膦醇活化和取代的方法。使用邻苯二甲酰亚胺,二亚氨基二羧酸二叔丁酯和芳香族硫醇亲核试剂,这种新方法对多种伯醇均有效,平均收率为74%。活性炭亲核试剂和失活酚也以良好的收率有效地用于该反应。仲醇也是使用芳基硫醇的成功底物,以56%的平均收率提供相应的硫化物,对映体比例高达99:1。相对于许多现有的基于膦的方法,该新方法具有明显的合成优势,因为副产物易于分离。在几个不需要色谱纯化的实例中都利用了此功能。此外,温和的反应条件使得能够进一步原位衍生化,以将醇一锅转化为胺或砜。与现有的无膦方法相比,该方法还提供了一种亲核亲核试剂。
    DOI:
    10.1002/chem.2020007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VERSATILE AND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ALKYL NITROAROMATIC ETHERS BY 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作者:Richard A. Bunce、Kerry M. Easton
    DOI:10.1080/00304940409355375
    日期:2004.2
    benzoxazine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several of these substrates, we found that conversion of the required allylic alcohol to the bromide and 0-alkylation of 2-nitrophenol under basic conditions gave low yields of the desired products. We, therefore, sought a more direct approach involving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an allylic alkoxide on 2-fluoro-lnitrobenzene. 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我们当前的一个项目需要一系列 ally1 2-硝基芳族醚作为新合成苯并恶嗪的底物。在几种这些底物的制备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将所需的烯丙醇转化为溴化物和 2-硝基苯酚的 0-烷基化导致所需产物的产率低。因此,我们寻求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包括烯丙基醇盐在 2-氟-硝基苯上的亲核取代。最近发现氟硝基芳烃上醇盐和酚盐的亲核芳香取代在天然2和非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许多可用于这种转化的协议在会反应 2-3a-d 的醇或试剂成本方面存在局限性。
  •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a <sup>2+</sup> Ion Binding of Fluorescently Labelled BAPTA Analogues
    作者:Attila Csomos、Bence Kontra、Attila Jancsó、Gábor Galbács、Ruth Deme、Zoltán Kele、Balázs József Rózsa、Ervin Kovács、Zoltán Mucsi
    DOI:10.1002/ejoc.202100948
    日期:2021.10.7
    Novel and effective calcium ion binding molecular fluorescent probe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systematic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BAPTA ionophore. The comprehensive computational studies suggested the role of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in the chelator moiety.
    通过 BAPTA 离子载体的系统结构修饰,开发了新型有效的钙离子结合分子荧光探针。综合计算研究表明配位数在螯合剂部分中的作用。
  • One‐Pot Substitution of Aliphatic Alcohols Mediated by Sulfuryl Fluoride
    作者:Jia Yi Mo、Maxim Epifanov、Jack W. Hodgson、Rudy Dubois、Glenn M. Sammis
    DOI:10.1002/chem.202000721
    日期:2020.4.16
    activation and substitution of aliphatic alcohols. Significant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modifying the classic conditions to overcom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urification from phosphine-based by-products. Herein, we report a phosphine free method for alcohol activation and substitution that is mediated by sulfuryl fluoride. This new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a wide range of primary alcohols using phthalimide
    Mitsunobu反应是一锅活化和取代脂肪醇的有力转化。大量的努力集中在改变经典条件上,以克服与从膦基副产物中纯化有关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由硫酰氟介导的无膦醇活化和取代的方法。使用邻苯二甲酰亚胺,二亚氨基二羧酸二叔丁酯和芳香族硫醇亲核试剂,这种新方法对多种伯醇均有效,平均收率为74%。活性炭亲核试剂和失活酚也以良好的收率有效地用于该反应。仲醇也是使用芳基硫醇的成功底物,以56%的平均收率提供相应的硫化物,对映体比例高达99:1。相对于许多现有的基于膦的方法,该新方法具有明显的合成优势,因为副产物易于分离。在几个不需要色谱纯化的实例中都利用了此功能。此外,温和的反应条件使得能够进一步原位衍生化,以将醇一锅转化为胺或砜。与现有的无膦方法相比,该方法还提供了一种亲核亲核试剂。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