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甲氧基-2-(2,2,2-三氟乙氧基)丙基]环戊酮 | 364058-48-0

中文名称
2-[2-甲氧基-2-(2,2,2-三氟乙氧基)丙基]环戊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methoxy-2-(2,2,2-trifluoroethoxy)propyl]cyclopentanone
英文别名
2-[2-Methoxy-2-(2,2,2-trifluoroethoxy)propyl]cyclopentan-1-one
2-[2-甲氧基-2-(2,2,2-三氟乙氧基)丙基]环戊酮化学式
CAS
364058-48-0
化学式
C11H17F3O3
mdl
——
分子量
254.249
InChiKey
BVZMIFRRRZBRA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67.1±35.0 °C(Predicted)
  • 密度:
    1.16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2,2,2-三氟乙醇中的一些烯烃和二烯中添加2-Oxido-2-cyclopenten-1-ylium
    摘要:
    用2-甲氧基丙烯,(E)-环辛烯,乙氧基乙烯,1,3-环戊二烯,3-亚甲基环己烯,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作为烯烃底物进行了标题反应的研究。如果忽略[4 + 3]环加成反应(在环戊二烯和异戊二烯的情况下占优势的反应),则该序列是底物对2-氧化-2-环戊烯-1-基(1)的反应性下降的一种。这种反应性包括:(a)中间1,5-偶极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包括许多更高分子量的多种产物,以及(b)两种类型的烯反应,称为“烯” -类型1”和“烯类型2”。类型1,其中迁移的氢原子从1中提取普遍存在(除2-甲氧基丙烯外),但始终是次要的反应;仅在主要反应路径为3-亚甲基环己烯和异戊二烯的情况下,才会遇到迁移氢原子转移为1的2型。发现这两种类型略有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到了一种被称为“协同反应的偶极转移”的效应。通常,那些不能形成[4 + 3]环加合物的底物会产生复杂的混合物,除了两种化合物外,后者发现一
    DOI:
    10.1002/1099-0690(200107)2001:14<2707::aid-ejoc2707>3.0.co;2-c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环戊酮2,2,2-三氟乙醇2-甲氧基丙烯2,2,2-三氟乙醇钠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31.2%的产率得到2-methoxy-2-methyl-3,3a,4,5-tetrahydro-2H-cyclopenta[b]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在2,2,2-三氟乙醇中的一些烯烃和二烯中添加2-Oxido-2-cyclopenten-1-ylium
    摘要:
    用2-甲氧基丙烯,(E)-环辛烯,乙氧基乙烯,1,3-环戊二烯,3-亚甲基环己烯,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作为烯烃底物进行了标题反应的研究。如果忽略[4 + 3]环加成反应(在环戊二烯和异戊二烯的情况下占优势的反应),则该序列是底物对2-氧化-2-环戊烯-1-基(1)的反应性下降的一种。这种反应性包括:(a)中间1,5-偶极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包括许多更高分子量的多种产物,以及(b)两种类型的烯反应,称为“烯” -类型1”和“烯类型2”。类型1,其中迁移的氢原子从1中提取普遍存在(除2-甲氧基丙烯外),但始终是次要的反应;仅在主要反应路径为3-亚甲基环己烯和异戊二烯的情况下,才会遇到迁移氢原子转移为1的2型。发现这两种类型略有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到了一种被称为“协同反应的偶极转移”的效应。通常,那些不能形成[4 + 3]环加合物的底物会产生复杂的混合物,除了两种化合物外,后者发现一
    DOI:
    10.1002/1099-0690(200107)2001:14<2707::aid-ejoc2707>3.0.co;2-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Addition of 2-Oxido-2-cyclopenten-1-ylium to Some Olefins and Dienes in 2,2,2-Trifluoroethanol
    作者:Johannes Leitich、Ingeborg Heise
    DOI:10.1002/1099-0690(200107)2001:14<2707::aid-ejoc2707>3.0.co;2-c
    日期:2001.7
    “ene-type 1” and “ene-type 2”. Type 1, in which the migrating hydrogen atom is abstracted from 1, is ubiquitous (except with 2-methoxypropene) but is always a minor reaction; type 2, in which the migrating hydrogen atom is transferred to 1, was encountered only in the cases of 3-methylenecyclohexene, in which it is a major reaction path, and isoprene. Both types were found to be slightly concerted. In this
    用2-甲氧基丙烯,(E)-环辛烯,乙氧基乙烯,1,3-环戊二烯,3-亚甲基环己烯,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作为烯烃底物进行了标题反应的研究。如果忽略[4 + 3]环加成反应(在环戊二烯和异戊二烯的情况下占优势的反应),则该序列是底物对2-氧化-2-环戊烯-1-基(1)的反应性下降的一种。这种反应性包括:(a)中间1,5-偶极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包括许多更高分子量的多种产物,以及(b)两种类型的烯反应,称为“烯” -类型1”和“烯类型2”。类型1,其中迁移的氢原子从1中提取普遍存在(除2-甲氧基丙烯外),但始终是次要的反应;仅在主要反应路径为3-亚甲基环己烯和异戊二烯的情况下,才会遇到迁移氢原子转移为1的2型。发现这两种类型略有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到了一种被称为“协同反应的偶极转移”的效应。通常,那些不能形成[4 + 3]环加合物的底物会产生复杂的混合物,除了两种化合物外,后者发现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