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6-三苯基苯胺 | 6864-20-6

中文名称
2,4,6-三苯基苯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6-triphenylaniline
英文别名
5′-phenyl-[1,1′:3′,1″-terphenyl]-2′-amine;5'-phenyl-[1,1':3',1''-terphenyl]-2'-amine;5'-phenyl-[1,1':3',1″-terphenyl]-2'-amine;2,4,6-Triphenyl-anilin
2,4,6-三苯基苯胺化学式
CAS
6864-20-6
化学式
C24H19N
mdl
MFCD00012371
分子量
321.422
InChiKey
AGWKGKUGJDMKM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2-125 °C (lit.)
  • 沸点:
    465.4±14.0 °C(Predicted)
  • 密度:
    1.11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海关编码:
    2921499090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存于室温、密闭且干燥的环境中。

SDS

SDS:97cfdafb502f0cec1cb5f2ceaa5a27f3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4,6-Triphenylanili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4H19N
分子式
: 321.41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2,4,6-Triphenylanili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6864-20-6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122 - 125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Hedayatullah,M.,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67, p. 416 - 42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4,6-三苯基硝基苯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5.0 ℃ 、2.0 MPa 条件下, 生成 2,4,6-三苯基苯胺
    参考文献:
    名称:
    无定形到晶体的转变:具有高结晶度的中空结构共价有机框架的一般合成
    摘要:
    共价有机框架 (COF) 的形态控制对于促进其应用特别有意义;然而,制备具有高结晶度和均匀形态的中空结构 COF(HCOF)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通用且有效的非晶向晶体转变策略,用于高结晶 HCOF 的通用和可控制造。这些 HCOF 表现出超高表面积、径向取向的纳米孔通道、非常均匀的形态和可调节的粒径。机理研究表明,H 2O、乙酸和溶剂通过调节动态亚胺交换反应在操纵空心过程和结晶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方法被证明适用于各种胺和醛,产生多达 10 种 HCOF。重要的是,基于这种方法,我们甚至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HCOF 库,包括具有不同孔结构的 HCOF、碗状 HCOF、交叉皱纹 COF 纳米胶囊、颗粒组装 HCOF 和绣球花状 HCOF。该策略还成功地应用于制造具有各种功能内核的基于 COF 的蛋黄壳纳米结构。此外,将催化活性金属纳米粒子植入孔径可调的 HCOF
    DOI:
    10.1021/jacs.2c020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id-Catalyzed [3,3]-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s ofN-Propargylanilines
    作者:Peter Barmettler、Hans-J�rgen Hansen
    DOI:10.1002/hlca.19900730602
    日期:1990.9.19
    optical activity of the starting aniline was observed in the acid-catalyzed rearrangement of (−)-(S)-2,6-dimethyl-N-[1′-(p-tolyl)prop-2′-ynyl]aniline ((−)-42; cf. Scheme 25). N-[1′-(p-anisyl)prop-2-ynyl]-2,4,6-trimethylaniline(43; cf. Scheme 25) underwent no acid-catalyzed [3,3]-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 at all. The acid-catalyzed rearrangement of N-(1′,1′-dimethylprop-2′-ynyl)aniline (25; cf. Scheme 10)
    N-(1',1'-二甲基丙-2'-炔基)-,N-(1'-甲基丙-2'-炔基)-和N-(1'-芳基丙-2'的酸催化重排-Nyn)-2,6-,2,4,6-,2,3,5,6-和2,3,4,5,6-取代的苯胺在1N H 2 SO 4溶液和ROH的混合物中例如EtOH,PrOH,BuOH等,或在CDCl 3或CCl 4中,在4至9摩尔当量的存在下。三氟乙酸(TFA)进行了研究(参见方案12 - 25和表6和7)。CDCl中N-(3'-X-1',1'-二甲基-丙-2'-炔基)-2,6-和2,4,6-三甲基苯胺(X = Cl,Br,I)的重排3/ TFA在20℃已经发生与τ 1/2 CA的 1至5小时得到相应的6-(1-X-3'-甲基丁基-1,2'-二烯基)-2,6-二甲基-或2,4,6-三甲基环己-2,4-二烯-1 -亚胺离子(参见方案13和脚注26和34)当4位未被取代时,会发生连续的[3,3]-σ重排,从而生成2
  • Bidentate Hydroxyalkyl NHC Ligands for the Copper-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Substitution of Allyl Phosphat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作者:Magaly Magrez、Yann Le Guen、Olivier Baslé、Christophe Crévisy、Marc Mauduit
    DOI:10.1002/chem.201203969
    日期:2013.1.21
    Demonstrating their potential: Bidentate alkoxy NHC ligands have been used in the copper‐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of allyl phosphat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see scheme). The method provides access to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chiral centers with high 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ity. The system is also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E,E‐dienes, a key structural motif prevalent in natural
    证明其潜力:用格氏试剂催化的烯丙基磷酸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使用了确定的烷氧基NHC配体(参见方案)。该方法可进入具有高区域和对映选择性的三级和四级手性中心。该系统还适用于手性E,E-二烯的合成,手性E,E-二烯是天然产物中普遍存在的关键结构基序。
  • Facile synthesis of mono-, bis- and tris-aryl-substituted aniline derivatives in aqueous DMF
    作者:Chun Liu、Xiaoxiao Song、Qijian Ni、Jieshan Qiu
    DOI:10.3998/ark.5550190.0013.906
    日期:——
    A facile, efficient and general protocol for synthesizing a series of mono-, bisand tris-arylsubstituted aniline derivatives is described via the Pd(OAc)2-catalyzed aerobic and ligand-free Suzuki reaction of mono-, diand tribromoanilines with aryl boronic acids in aqueous N,Ndimethylformamide (DMF). This is the first example to prepare 2,6-bisaryl-4-nitroanilines and 2,6-bisarylanilines via a palladium-catalyzed
    通过 Pd(OAc)2 催化的单、二和三溴苯胺与芳基硼酸的有氧和无配体 Suzuki 反应,描述了合成一系列单、双和三芳基取代苯胺生物的简便、高效和通用的方案。 N,N-二甲基甲酰胺 (DMF) 溶液。这是通过催化的无配体 Suzuki 反应制备 2,6-双芳基-4-硝基苯胺和 2,6-双芳基苯胺的第一个例子。
  • Synthesis,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Schiff‐Base Alkoxytitanium Complexes: Steric Limitations of Ligand Coordination
    作者:Andrew L. Johnson、Matthew G. Davidson、Matthew D. Lunn、Mary F. Mahon
    DOI:10.1002/ejic.200600113
    日期:2006.8
    bis(aryloxyimine)Ti(OiPr)2 complexes 2a-f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of 2c, 2d and 2e reveals complexes with a trans-aldiminato oxygen atom and cis-N,cis-alkoxide ligand arrangement about the central metal atom. The reactions of Ti(OiPr)4 with the ligands 1g and 1h result in a sterically induced ligand rearrangement to form the octahedral complexes 2g and 2h, also characterised by X-ray diffraction
    本文报道了 Ti(OiPr)(4) 与一系列席夫碱配体的反应。席夫碱前配体 1a-I 是通过水杨醛与一系列伯烷基胺和苯胺生物缩合合成的。用 Ti(OiPr)(4) 处理 1a-f 产生八面体双(芳氧基亚胺)Ti(OiPr)2 配合物 2a-f 2c、2d 和 2e 的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显示配合物与反式醛基氧原子和顺-N,顺-醇盐配体围绕中心属原子排列。Ti(OiPr)4 与配体 1g 和 1h 的反应导致空间诱导的配体重排,形成八面体配合物 2g 和 2h,也通过 X 射线衍射实验表征,其中 O,N-螯合物现在在中心反方向。H-1 NMR 分析揭示了由这种配位模式引起的异丙醇次甲基质子的显着去屏蔽。相反,1i 和 1j 与 Ti(OiPr) 4 的反应导致配合物 2i 和 2j 的形成和分离。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显示配合物 2j 具有先前未观察到的配体取向,其中两个配体相对于中心的
  • Ligand Effects on Hydrogen Atom Transfer from Hydrocarbons to Three-Coordinate Iron Imides
    作者:Ryan E. Cowley、Patrick L. Holland
    DOI:10.1021/ic300870y
    日期:2012.8.6
    A new β-diketiminate ligand with 2,4,6-tri(phenyl)phenyl N-substituents provides protective bulk around the metal without exposing any weak C–H bonds. This ligand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reactive iron(III) imido complexes with Fe═NAd and Fe═NMes functional groups (Ad = 1-adamantyl; Mes = mesityl). The new ligand gives iron(III) imido complexe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more reactive toward 1,4-cyclohexadiene
    一种具有2,4,6-三(苯基)苯基N-取代基的新型β-二酮配体,可在属周围提供保护性主体,而不会暴露任何弱C–H键。该配体提高了具有Fe═NAd和Fe═NMes官能团(Ad = 1-金刚烷基; Mes =甲基)的反应性(III)亚基配合物的稳定性。新的配体产生的(III)酰亚胺基络合物比之前报道的2,6-二异丙基苯基二酮戊二酸酯变体对1,4-环己二烯的反应性强得多。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暗示FeesN–C弯曲,更长的Fe═N键和更多的属接触是C–H键激活率增加的潜在原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