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独活素 | 2880-49-1

中文名称
独活素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eraclenin
英文别名
prangenin;9-[[(2R)-3,3-dimethyloxiran-2-yl]methoxy]furo[3,2-g]chromen-7-one
独活素化学式
CAS
2880-49-1
化学式
C16H14O5
mdl
——
分子量
286.284
InChiKey
CTJZWFCPUDPLME-LLVKDON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1℃
  • 沸点:
    471.4±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20±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DMSO、丙酮等。
  • LogP:
    1.680 (es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61.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Heraclenin 是一种天然呋喃香豆素,可以从 Prangos pabularia 的根部分离得到。它通过靶向激活的 T 细胞核因子 (NFAT) 来抑制人原代 T 细胞中由 T 细胞受体介导的增殖,这种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靶点
  • NFAT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独活素sodium hydroxide 生成 (Z)-3-[3-(1-Hydroxy-1-methyl-ethyl)-2,3-dihydro-furo[2',3':3,4]benzo[1,2-b][1,4]dioxin-5-yl]-acr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BANERJEE, SUNIL K.;MUKHOPADHYAY, SIBABRATA;GUPTA, BISHAN D.;SINGH, KUBER;+, PHYTOCHEMISTRY, 26,(1987) N 6, 1817-182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环氧前胡醚; 栓翅芹内酯 在 CHIRALPAKIF 作用下, 以 乙醇正己烷 为溶剂, 生成 独活素 、 Heraclenin
    参考文献:
    名称:
    Chemical profile of the roots of Clausena lansium and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e over-activation in BV-2 microglial cells
    摘要:
    DOI:
    10.1016/j.phytochem.2024.1140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NERJEE, SUNIL K.;MUKHOPADHYAY, SIBABRATA;GUPTA, BISHAN D.;SINGH, KUBER;+, PHYTOCHEMISTRY, 26,(1987) N 6, 1817-1820
    作者:BANERJEE, SUNIL K.、MUKHOPADHYAY, SIBABRATA、GUPTA, BISHAN D.、SINGH, KUBER、+
    DOI:——
    日期:——
  • Chemical profile of the roots of Clausena lansium and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e over-activation in BV-2 microglial cells
    作者:Yingjie Wang、Gang Chen、Di Zhou、Libin Xu、Qingqi Meng、Bin Lin、Jinle Hao、Fuxin Sun、Yue Hou、Ning Li
    DOI:10.1016/j.phytochem.2024.114008
    日期:2024.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