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methyl)-4-(4-fluorophenyl)thiazole | 170881-6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methyl)-4-(4-fluorophenyl)thiazole
英文别名
2-(Chloromethyl)-4-(4-fluorophenyl)-1,3-thiazole
2-(chloromethyl)-4-(4-fluorophenyl)thiazole化学式
CAS
170881-68-2
化学式
C10H7ClFNS
mdl
——
分子量
227.69
InChiKey
OGWDYEQKXRUKQ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chloromethyl)-4-(4-fluorophenyl)thiazole(1,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palladium(II) dichloride 、 magnesium sulf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二醇二甲醚1,2-二氯乙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4.0h, 生成 (S)-1-(4-((2,2′-dimethyl-[1,1′-biphenyl]-3-yl)methoxy)-2-((4-(4-fluorophenyl)thiazol-2-yl)methoxy)benzyl)piperidine-2-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 1,3,4-恶二唑衍生物作为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相互作用的潜在抗肿瘤剂
    摘要:
    小分子抑制剂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PD-L1) 相互作用的抑制是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一系列新型 1,3,4-恶二唑衍生物被设计、合成并评估其体外和体内活性,以寻找 PD-1/PD-L1 相互作用的有效抑制剂。其中,化合物Ⅱ-14表现出优异的生化活性,IC 50为0.0380 μM。重要的是,化合物II-14的 TGI 值为 35.74%,与对照组相比,在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更有效的功效。令人惊讶的是,当化合物II-14与5-FU结合时   在小鼠肿瘤模型中,TGI值为64.59%,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协同作用。此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 化合物II-14通过促进 CD4 + T 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中来激活免疫微环境。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II-14是一种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可用于进一步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 PD-1/PD-L1 抑制剂。
    DOI:
    10.1016/j.bmc.2021.116370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4'-氟苯乙酮甲醇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氯化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2-(chloromethyl)-4-(4-fluorophenyl)th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 1,3,4-恶二唑衍生物作为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相互作用的潜在抗肿瘤剂
    摘要:
    小分子抑制剂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PD-L1) 相互作用的抑制是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一系列新型 1,3,4-恶二唑衍生物被设计、合成并评估其体外和体内活性,以寻找 PD-1/PD-L1 相互作用的有效抑制剂。其中,化合物Ⅱ-14表现出优异的生化活性,IC 50为0.0380 μM。重要的是,化合物II-14的 TGI 值为 35.74%,与对照组相比,在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更有效的功效。令人惊讶的是,当化合物II-14与5-FU结合时   在小鼠肿瘤模型中,TGI值为64.59%,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协同作用。此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 化合物II-14通过促进 CD4 + T 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中来激活免疫微环境。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II-14是一种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可用于进一步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 PD-1/PD-L1 抑制剂。
    DOI:
    10.1016/j.bmc.2021.1163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N-Disubstituted-4-Arylthiazole-2-Methylamine Derivatives as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Inhibitors
    作者:Xinran Wang、Xuehua Lin、Xuanqi Xu、Wei Li、Lijuan Hao、Chunchi Liu、Dongmei Zhao、Maosheng Cheng
    DOI:10.3390/molecules22111925
    日期:——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CETP)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for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verse cholesteryl transfer (RCT) process. In our previous work, compound 5 was discovered as a moderate CETP inhibitor. The replacement of the amide linker by heterocyclic aromatics and then a series of N,N-substituted-4-arylthiazole-2-methylamine derivatives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CETP) 因其在反向胆固醇转移 (RCT)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被确定为心血管疾病 (CVD) 的潜在靶标。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化合物 5 被发现是一种温和的 CETP 抑制剂。利用构象限制策略设计了用杂环芳烃取代酰胺接头,然后设计了一系列 N,N-取代-4-芳基噻唑-2-甲胺衍生物。合成了 36 种化合物并评估了它们的 CETP 抑制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电子供体基团取代了环 A,环 B 的 4 位上的吸电子基团对效力至关重要。在这些化合物中,化合物30表现出优异的CETP抑制活性(IC50=0.79±0。
  • 一种含噻唑联取代苯基结构的吡唑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申请人:南通大学
    公开号:CN1103578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噻唑联取代苯基结构的吡唑肟化合物(I)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噻唑联取代苯基甲基氯(II)与吡唑肟(III)缩合得到。所述含噻唑联取代苯基结构的吡唑肟化合物对有害昆虫具有效的防治效果,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农业、园艺等领域的杀虫剂。
  • Discovery of 3,5-dimethylisoxazole derivatives as novel, potent inhibitors for 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domain (BET) family
    作者:Lincheng Fang、Zhaoxue Hu、Yifei Yang、Pan Chen、Jinpei Zhou、Huibin Zhang
    DOI:10.1016/j.bmc.2021.116133
    日期:2021.6
    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BET)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various hematologic cancers. We used the BRD4 inhibitor compound 13 as a lead compound to develop a variety of compounds, and we introduced diverse groups into the position of the compound 13 orienting toward the ZA channel. A series of compounds (14–23, 38–41, 43, 47–49) bearing triazolopyridazine motif exhibited remarkable
    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BET) 是各种血液癌症的有希望的治疗靶点。我们使用BRD4抑制剂化合物13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了多种化合物,我们在化合物13朝向ZA通道的位置引入了不同的基团。的一系列化合物的(14-23,38-41,43,47-49)轴承三唑并哒嗪基序表现出显着的BRD4蛋白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9抑制BRD4(BD1)蛋白的IC 50为0.003 μM,优于先导化合物13。同时,化合物39具有 抗 U266 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IC 50 = 2.1 μM。另一方面,化合物39可以阻止肿瘤细胞进入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这与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结果一致。生物学和生化数据表明,BRD4 蛋白可能是一个治疗靶点,而化合物39是进一步开发的极好先导化合物。
  • Discovery of 1,3,4-oxadiazol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inhibiting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interaction
    作者:Lincheng Fang、Jiping Tian、Kaixuan Zhang、Xiaoyi Zhang、Yingqiao Liu、Zhibo Cheng、Jinpei Zhou、Huibin Zhang
    DOI:10.1016/j.bmc.2021.116370
    日期:2021.9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 interaction by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is emerg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A series of novel 1,3,4-oxadiazole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ctivities in vitro and vivo to find potent inhibitors of the PD-1/PD-L1 interaction. Among them, compound Ⅱ-14 exhibited outstanding biochemical activity, with an IC50 of 0.0380 μM. Importantly
    小分子抑制剂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PD-L1) 相互作用的抑制是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一系列新型 1,3,4-恶二唑衍生物被设计、合成并评估其体外和体内活性,以寻找 PD-1/PD-L1 相互作用的有效抑制剂。其中,化合物Ⅱ-14表现出优异的生化活性,IC 50为0.0380 μM。重要的是,化合物II-14的 TGI 值为 35.74%,与对照组相比,在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更有效的功效。令人惊讶的是,当化合物II-14与5-FU结合时   在小鼠肿瘤模型中,TGI值为64.59%,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协同作用。此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 化合物II-14通过促进 CD4 + T 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中来激活免疫微环境。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II-14是一种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可用于进一步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 PD-1/PD-L1 抑制剂。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