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草酮(Clethodim)的中文商品名是收乐通、赛乐特。该除草剂最初由Kincade RT等在1987年布莱顿植保会议上报道其除草活性,由美国Chevron Chemical公司首先开发。烯草酮是一种环己烯酮类低毒除草剂,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1630 mg/kg(雄性)、1360 mg/kg(雌性),小鼠为2570 mg/kg(雄性)、2430 mg/kg(雌性)。
作用主要适用于大豆、亚麻、烟草、西瓜等多种作物的农田除草,有效防除稗草等30余种禾本科杂草。该除草剂是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经叶片吸收后传导至分生组织和根部,破坏细胞分裂并抑制植物生长,导致植株在施药1~3周内褪绿坏死、枯萎死亡。烯草酮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26天,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其作用机制与稀禾啶、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等类似,均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
作用机理烯草酮是一种ACCase抑制剂,为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经茎叶处理后,快速被叶片吸收并传导到分生组织,在敏感植物中抑制支链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分裂,导致植株生长延缓。施药1~3周后,植株褪绿坏死、枯萎死亡。
使用对象烯草酮适用于大豆、油菜、烟草、棉花、花生、亚麻等阔叶田作物,可有效防除稗草、硬草、马唐、野燕麦、看麦娘、狗尾草、牛筋草、早熟禾等多种禾本科杂草。作为一种新型旱田苗后除草剂,烯草酮具有优良的选择性,能迅速被禾本科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至茎尖及分生组织,抑制其活性,破坏细胞分裂,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1360~1630 mg/kg,兔急性经皮LD₅₀>5000 mg/kg,大鼠急性吸入LC₅₀>3.9 mg/L(42小时)。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性。小鼠经口无作用剂量每天为625 mg/kg体重,动物试验未见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鱼类、鸟类低毒。虹鳟鱼LC₅₀为67 mg/L (96小时),蓝鳃鱼LC₅₀>120 mg/L,水蚤LC₅₀>120 mg/L(48小时)。鹌鹑LD₅₀>2000 mg/kg,对蜜蜂安全。
生产方法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由相应的烯酮与丙二酸二乙酰缩合、环合,制得5-烷基环己二酮-3-羧酸酯。再经水解、脱羧后,与丙酰氯反应生成3-丙酰氧基-5-烷基环己烯酮。将产物溶于二氯甲烷中,在三氯化铝存在下进行异构化反应,生成2-丙酰基-3-羟基-5-烷基环己酮。最后与H₂NOCH₂CH=CHCl反应,合成烯草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