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正十一胺 | 7307-55-3

中文名称
正十一胺
中文别名
1-氨基十一烷;十一胺;正十一烷基胺
英文名称
1-undecylamine
英文别名
1-undecanamine;undecan-1-amine;undecylamine
正十一胺化学式
CAS
7307-55-3
化学式
C11H25N
mdl
——
分子量
171.326
InChiKey
QFKMMXYLAPZKI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17 °C(lit.)
  • 沸点:
    106-107 °C8 mm Hg(lit.)
  • 密度:
    0.796 g/mL at 25 °C(lit.)
  • 闪点:
    198 °F
  • 保留指数:
    1330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21199090
  • RTECS号:
    YQ1518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735
  •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

SDS

SDS:02b49db85ca073d3316a4b94a99bdb7e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十一胺;1-氨基十一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Undecylamine;1-Aminoundeca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307-55-3
分子式: C 11 H 25 N
分子量: 171.3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十一胺;1-氨基十一烷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92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二氧化碳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二氧化碳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16.5
沸点(℃): 240
相对密度(水=1): 0.796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92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 11 H 25 N
分子量: 171.33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溶于热水、乙醇,不溶于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二氧化碳。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未见毒性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阳光曝晒。应与酸类、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等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正十一胺盐酸乙醇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生成 十一烷醇
    参考文献:
    名称:
    Jeffreys, American Chemical Journal, 1899, vol. 22, p. 4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1-叠氮十一烷三氯化铁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0.42h, 以85%的产率得到正十一胺
    参考文献:
    名称:
    轻度有效地将叠氮化物还原为胺:稠合的[2,1- b ]喹唑啉酮的合成
    摘要:
    FeCl 3 / NaI已用于有效还原各种叠氮化物。该方法在硝基官能团存在的情况下是选择性的,并且已经扩展为合成稠合的[ 2,1- b ]喹唑啉酮环系统,例如脱氧维辛酮。
    DOI:
    10.1016/s0040-4039(02)0145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NP-Type Pincer Imidazolylphosphine Ruthenium Complexes: Efficient Base-Free Hydrogenation of Aromatic and Aliphatic Nitril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作者:Rosa Adam、Elisabetta Alberico、Wolfgang Baumann、Hans-Joachim Drexler、Ralf Jackstell、Henrik Junge、Matthias Beller
    DOI:10.1002/chem.201504709
    日期:2016.3.24
    seven novel NImNHP‐type pincer imidazolylphosphine ruthenium complexe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The use of hydrogenation of benzonitrile as a benchmark test identified [RuHCl(CO)(NImNHPtBu)] as the most active catalyst. With its stable Ru−BH4 analogue, in which chloride is replaced by BH4, a broad range of (hetero)aromatic and aliphatic nitriles, including industrially interesting
    已合成并充分表征了一系列七个新型的N Im N H P型钳型咪唑基膦膦钌配合物。使用苯甲腈加氢作为基准测试,确定了[RuHCl(CO)(N Im N H P t Bu)]是最具活性的催化剂。凭借其稳定的Ru-BH 4类似物(其中氯化物被BH 4替代),已在温和且无碱的条件下氢化了多种(杂)芳族和脂肪族腈,包括工业上有用的己二腈。
  • USE OF NITROGEN COMPOUNDS QUATERNISED WITH ALKYLENE OXIDE AND HYDROCARBYL-SUBSTITUTED POLYCARBOXYLIC ACID AS ADDITIVES IN FUELS AND LUBRICANTS
    申请人:BASF SE
    公开号:US20160130514A1
    公开(公告)日:2016-05-12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use of quaternized nitrogen compounds as a fuel and lubricant additive or kerosene additive, such as in particular as a detergent additive, for decreasing or preventing deposits in the injection systems of direct-injection diesel engines, in particular in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s, for decreasing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direct-injection diesel engines, in particular of diesel engines having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s, and for minimizing the power loss in direct-injection diesel engines, in particular in diesel engines having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s; the invention further relates to the use as an additive for petrol, in particular for operation of DISI engines.
    该发明涉及将季铵化氮化合物用作燃料和润滑剂添加剂或煤油添加剂,特别是作为清洁剂添加剂,用于减少或预防直喷柴油发动机的喷射系统中的沉积物,在特定是在共轨喷射系统中,用于降低直喷柴油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特别是具有共轨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并用于减少直喷柴油发动机的功率损失,特别是在具有共轨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中;该发明还涉及将其用作汽油添加剂,特别是用于DISI发动机的运行。
  • [EN] CHEMICAL PROCESS<br/>[FR] PROCÉDÉ CHIMIQUE
    申请人:SYNGENTA CROP PROTECTION AG
    公开号:WO2021234082A1
    公开(公告)日:2021-11-25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inter alia,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wherein the substituents are as defined in claim 1. The present invention further provides intermediate compounds utilised in said proces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id intermediate compound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取代基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本发明还提供了在该方法中使用的中间化合物,以及生产该中间化合物的方法。
  • Highly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levulinic acid into pyrrolidinones by iridium catalysed transfer hydrogenation
    作者:Yawen Wei、Chao Wang、Xue Jiang、Dong Xue、Jia Li、Jianliang Xiao
    DOI:10.1039/c3cc41661e
    日期:——
    Levulinic acid (LA) is transformed into pyrrolidinones via iridium-catalysed reductive amination using formic acid as the hydrogen source under aqueous conditions. The catalytic system is the most active and performs under the mildest conditions ever reported for the reductive amination of LA.
    月桂酸(LA)在水相条件下,通过使用甲酸作为氢源、在铱催化下进行还原胺化反应,转化为吡咯烷酮。该催化体系是目前为止报道的最具活性的,在所有已知的月桂酸还原胺化反应中最温和条件下进行的催化系统。
  • Radical Reduction of Aromatic Azides to Amines with Triethylsilane
    作者:Luisa Benati、Giorgio Bencivenni、Rino Leardini、Matteo Minozzi、Daniele Nanni、Rosanna Scialpi、Piero Spagnolo、Giuseppe Zanardi
    DOI:10.1021/jo060824k
    日期:2006.7.1
    Aromatic azides are inert toward triethylsilane under thermal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 radical initiator, but in the presence of additional catalytic amounts of tert-dodecanethiol, they afford anilinosilanes and thence the corresponding anilines in virtually quantitative yields.
    在热条件下,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芳族叠氮化物对三乙基硅烷是惰性的,但是在额外催化量的叔十二烷硫醇的存在下,它们提供了苯胺基硅烷,因此相应的苯胺实际上具有定量收率。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顺-丙二腈 非那唑啉 靛酚钠盐 靛酚 霜霉威盐酸盐 霜脲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