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Z)-5-氨基-2-(二苄基氨基)-1,6-二苯基己-4-烯-3-酮 | 156732-13-7

中文名称
(S,Z)-5-氨基-2-(二苄基氨基)-1,6-二苯基己-4-烯-3-酮
中文别名
(S,Z)-5-氨基-2-(二苄基氨基)-1,6-二苯基-4-烯-3-己酮;(S,Z)-5-氨基-2-(二苄基氨基)-1,6-二苯;DAH2;RIT-III
英文名称
(5S)-2-amino-5-dibenzylamino-4-oxo-1,6-diphenylhex-2-ene
英文别名
(2S,4Z)-5-Amino-2-(dibenzylamino)-1,6-diphenylhex-4-en-3-one;(2S)-5-amino-2-(dibenzylamino)-1,6-diphenylhex-4-en-3-one
(S,Z)-5-氨基-2-(二苄基氨基)-1,6-二苯基己-4-烯-3-酮化学式
CAS
156732-13-7
化学式
C32H32N2O
mdl
——
分子量
460.619
InChiKey
IVYLNCUETJNNJU-HKBQPED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26.2±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36±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DMSO(少量)、甲醇(少量,加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46.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b8c902976d6ffd231d97d91c60f2cd1d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Z)-5-氨基-2-(二苄基氨基)-1,6-二苯基己-4-烯-3-酮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甲烷磺酸 、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甲酸铵碳酸氢钠N,N'-羰基二咪唑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8.5h, 生成 洛匹那韦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Analogues of Lopinavir
    摘要:
    这项工作描述了四种洛匹那韦新颖类似物的鉴定、起源、合成、表征和控制,即洛匹那韦的亮氨酸类似物、异亮氨酸类似物、甲基类似物和二羟基类似物。
    DOI:
    10.14233/ajchem.2021.2295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L‑苯丙氨酸为原料,在碳酸钾和碱性水溶液里与苄氯反应得到N,N‑二苄基氨基‑L‑苯丙氨酸苄酯,然后在氨基钠作用下与乙腈缩合,再与苄基氯化镁加成反应,再依次使用硼氢化钠/甲磺酸、硼氢化钠/三氟醋酸试剂还原烯胺与羰基,在手性诱导剂的诱导作用下得到立体选择性产物二苄基氨基‑3‑羟基‑5‑氨基‑1,6‑二苯基己烷,立体选择产物在碳酸钾/四氢呋喃溶液里与二碳酸二叔丁基甲酯反应,使用甲酸铵、钯/炭还原脱苄基,得到中间体BDH,该制备方法立体选择性高,手性产物的非对映体过量(de%)值高,反应步骤短,产品收率高,产生的三废少。
    公开号:
    CN111393329A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bstituted keto-enamines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备具有公式4的化合物的方法:##STR1## 该方法包括将具有以下式子的烯醇负离子:##STR2## 与格氏试剂反应。烯醇盐在原位从保护酯的反应中形成,其中M是碱金属。R.sub.6和R.sub.7分别是氢或独立地选自##STR3## 其中R.sub.a和R.sub.b独立地选自氢,低碳基和苯基,R.sub.c,R.sub.d和R.sub.e独立地选自氢,低碳基,三氟甲基,烷氧基,卤素和苯基; 和##STR4## 其中萘环未取代或取代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取代基,独立地选自低碳基,三氟甲基,烷氧基和卤素。或者,R.sub.6如上定义,而R.sub.7是R.sub.12 OC(O) - ,其中R.sub.12是苄基; 或者R.sub.6和R.sub.7与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STR5## 其中R.sub.f,R.sub.g,R.sub.h和R.sub.i独立地选自氢,低碳基,烷氧基,卤素和三氟甲基。
    公开号:
    US05932766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troviral protease inhibiting compounds
    申请人:Abbott Laboratories
    公开号:EP1170289A2
    公开(公告)日:2002-01-09
    A compound comprising a substituent of the formula (II) is disclosed as an HIV protease inhibitor. Intermediates for making such compound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uch intermediates are also disclosed.
    披露了一种包含公式(II)取代基的化合物,作为一种HIV蛋白酶抑制剂。还披露了用于制造此类化合物的中间体以及制造此类中间体的过程。
  • [EN]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LOPINAVIR AND ITS INTERMEDIATES THEREOF<br/>[FR] PROCÉDÉ AMÉLIORÉ DE PRÉPARATION DU LOPINAVIR ET DE SES INTERMÉDIAIRES
    申请人:LAURUS LABS LTD
    公开号:WO2019186522A1
    公开(公告)日:2019-10-03
    The present invention generally relates to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lopinavir and its intermediates through formation of tartrate salt of compound of Formula (III).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过形成化合物的酒石酸盐的改进过程,以制备洛匹那韦及其中间体。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BSTANTIALLY PURE (2S,3S,5S)-5-AMINO-2-N,N-DIBENZYLAMINO-3-HYDROXY-1,6-DIPHENYLHEXANE
    申请人:Ambati V Raghava Reddy
    公开号:US20100317855A1
    公开(公告)日:2010-12-16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purification of (2S,3S,5S)-5-amino-2-N,N-dibenzylamino-3-hydroxy-1,6-diphenylhexane (III) by making its crystalline acid addition salt, which can be used as such to produce Lopinavir/Ritonavir with high purity and yield. Formula III
    本发明涉及通过制备其结晶酸加盐物来纯化(2S,3S,5S)-5-氨基-2-N,N-二苯基氨基-3-羟基-1,6-二苯基己烷(III),该物质可直接用于生产高纯度和产率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公式 III
  • Synthesis of Novel Heterocyclic Sulfonamides as Protease Inhibitors of HIV-1
    作者:Yili Ding、Kenneth L. Smith、Chamakura V.N.S. Vara Prasad、Bingyun Wang
    DOI:10.2174/1570178614666171010162204
    日期:2018.1.10
    Background: HIV-1 protease is a prime target for drug therapy due to its integral role in HIV viral replication. Several protease inhibitors such as lopinavir and tipranavir were shown to possess poten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the HIV virus. Due to the high mutation rate of HIV, resistance remains a major problem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virus and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protease inhibitors is an
    背景:HIV-1蛋白酶因其在HIV病毒复制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药物治疗的主要靶标。几种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和替普那韦)被证明具有针对HIV病毒的有效抑制活性。由于HIV的高突变率,抗药性仍然是该病毒治疗中的主要问题,新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是新药开发研究中持续关注的领域。 方法:利用基于肽和基于非肽的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和替普那韦的关键结构片段,我们探索设计一些新化合物。 结果:根据洛匹那韦和替普那韦的关键结构片段设计并合成了六种新的蛋白酶抑制剂。设计的新化合物包含杂环基团,例如噻吩,异恶唑和咪唑基团,最好的化合物表现出0.6 nm的蛋白酶抑制活性。 结论:我们通过结合有效的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和替普那韦的结构片段,利用基于关键片段的方法制备了一些新型的杂环磺酰胺。这些新设计的化合物中的一些显示出良好的HIV-1蛋白酶抑制活性,这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发现靶向HIV的新药物前导化合物。
  • 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申请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公开号:CN10760245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化合物6先反应生成化合物9,由化合物9得到化合物12,由化合物12得到化合物15,由化合物15得到化合物21,由化合物21得到化合物4。由化合物8先反应生成化合物11,由化合物11得到化合物14,由化合物14得到化合物17,由化合物17得到化合物22,由化合物22得到化合物5。可选地由化合物22反应生成化合物3。本发明所述磺酰胺类化合物可用作HIV‑1蛋白酶抑制剂。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