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异丁基甲氧基铝 | 796087-34-8

中文名称
二异丁基甲氧基铝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7-dihydro-2-methylpyrrolo[3,2,1-de]phenanthridine
英文别名
14-Methyl-9-azatetracyclo[7.6.1.02,7.012,16]hexadeca-1(15),2,4,6,10,12(16),13-heptaene
二异丁基甲氧基铝化学式
CAS
796087-34-8
化学式
C16H13N
mdl
——
分子量
219.286
InChiKey
QQAWZTSUOCBFK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4.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异丁基甲氧基铝 在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54%的产率得到4,4'-二(三氟甲基)二苯基甲烷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C–H官能化的催化钯联芳基合成反应在金莲花科生物碱的总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使用分子内钯催化的适当的N-苄基异丁烷前驱体,从适当的N-苄基异丁烷前体实现了芳金娘科生物碱脱氢脱水氢化可可碱,马来酸,普拉妥因,脱水赖氨酸,伴生嘌呤,脱水水解素-7-和氧代伴嘌呤的全合成。天然产品。为了避免在环化反应中形成区域异构体,发现有必要将卤素结合在苄基上。7的硼烷还原ħ吡咯并[3,2,1- DE ]菲啶-4,5-二酮衍生物,得到7 ħ吡咯并[3,2,1- DE ] -和4,5-二氢-7 ħ - pyrrolo [3,2,1- de]-菲啶(脱氢脱水氢化可可碱,脱氢伴嘌呤,脱水脱氢赖氨酸和伴氨基嘌呤)。前者很容易用NaCNBH 3还原成后者,得到脱水丝氨酸和伴生嘌呤。然后将这些化合物氧化成脱水水解蛋白-7-一和氧代伴嘌呤,同时可以将硼烷还原产物的相同混合物氧化成马来皮和普拉托因。
    DOI:
    10.1016/j.tet.2004.08.030
  • 作为产物:
    描述:
    1-benzyl-3,3-ethylenedioxy-7-iodo-5-methylindol-2-one 在 盐酸 、 palladium diacetate 、 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二异丁基甲氧基铝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C–H官能化的催化钯联芳基合成反应在金莲花科生物碱的总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使用分子内钯催化的适当的N-苄基异丁烷前驱体,从适当的N-苄基异丁烷前体实现了芳金娘科生物碱脱氢脱水氢化可可碱,马来酸,普拉妥因,脱水赖氨酸,伴生嘌呤,脱水水解素-7-和氧代伴嘌呤的全合成。天然产品。为了避免在环化反应中形成区域异构体,发现有必要将卤素结合在苄基上。7的硼烷还原ħ吡咯并[3,2,1- DE ]菲啶-4,5-二酮衍生物,得到7 ħ吡咯并[3,2,1- DE ] -和4,5-二氢-7 ħ - pyrrolo [3,2,1- de]-菲啶(脱氢脱水氢化可可碱,脱氢伴嘌呤,脱水脱氢赖氨酸和伴氨基嘌呤)。前者很容易用NaCNBH 3还原成后者,得到脱水丝氨酸和伴生嘌呤。然后将这些化合物氧化成脱水水解蛋白-7-一和氧代伴嘌呤,同时可以将硼烷还原产物的相同混合物氧化成马来皮和普拉托因。
    DOI:
    10.1016/j.tet.2004.08.0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pplication of a catalytic palladium biaryl synthesis reaction, via C–H functionalization, to the total synthesis of Amaryllidaceae alkaloids
    作者:José C. Torres、Angelo C. Pinto、Simon J. Garden
    DOI:10.1016/j.tet.2004.08.030
    日期:2004.10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Amaryllidaceae alkaloids dehydroanhydrolycorine, hippadine, pratosine, anhydrolycorine, assoanine, anhydrolycorin-7-one and oxoassoanine was achieved from the appropriate N-benzylisatin precursors using an intramolecular, palladium catalyzed, dehydrohalogenation, biaryl synthesis reaction to establish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natural product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ormation
    使用分子内钯催化的适当的N-苄基异丁烷前驱体,从适当的N-苄基异丁烷前体实现了芳金娘科生物碱脱氢脱水氢化可可碱,马来酸,普拉妥因,脱水赖氨酸,伴生嘌呤,脱水水解素-7-和氧代伴嘌呤的全合成。天然产品。为了避免在环化反应中形成区域异构体,发现有必要将卤素结合在苄基上。7的硼烷还原ħ吡咯并[3,2,1- DE ]菲啶-4,5-二酮衍生物,得到7 ħ吡咯并[3,2,1- DE ] -和4,5-二氢-7 ħ - pyrrolo [3,2,1- de]-菲啶(脱氢脱水氢化可可碱,脱氢伴嘌呤,脱水脱氢赖氨酸和伴氨基嘌呤)。前者很容易用NaCNBH 3还原成后者,得到脱水丝氨酸和伴生嘌呤。然后将这些化合物氧化成脱水水解蛋白-7-一和氧代伴嘌呤,同时可以将硼烷还原产物的相同混合物氧化成马来皮和普拉托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