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冠醚-4 | 294-93-9

中文名称
12-冠醚-4
中文别名
12-冠-4醚;1,4,7,10-四氧(杂)环十二烷;12-冠-4;1,4,7,10-四氧环十二烷;12-冠4-醚;12-冠-4-醚
英文名称
(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英文别名
12-crown-4 ether;12-crown-4;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12-冠醚-4化学式
CAS
294-93-9
化学式
C8H16O4
mdl
MFCD00005103
分子量
176.213
InChiKey
XQQZRZQVBFHBH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 °C (lit.)
  • 沸点:
    61-70 °C/0.5 mmHg (lit.)
  • 密度:
    1.089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230 °F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28,S36,S36/37,S45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2999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0
  • RTECS号:
    XF055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储存条件:
    | 2-8°C |

SDS

SDS:93ac598317e0835dba761fb914f3d33a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2-冠醚-4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1)
皮肤刺激 (类别 3)
眼睛刺激 (类别 2B)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6 引起轻微皮肤刺激。
H320 造成眼刺激。
H330 吸入致命。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4 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
P304 + P340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0 具体紧急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别名
: C8H16O4
分子式
: 176.21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294-93-9
No.) 206-036-5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对光线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6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61 - 70 °C 在 0.7 hPa - lit.
g) 闪点
113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089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强酸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2,830 mg/kg
备注: 行为的:震颤。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吸入 - 大鼠 - 4 h - 27 ppm
备注: 外周神经和感觉:感觉神经改变包括外周神经。 肝脏:其他变化
营养与总代谢:体重降低或体重增长减小。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5,028 mg/kg
备注: 行为的:抽搐或对癫痫阈值的影响。 行为的:运动失调症 长期皮肤接触会引起皮肤刺激和/或皮炎。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兔子 - 轻度的皮肤刺激 - 24 h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轻度的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长期或反复接触导致个别人过敏反应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生殖毒性 - 大鼠 - 吸入
父体效应:睾丸、附睾、输精管。
生殖毒性 - 大鼠 - 吸入
父体效应:前列腺、精囊、库伯氏腺、附腺。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致死。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XF05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0 国际海运危规: 2810 国际空运危规: 2810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LIQUID, ORGANIC, N.O.S. (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LIQUID, ORGANIC, N.O.S. (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liquid, organic, n.o.s. (1,4,7,10-Tetraoxacyclododeca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12-冠醚-4 可用作化学传感器中的识别分子,用于检测特定金属离子的存在和浓度;在配位化学中,它还可作为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冠醚-4 在 bis(perchlorocatecholato)silane polymer 作用下, 以 氘代苯邻二氯苯 为溶剂, 以55%的产率得到1,4-二氧六环
    参考文献:
    名称:
    硅催化聚醚的C−O键闭环复分解反应
    摘要:
    路易斯超强酸双(全氯儿茶酚)硅烷应用于具有挑战性的低聚醚和聚醚的选择性催化CO闭环复分解,从而实现聚乙二醇的升级循环。基于通过DFT计算对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研究,开发了改进的第二代硅基路易斯超强酸。
    DOI:
    10.1002/anie.202210132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activated 001×7 resin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7.2%的产率得到12-冠醚-4
    参考文献:
    名称:
    12-冠醚-4锂盐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冠醚‑4锂盐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这种络合物制备12‑冠醚‑4的方法。所述的12‑冠醚‑4的制备方法以式1化合物三缩乙二醇单乙烯基醚为原料,与式2化合物含取代基的醇锂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第一反应溶剂中,加入碱性物质催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式3化合物12‑冠醚‑4锂盐络合物;然后将式3化合物12‑冠醚‑4锂盐络合物与酸性物质加入第二反应溶剂中,在‑20~100℃的反应温度中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式4化合物12‑冠醚‑4。本发明的设计路线设计合理,原料安全易得,工艺安全性高,反应选择性高,产品纯度高,对操作人员友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充分满足产品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公开号:
    CN113248468A
  • 作为试剂:
    描述:
    [(Ph3CPCl2)Cr(CO)5] 、 硫化丙烯12-冠醚-4叔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以6.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free and ligated 1,2-thiaphosphetanes – expanding the pool of strained P-ligands
    摘要:

    1,2-噻吩磷杂环可以在金属配合物(I)的配位球中首次合成,同时也可以获得自由的配体(II)。

    DOI:
    10.1039/c8cc0989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rom Cyclen to 12‐Crown‐4 Copper(II) Complexes: Exchange of Donor Atoms Improves DNA Cleavage Activity
    作者:Jan Hormann、Margarethe van der Meer、Biprajit Sarkar、Nora Kulak
    DOI:10.1002/ejic.201500596
    日期:2015.10
    Macrocyclic CuII complexes with [NXOY] donor sets of different N/O ratios were synthesised resulting in a series ranging from cyclen (X = 4, Y = 0: 1) to 12crown4 (X = 0, Y = 4: 6) complexes.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es UV/Vis spectroscopy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were applied, focusing especially on the literature‐unknown compounds with regioisomeric [N2O2] and [NONO] donor sets (3
    合成了具有不同N / O比的[N X O Y ]供体组的大环Cu II配合物,从而形成了从周期数(X = 4,Y = 0:1)到12冠冕4(X = 0,Y = 4:6)络合物。为了阐明所述络合物UV / Vis光谱和X-射线晶体结构被应用,特别是着眼于文献未知化合物与区域异构[N 2 Ò 2 ]和[NONO]供体组(3,4)。在还原条件下对复合物进行DNA切割实验,并在不存在还原剂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尽管在还原性抗坏血酸存在下,3和6是最活跃的DNA切割刀,但在不存在抗坏血酸的情况下,它们和4也都切割了DNA(非水解)。这就提出了有关裂解机理的问题。本研究是我们先前报道的发现的扩展,该发现是大环配体中的异位取代导致Cu II复合物的氧化DNA裂解活性发生变化。
  • Alkali Metal Carbenoids: A Case of Higher Stability of the Heavier Congeners
    作者:Sebastian Molitor、Viktoria H. Gessner
    DOI:10.1002/anie.201601356
    日期:2016.6.27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d polarity of the metal–carbon bond when going down the group of the periodic table, the heavier alkali metal organyl compounds are generally more reactive and less stable than their lithium congeners. We now report a reverse trend for alkali metal carbenoids. Simple substitution of lithium by the heavier metals (Na, K)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stabilization of these usually
    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下降时金属-碳键的极性增加,较重的碱金属有机基化合物通常比其锂同类物更具反应性和稳定性。现在,我们报告碱金属类胡萝卜素的反向趋势。用重金属(Na,K)简单地取代锂会导致这些通常具有高反应性的化合物的显着稳定。这允许它们在室温下分离和处理,并阐明钠和钾类胡萝卜素的第一结构。稳定性的控制用于控制反应性和选择性。因此,Na和K卡宾充当选择性碳烯 - 转移试剂,而更不稳定锂系统产生产物的混合物。
  • Template effects. 7. Large unsubstituted crown ethers from polyethylene glycols: Formation, analysis, and purification
    作者:Chiara Antonini Vitali、Bernardo Masci
    DOI:10.1016/s0040-4020(01)80080-6
    日期:1989.1
    tri- to deca-ethylene glycol yields not only the corresponding crown ethers but also higher cyclooligomers that can be analyzed up to about [60] crown-20 by glc: in particular [36] crown-12 and [48] crown-16 were obtained from tetraethylene glycol and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cellulose; iii) the reaction, as applied to commercial mixtures of polyethylene glycols (from PEG 200 to PEG 1000)
    通过聚乙二醇与甲苯磺酰氯和二恶烷中的异相 KOH 反应,不仅可以获得从 [12] 冠-4 到 [24] 冠-8 的冠状物,还可以获得一些较大的同系物。系统调查表明:i) [27] 冠-9 和 [30] 冠-10 可分别由壬醛和十醛乙二醇形成,并以纯形式分离;ii) 从三乙二醇到十乙二醇的整个聚乙二醇系列不仅产生相应的冠醚,还产生更高的环低聚物,这些低聚物可以通过 GLC 分析至约 [60] 冠-20:特别是 [36] 冠-12 和 [48] 冠-16 是从四乙二醇中获得的,并通过纤维素柱色谱纯化;iii) 该反应应用于聚乙二醇的商业混合物(从 PEG 200 到 PEG 1000)时,在大环尺寸区域也能得到相当高的冠醚产率。讨论了 K+ 离子的模板效应和环寡聚化反应对各种环尺寸的贡献。
  • Molecular 1,1′-bifunctional mixed-valence P–P compounds, enabled through metal complexation
    作者:Alexander Schmer、Antonio Bauza、Gregor Schnakenburg、Antonio Frontera、Rainer Streubel
    DOI:10.1039/d0dt04070c
    日期:——
    Mixed-valence compounds feature the same atoms but in different formal oxidation states. This research field is largely dominated by metal-based solid-state chemistry and has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By contrast, 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for molecular main group element compounds and to establish 1,1′-bifunctional groups remained a particular challenge. Here a detailed study on 1
    混合价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原子,但具有不同的形式氧化态。该研究领域主要由基于金属的固态化学所主导,并且近年来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相比之下,分子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情况则不同,建立1,1'-双官能团仍然是一个特殊的挑战。这里详细介绍了具有P–P键的1,1'-双官能混合价主族化合物,并讨论了金属络合物片段的基本作用。基于瞬态亚膦酰基亚膦酰基亚膦酸酯络合物的产生,获得了具有空前的环境反应性的双核二膦配合物,即根据试剂的性质,获得了1,2-加成或1,1-加成产物。1,1-加成产物代表迄今未知​​的稳定的1,1'-双官能亚膦基-膦烷络合物,已通过X射线衍射研究证实。详细的最新DFT计算可洞悉键合和反应途径。
  • Direct Cα-heteroarylation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ethers via a mild N-hydroxysuccinimide mediated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reaction
    作者:Shihui Liu、Aoxia Liu、Yongqiang Zhang、Wei Wang
    DOI:10.1039/c6sc05697k
    日期:——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n the Cα-heteroarylation of ethers is the requirement of a large excess amount of ethers (that are used as solvents in many cases) to achiev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s. This drawback has significantly restricted the Cα-heteroarylation of ethers to the use of simple and easily accessible ether substrates.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a new, efficient, N-hydroxysuccinimide (NHS)
    醚的Cα-杂芳基化的一个重要挑战是需要大量过量的醚(在许多情况下用作溶剂)才能实现有效的转化。该缺点将醚的Cα-杂芳基化显着地限制于使用简单且易于接近的醚底物。为了克服这个限制,一种新型,高效,ñ已经开发了由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介导的,温和且无金属的CDC策略,用于多种醚的直接Cα-杂芳基化。与我们以前的苯甲醛介导的光氧化还原Cα-杂芳基化不同,我们已将NHS鉴定为一种不使用光的新型高效介体。最初揭示了一种独特的非光氧化还原参与的氢原子转移(HAT)机制,该机制使用了由NHS产生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阳离子。值得注意的是,仅使用5-10当量的醚作为偶联伙伴,这使得结构多样且复杂的醚参与该过程,从而产生了具有高度医学相关性的Cα-杂芳基醚。此外,结构上更多样化的杂环可以用作该过程的反应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