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舒必利(氨磺必利)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类偏执狂进行性精神分裂症、急性妄想型精神病,以及精神分裂症的缺陷状态、残余的精神病演变和伴有迟钝的抑制状态。
作用机制同多数其他被批准的抗精神病药一样,氨磺必利通过减少多巴胺D2受体的信号传导起作用。它是通过阻断或拮抗这些受体来实现这一效果的。据信,氨磺必利于治疗心境恶劣和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是由于它在突触前D2受体上的阻断作用,导致多巴胺脱抑制性释放,并使多巴胺浓度增加,从而作用于D1受体,缓解这些症状。
适应症阿米舒必利片用于治疗以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为主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它也适用于具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药理作用阿米舒必利/氨磺必利是苯酰胺衍生物,对D2、D3受体亚型有高度而同等的亲和力,并且缺乏对五羟色胺能、肾上腺素能、胆碱能受体的亲和力。它是一个选择性D2/3受体阻断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对突触前膜D2/3自动受体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首占效应。阿米舒必利具有所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五羟色胺/多巴胺受体或多受体阻断剂)的临床特点,副作用较少,能更好地改善阳性及阴性症状,并且在长期随访研究中有更好的总体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氨磺必利不应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安非他酮、氯氮平、三环类抗抑郁药TCA、舍吲哚和齐拉西酮等)、降低心率的药物以及可诱发低钾血症的药物一同使用。同样,由于可能引发迟发性运动障碍或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风险,氨磺必利与其他抗精神病药联用是不推荐的。
副作用服用阿米舒必利可能出现的最常见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部分女性病人出现闭经、长疱和泌乳素水平增高等情况。
用途阿米舒必利作为特异性D2/D3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急性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此外,它也可用作精神抑制药。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4-(Acetylamino)-N-[(1-ethyl-2-pyrrolidinyl)methyl]-5-(ethylsulfonyl)-2-methoxybenzamide | 1160284-28-5 | C19H29N3O5S | 411.522 |
2-[4-(8-氨基-3-氟-10,11-二氢二苯并[b,f]噻庚英-10-基)哌嗪-1-基]乙醇三甲磺酸酯(salt) | N-(2,5-dichloropentyl) 2-methoxy 4-amino 5-ethylsulphonyl benzamide | 71676-04-5 | C15H22Cl2N2O4S | 397.323 |
阿米酸 | 4-amino-5-(ethylsulfonyl)-2-methoxybenzoic acid | 71675-87-1 | C10H13NO5S | 259.283 |
2-甲氧基-4-氨基-5-乙砜基苯甲酸甲酯 | 2-methoxy-4-amino-5-ethylsulfonyl methoxybenzoate | 80036-89-1 | C11H15NO5S | 273.31 |
2-甲氧基-4-氨基-5-乙硫基苯甲酸 | 2-methoxy-4-amino-5-ethylthio benzoic acid | 71675-86-0 | C10H13NO3S | 227.284 |
氨磺必利杂质4 | 4-amino-5-ethylthio-2-m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 1119455-01-4 | C11H15NO3S | 241.311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S-(-)-氨磺必利 | (S)-amisulpride | 71675-92-8 | C17H27N3O4S | 369.485 |
—— | (R)-amisulpride | 71675-90-6 | C17H27N3O4S | 369.485 |
—— | 4-methylamino-N-((1-ethyl-2-pyrrolidinyl)methyl)-5-(ethylsulfonyl)-2-methoxybenzamide | 2227154-23-4 | C18H29N3O4S | 383.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