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乙酰基-2-苯基肼 | 114-83-0

中文名称
1-乙酰基-2-苯基肼
中文别名
乙酰苯肼;乙酰基苯基联氨;1-乙酰-2-苯肼;N-乙酰基-N-苯肼;N-乙酰苯肼;乙酰替苯肼;1-乙酰基-2-苯肼;N-乙酰-N‘-苯肼
英文名称
1-acetyl-2-phenylhydrazine
英文别名
2-phenylacetohydrazide;acetylphenylhydrazine;N'-phenylacetohydrazide
1-乙酰基-2-苯基肼化学式
CAS
114-83-0
化学式
C8H10N2O
mdl
MFCD00008672
分子量
150.18
InChiKey
UICBCXONCUFSO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8-131 °C(lit.)
  • 沸点:
    271.72°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1392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溶于酒精
  • 物理描述:
    1-acetyl-2-phenylhydrazide appears as colorless prisms or white solid. (NTP, 1992)
  • 颜色/状态:
    Hexagonal prisms
  • 蒸汽压力:
    7.3X10-5 mm Hg at 25 °C /Estimated/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nitrogen oxide/
  • 保留指数:
    1906
  • 稳定性/保质期:
    **请注意:该物质具有毒性,应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5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素 职业性肝毒素 - 第二性肝毒素:在职业环境中的毒性效应潜力基于人类摄入或动物实验的中毒案例。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该化合物被归类为次要毒性效应。
Neurotoxin - Other CNS neurotoxin Occupational hepatotoxin - Secondary hepatotoxins: the potential for toxic effect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is based on cases of poisoning by human ingestion or animal experimentation. Methemoglobinemia - The presence of increased methemoglobin in the blood; the compound is classified as secondary toxic effect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木糖醇被研究用于改善由乙酰苯肼在大兔中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动物实验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木糖醇,分别是5%和10%溶液,总剂量为2克/千克体重,输注速率分别为10毫克和20毫克木糖醇/千克体重/分钟。在不同组的大兔中,注射两种剂量的乙酰苯肼(APH),分别为5毫克/千克和10毫克/千克,作为溶血诱导剂。所有输注木糖醇的大兔都显著减少了急性APH诱导的溶血。发现等渗的5%木糖醇溶液在维持和恢复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方面优于10%木糖醇溶液。51CR-红细胞存活率的增加确认了木糖醇的有益效果。在用10毫克/千克APH处理后的5%木糖醇输注的大兔中,代表红细胞存活的铬标记从约33%(仅注射APH的大兔的红细胞存活率)增加到正常大兔的红细胞存活率的67%。APH处理过的动物的红细胞比对照组的红细胞更容易吸收木糖醇。
Xylitol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ability to ameliorate hemolytic anemia induced by acetylphenylhydrazine in rabbits. Anim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w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xylitol, a 5% and a 10% solution with a total dose of 2 g/kg bw and infusion rates of 10 mg and 20 mg xylitol/kg bw/min respectively. Two doses of acetylphenylhydrazine (APH), 5 and 10 mg/kg, were injected ip as hemolytic inducers in different groups of rabbits. All the rabbits infused with xylitol showed significantly less acute APH-induced hemolysis. The isotonic 5% xylitol solution was found to maintain and restore the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packed cell volum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content, and reticulocyte counts) better than the 10% xylitol solution. Increased 51CR-red cell survival confirm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xylitol. The survival of erythrocytes as represented by chromium-labeling in rabbits infused with 5% xylitol after treatment with 10 mg/kg APH increased from about 33% (the survival of red cells in rabbits injected with APH alone) to 67% of normal rabbits' red cell survival. Erythrocytes in APH-treated animals took up xylitol more readily than erythrocytes from control animal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1毫摩尔/升的维生素C和α-巯基丙酸甘氨酸在乙酰苯肼孵育期间显著(p<0.005)防止了红细胞海因茨小体形成,而半胱氨酸、胱胺和甲硫氨酸则没有这种效果。维生素C的效果与浓度有关,即使是低至0.1毫摩尔/升的浓度也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One millimolar ascorbic acid and alpha-mercaptopropionylglycine significantly (p<0.005) protected against RBC Heinz body formation during incubation with acetylphenylhydrazine, while cysteine, cysteamine, and methionine did not. The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was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with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0.1 mM having significant antioxidant effect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研究了蝶酰谷氨酸(PGA)对乙酰苯肼(APH)诱导溶血期间叶酸分布的影响。一组兔子每天接受APH注射,剂量为2.5%溶液1毫升/公斤;另一组兔子除了接受APH外,还额外接受了3次每次10毫克PGA的注射。收集血液样本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叶酸活性测定。在第8天处死动物,并通过3种不同的生物测定法分析骨髓和肝脏的叶酸活性。用标记PGA的浓缩红细胞进行培养以测量摄取。随着APH引起的网状红细胞增多在第七天达到87%,红细胞叶酸活性逐渐上升。血清叶酸活性正常,肝脏活性略有下降,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骨髓叶酸活性升高。当兔子同时接受PGA治疗时,叶酸活性增加了2-5倍,其中2种生物测定法显示增加更为显著,但使用Pediococcus-cerevisiae测定时则不然。测量血清叶酸活性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所有3种生物测定法显示,与仅使用APH相比,使用APH和PGA时叶酸增加,而肝脏叶酸在两个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当兔子仅接受APH治疗时,浓缩红细胞对标记PGA的平均摄取量为培养中存在的叶酸的2.7%,而当它们同时接受APH和PGA时,摄取量为0.72%。/结论是/,虽然溶血刺激导致叶酸从骨髓大量转移,但当通过注射PGA提供额外叶酸时,造血组织可以利用更多的叶酸。
The effect of pteroyl glutamate (PGA)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olates during hemolysis induced by acetyl-phenylhydrazine (APH) was investigated. One group of rabbits received daily APH injections, 1 mL of a 2.5% solution/kg; another group received 3 injections each of 10 mg PGA in addition to APH.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blood count and folate activity determinations. Animals were killed on day 8, and bone marrow and liver were analyzed for folate activity by 3 different bioassays. Packed red blood cells were incubated with radio labeled PGA to measure uptake. As reticulocytosis due to APH increased to 87% on day 7, there was a gradual rise in red blood cell folate activity. Serum folate activities were normal, liver activities were somewhat depressed, and bone marrow folate activity was elevated compared to untreated controls. When rabbits were treated with PGA as well, folate activity was 2-5 fold higher, and its rise more pronounced in 2 of 3 bioassays, but not when determined with Pediococcus-cerevisiae. Similar results were seen when serum folate activity was measured. All 3 bioassays showed an increase in folate with APH and PGA compared to APH alone, while with liver folat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trol groups. The mean uptake of labeled PGA by packed red blood cells was 2.7% of folates present in the incubation when rabbits were treated with APH alone, and 0.72% when they were given both APH and PGA. /It was concluded/ that while the hemolytic stimulus brings about a substantial transfer of folates from the bone marrow, the hemopoietic tissue can utilize more folate when additional amounts are made available by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PGA.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氧气合血红蛋白和乙酰苯肼的反应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变性和沉淀,这一反应受到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的血红蛋白氧化产物,发现H2O2通过影响氧气合血红蛋白的氧化速率,加速了血红蛋白的整体分解,而O2-.则抑制了这一过程。通过添加GSH(还原型谷胱甘肽)或抗坏血酸,可以降低氧气合血红蛋白的氧化速率和O2-.的产生速率,从而减缓血红蛋白的整体分解速率。这些结果与涉及产生乙酰苯肼自由基的机制相一致,而GSH、抗坏血酸和O2-.则作为自由基清除剂,阻止其进一步反应。该反应产生了胆红素血红蛋白,以及乙酰苯肼和高铁血红蛋白,它们结合形成了血晶。血晶的稳定性较低,首先沉淀。它也比乙酰苯肼直接与高铁血红蛋白反应形成的血晶稳定性差,这可能是由于从氧气合血红蛋白和乙酰苯肼产生的铁血红蛋白被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和H2O2所修饰。
The reaction of oxyhemoglobin and acetylphenylhydrazine, which results in hemoglobin denatu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was found to be influenced by H202 and superoxide (O2-.) generated during the reaction. By analysing the different hemoglobin oxidation products, it was found that by influencing the rate at which oxyhemoglobin was oxidized, H2O2 accelerated the overall hemoglobin breakdown, and O2-. inhibited it. By adding GSH (reduced glutathione) or ascorbate, it was possible to slow down the rates of both oxyhemoglobin oxidation and O2-. production, and the overall rate of hemoglobin breakdown. These results are compatible with a mechanism involving production of the acetylphenylhydrazyl free radical, and with GSH, ascorbate and O2-. acting as radical scavengers and preventing its further reactions. The reaction produced choleglobin, as well as acetylphenyldiazine and methemoglobin, which combined to form a hemichrome. The hemichrome was less stable and precipitated first. It was also less stable than the hemichrome formed by direct reaction of acetylphenyldiazine with methemoglobin,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is is because the methemoglobin produced from oxyhemoglobin and acetylphenylhydrazine was modified by the free radicals and H2O2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2,S24/25,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22,R36/37/38,R43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8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3
  • 危险类别:
    6.1
  • RTECS号:
    AJ290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70,P301+P310+P330,P405,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1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和热源。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e773c02d09fc983de54b49954d757d8c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Acetyl-2-phenylhydrazi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皮肤过敏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2 禁止将污染的工作服带出作业场所。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3 + P313 如出现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8H10N2O
分子式
: 150.18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Phenylacetohydrazi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14-83-0
No.) 204-055-3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99型(US)
或P2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28 - 131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强酸,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小鼠 - 27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致癌性 - 小鼠 - 经口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成瘤性。 血管:肿瘤 肺,胸,或者呼吸系统:肿瘤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AJ290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1 国际海运危规: 2811 国际空运危规: 2811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2'-Phenylacetohydrazid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2'-Phenylacetohydrazid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2'-Phenylacetohydraz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1-乙酰基-2-苯肼(AcPhHZ)与氧合血红蛋白发生反应,生成自由基,可用于诱导溶血性贫血,从而在造血系统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

1-乙酰基-2-苯肼可用作科研试剂,在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广泛应用。严禁用于人体。它通过与氧合血红蛋白的反应产生自由基,用于诱导溶血性贫血,并可用于建立溶血性贫血HA动物模型。

化学性质

1-乙酰基-2-苯肼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片状结晶。熔点为128-131℃,易溶于热水、乙醇和苯。

用途
  • 有机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作为稳定剂。
  • 有机合成:用作稳定剂。
  • 造血系统研究:通过与氧化血红素反应生成自由基,诱导溶血性贫血。
  • 实验动物模型:作为血管肿瘤起始剂使用。
  • 制药及有机合成工业:广泛应用于药物制造和有机化学领域。
生产方法

由苯肼和乙酸反应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苯肼、乙酸和水加热6小时。
  2. 趁热倒出,冷却至0℃以下,进行过滤获得粗品。
  3. 用水重结晶后,在80℃下干燥得到成品。
分类
  • 类别:有毒物品
  • 毒性分级:高毒
  • 急性毒性
    • 口服-小鼠 LD50: 270 毫克/公斤;
    • 腹腔-小鼠 LDL0: 150 毫克/公斤
危险特性
  •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加热分解时释放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 储运特性: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干燥。
  • 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以及雾状水。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乙酰基-2-苯基肼 在 [RuCl2(2-(diphenylphosphino)-N-((6-((diphenylphosphino)methyl)pyridin-2-yl)methyl)ethan-1-amine)] 、 potassium tert-butylate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100.0 ℃ 、5.0 MPa 条件下, 反应 20.0h, 以90%的产率得到苯肼
    参考文献:
    名称:
    简单酰胺的直接催化加氢:从酰胺到胺和醇的高效方法
    摘要:
    通过使用四齿钌配合物,可以将各种酰胺高度化学选择性和反应性直接催化还原为胺和醇。与几种二齿和三齿钌催化体系相比,该催化体系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表现出出色的活性(周转数高达19 600)和强大的官能团耐受性。
    DOI:
    10.1002/chem.201604904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胺盐酸 、 tin(ll) chloride 、 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1-乙酰基-2-苯基肼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的合成由铑(III)催化的肼定向Ç ?H活化:N的氧化还原中性和无痕化?N键解理
    摘要:
    捕捞并发症è发言:!有用的Fischer吲哚合成法还有另一种选择。新方法利用了相同的逆合成断开,但基于Rh III催化的定向CH活化步骤以及与炔烃的连续偶联。
    DOI:
    10.1002/anie.201306098
  • 作为试剂:
    描述:
    2-萘三氟硼酸钾caesium carbonate1-乙酰基-2-苯基肼 作用下, 反应 15.0h, 以90%的产率得到2-萘酚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催化氧化芳硼类化合物制备酚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芳硼类化合物合成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在溶剂醇或醇的水溶液中,在碱的作用下,加入水合肼或肼类化合物催化剂,催化氧化芳硼类化合物直接制备酚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催化剂是廉价的水合肼或肼类化合物,氧化剂为常压下的空气或氧气,反应无需金属催化剂且活性好,底物来源广泛且稳定,底物敏感官能团相容性好且适用范围广。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之下,目标产品分离收率高达99%。
    公开号:
    CN103936538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1-Arylpyrazole Class of σ<sub>1</sub> Receptor Antagonists: Identification of 4-{2-[5-Methyl-1-(naphthalen-2-yl)-1<i>H</i>-pyrazol-3-yloxy]ethyl}morpholine (S1RA, E-52862)
    作者:José Luis Díaz、Rosa Cuberes、Joana Berrocal、Montserrat Contijoch、Ute Christmann、Ariadna Fernández、Adriana Port、Jörg Holenz、Helmut Buschmann、Christian Laggner、Maria Teresa Serafini、Javier Burgueño、Daniel Zamanillo、Manuel Merlos、José Miguel Vela、Carmen Almansa
    DOI:10.1021/jm3007323
    日期:2012.10.11
    yl}morpholine (S1RA, E-52862), which showed high activity in the mouse capsaicin model of neurogenic pain, emerged as the most interesting candidate. In addition, compound 28 exerted dose-dependent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in several neuropathic pain models. This, together with its good physicochemical, safety, and ADME properties, led compound 28 to be selected as clinical candidate.
    合成和一系列新的1-芳基吡唑作为有效的σ的药理活性1(σ受体1个R)报道拮抗剂。新化合物在体外进行了评价在人σ 1 R和豚鼠σ 2受体(σ 2 R)结合测定。吡唑取代基的性质对于活性至关重要,并且根据已知的受体药效基团,碱性胺被证明是必需的。各种各样的氨基和吡唑基团之间胺和间隔的长度被容忍,但只有亚乙氧基间隔物和小环胺具有足够的选择性的化合物为σ 1 - [R VSσ 2R.最选择性化合物进一步成型,和化合物28,4- 2- [5-甲基-1-(萘-2-基)-1- ħ吡唑-3-基氧基]乙基}吗啉(S1RA,E -52862)在小鼠辣椒素神经性疼痛模型中表现出高活性,因此成为最有趣的候选药物。另外,化合物28在几种神经性疼痛模型中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加上其良好的物理化学,安全性和ADME特性,使得化合物28被选为临床候选药物。
  • Thiatriazolidin-4-one-2-oxide herbicides
    申请人:Chevron Research Company
    公开号:US04139363A1
    公开(公告)日:1979-02-13
    Novel 2,3,5-trisubstituted-1,2,3,5-thiatriazolidin-4-one-2-oxides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herbicidal activity. These 1,2,3,5-thiatriazolidin-4-one-2-oxides are prepared by reacting an N-aminourea (semicarbazide) and thionyl chloride.
    新型2,3,5-三取代-1,2,3,5-硫代咪唑啉-4-酮-2-氧化物已被发现具有除草活性。这些1,2,3,5-硫代咪唑啉-4-酮-2-氧化物是通过将N-氨基脲(半羧酰胺)和氯化亚硫酸制备而成的。
  • Formation of Enehydrazine Intermediates through Coupling of Phenylhydrazines with Vinyl Halides: Entry into the Fischer Indole Synthesis
    作者:Fuxu Zhan、Guangxin Liang
    DOI:10.1002/anie.201207173
    日期:2013.1.21
    Cut to the chase: Direct formation of an enehydrazine, an intermediate in the classic Fischer indole synthesis, solves the regioselectivity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indolization. This approach not only achieves selective synthesis of indoles through proper selection of the vinyl halide, but also leads to quick construction of desoxyeseroline and esermethole, as well as the key structural motif in the
    追逐目标:直接形成烯肼(Fischer吲哚经典合成中的中间体)可解决与吲哚化有关的区域选择性问题。这种方法不仅通过卤乙烯的适当选择实现吲哚的选择性合成,而且导致快速施工desoxyeseroline和esermethole的,以及在关键结构基序Akuammiline生物碱vincorine。
  • [EN]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br/>[FR] INHIBITEURS DE TYROSINE KINASE DE BRUTON
    申请人:BIOGEN IDEC INC
    公开号:WO2011029046A1
    公开(公告)日:2011-03-10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unds useful as inhibitors of Btk,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本发明提供了用作Btk抑制剂的化合物、其组合物以及使用方法。
  • Synthesis of 1,3,4-oxadiazolium and 1,3,4-oxadiazolo[3,2-a]pyridinium salts
    作者:G. V. Boyd、S. R. Dando
    DOI:10.1039/j39700001397
    日期:——
    is described. Numerous 3-aryl-1,3,4-oxadiazolium salts, containing a novel type of heterocyclic cation,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action of carboxylic anhydrides on diacylarylhydrazines in the presence of perchloric or fluoroboric acid. 1,3,4-Oxadiazolo[3,2-a]pyridinium salts are similarly formed from 1 -acylamino-2-pyridon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alts and their i.r. and n.m.r. spectra are discussed
    已经研究了一些简单的1,3,4-恶二唑的质子化和烷基化,并描述了一种新的1,3,4-恶二唑的合成。在高氯酸或氟硼酸的存在下,通过羧酸酐对二酰基芳基肼的作用,已经制备了许多含有新型杂环阳离子的3-芳基-1,3,4-恶二唑鎓盐。类似地由1-酰基氨基-2-吡啶酮形成1,3,4-氧杂二唑[3,2- a ]吡啶鎓盐。讨论了盐的稳定性及其ir和nmr光谱。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