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在根霉中产生黄曲霉毒素B3...在大鼠中产生黄曲霉毒素GM1。来自表格/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G1通过静脉给药给大鼠后,迅速代谢成7组代谢物,其中6组通过胆汁排出。这三种毒素在2-和4-位置都被羟基化。接受黄曲霉毒素G1的大鼠胆汁中含有葡萄糖苷酸。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人类肝脏微粒体与黄曲霉毒素B1和/或黄曲霉毒素G1的孵化产生了诱导沙门氏菌typhimurium(TA-1535/psK1002)中umuC基因表达的遗传毒性代谢物。遗传毒性的效力排序是...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微粒体对...黄曲霉毒素的活化在用针对p450NF的多克隆抗体孵化时被完全抑制,且在肝脏微粒体准备中p450NF(硝苯地平氧化酶)的免疫化学测定与...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B1的微粒体活化相关。P450NF在含有纯化酶和NADPH生成系统的重组单加氧酶系统中将...黄曲霉毒素转化为遗传毒性代谢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黄曲霉毒素在肝脏中通过细胞色素P-450依赖的多底物单加氧酶系统代谢为毒性较低的代谢物。黄曲霉毒素代谢的主要反应包括羟基化、氧化和脱甲基化。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黄曲霉毒素在暴露于紫外线(365纳米)光下时会产生单线态氧。单线态氧反过来激活它们成为致突变剂和DNA结合物种。黄曲霉毒素代谢物可以通过它们的环氧基团插入DNA并烷基化碱基,特别是与N7-鸟嘌呤碱基结合。除了随机突变DNA外,这被认为会导致p53基因突变,p53是一个重要的基因,当DNA发生突变时,它能够阻止细胞周期进展或发出凋亡信号。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评估:有足够的人类证据证明天然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混合物具有致癌性。...有足够的实验动物证据证明天然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混合物以及黄曲霉毒素B1、G1和M1具有致癌性。总体评估:天然存在的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第1组)。/天然存在的黄曲霉毒素/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黄曲霉毒素:已知的人类致癌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1类:对人类致癌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吸收、分配和排泄
黄曲霉毒素B1和G1及其代谢物以蛋白质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系统血液中。这种结合特定于血浆白蛋白,并且通过肝脏和肾脏细胞的酶促反应进行。白蛋白-黄曲霉毒素结合物是永久性的,结合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三组各四头大白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分别被喂食含有800 ppb纯化黄曲霉毒素B1(第1组)、800 ppb纯化黄曲霉毒素G1(第2组)或400 ppb B1和400 ppb G1(第3组)的饮食。一个对照组的四头母猪被喂食不含黄曲霉毒素的饮食。在分娩后五天和二十五天从第1组母猪的乳汁样本中发现了黄曲霉毒素B1和M1,黄曲霉毒素G1存在于第2组母猪的乳汁中,三种黄曲霉毒素都出现在第3组母猪的样本中。乳汁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大约是饲料中的1000倍以下,但在分娩后的25天内有所增加。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