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28-Dioxa-3,11,36-triazatetracyclo[27.2.2.213,16.15,9]hexatriaconta-1(32),5(36),6,8,13,15,29(33),30,34-nonaene | 686722-4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28-Dioxa-3,11,36-triazatetracyclo[27.2.2.213,16.15,9]hexatriaconta-1(32),5(36),6,8,13,15,29(33),30,34-nonaene
英文别名
17,28-dioxa-3,11,36-triazatetracyclo[27.2.2.213,16.15,9]hexatriaconta-1(32),5(36),6,8,13,15,29(33),30,34-nonaene
17,28-Dioxa-3,11,36-triazatetracyclo[27.2.2.213,16.15,9]hexatriaconta-1(32),5(36),6,8,13,15,29(33),30,34-nonaene化学式
CAS
686722-42-9
化学式
C31H41N3O2
mdl
——
分子量
487.685
InChiKey
RXWUUAVINGSHG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2]轮烷、[3]轮烷和分子穿梭的催化“活性金属”模板合成,以及对Cu(I)催化叠氮-炔1,3-环加成机理的一些观察
    摘要:
    描述了轮烷结构的合成方法,其中金属原子催化共价键形成,同时充当机械互锁结构组装的模板。这种“活性金属”模板策略使用 Huisgen-Meldal-Fokin Cu(I) 催化的叠氮化物与末端炔烃的 1,3-环加成反应(CuAAC“点击”反应)来举例说明。Cu(I)与内位含吡啶大环的配位允许炔烃和叠氮化物以这样的方式与金属原子结合,金属介导的键形成反应通过大环或大环的空腔发生 -形成轮烷。多种单齿和双齿大环配体被证明以这种方式形成[2]轮烷,通过加入吡啶,金属可以在反应过程中翻转,给出催化活性金属模板组装过程。该反应的化学计量和催化版本也用于合成更复杂的两站分子穿梭机。通过配体交换在这些两站穿梭中大环的易位动力学可以通过与不同金属离子的协调来控制(用 Cu(I)观察到快速穿梭,用 Pd(II)缓慢穿梭)。在具有高大环:铜比的活性金属模板反应条件下,在反应过程中还会产生 [3] 轮烷(在一条线
    DOI:
    10.1021/ja073513f
  • 作为产物:
    描述:
    1,10-二溴癸烷 在 lithium hydroxide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potassium carbonate巯基乙酸三乙胺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丁酮 为溶剂, 反应 81.0h, 生成 17,28-Dioxa-3,11,36-triazatetracyclo[27.2.2.213,16.15,9]hexatriaconta-1(32),5(36),6,8,13,15,29(33),30,34-nona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个简单的通用配体系统,用于组装八面体金属-轮烷复合物。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3531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gg, Louise; Leigh, David A.; Lusby, Paul J., Angewandte Chemie -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4, vol. 43, p. 1217 - 1221
    作者:Hogg, Louise、Leigh, David A.、Lusby, Paul J.、Morelli, Alessandra、Parsons, Simon、Wong, Jenny K. Y.
    DOI:——
    日期:——
  • Catalytic “Active-Metal” Template Synthesis of [2]Rotaxanes, [3]Rotaxanes, and Molecular Shuttles, and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Cu(I)-Catalyzed Azide−Alkyne 1,3-Cycloaddition
    作者:Vincent Aucagne、José Berná、James D. Crowley、Stephen M. Goldup、Kevin D. Hänni、David A. Leigh、Paul J. Lusby、Vicki E. Ronaldson、Alexandra M. Z. Slawin、Aurélien Viterisi、D. Barney Walker
    DOI:10.1021/ja073513f
    日期:2007.10.1
    metal ions (rapid shuttling is observed with Cu(I), slow shuttling with Pd(II)). Under active-metal template reaction conditions that feature a high macrocycle:copper ratio, [3]rotaxanes (two macrocycles on a thread containing a single triazole ring) are also produced during the reaction. The latter observation shows that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mechanism of the Cu(I)-catalyzed terminal alkyne-azide
    描述了轮烷结构的合成方法,其中金属原子催化共价键形成,同时充当机械互锁结构组装的模板。这种“活性金属”模板策略使用 Huisgen-Meldal-Fokin Cu(I) 催化的叠氮化物与末端炔烃的 1,3-环加成反应(CuAAC“点击”反应)来举例说明。Cu(I)与内位含吡啶大环的配位允许炔烃和叠氮化物以这样的方式与金属原子结合,金属介导的键形成反应通过大环或大环的空腔发生 -形成轮烷。多种单齿和双齿大环配体被证明以这种方式形成[2]轮烷,通过加入吡啶,金属可以在反应过程中翻转,给出催化活性金属模板组装过程。该反应的化学计量和催化版本也用于合成更复杂的两站分子穿梭机。通过配体交换在这些两站穿梭中大环的易位动力学可以通过与不同金属离子的协调来控制(用 Cu(I)观察到快速穿梭,用 Pd(II)缓慢穿梭)。在具有高大环:铜比的活性金属模板反应条件下,在反应过程中还会产生 [3] 轮烷(在一条线
  • A Simple General Ligand System for Assembling Octahedral Metal–Rotaxane Complexes
    作者:Louise Hogg、David A. Leigh、Paul J. Lusby、Alessandra Morelli、Simon Parsons、Jenny K. Y. Wong
    DOI:10.1002/anie.200353186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