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5-三甲基己酸 | 3302-10-1

中文名称
3,5,5-三甲基己酸
中文别名
异壬酸
英文名称
3,5,5-trimethylhexanoic acid
英文别名
3,5,5-Trimethyl-hexansaeure;isononanoic acid
3,5,5-三甲基己酸化学式
CAS
3302-10-1
化学式
C9H18O2
mdl
MFCD00020507
分子量
158.241
InChiKey
OILUAKBAMVLXG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0°C
  • 沸点:
    121 °C (10 mmHg)
  • 密度:
    0,91 g/cm3
  • 闪点:
    125°C
  • 溶解度:
    与通常的有机溶剂混溶。
  • LogP:
    3.2 at 25℃
  • 物理描述:
    Liquid
  • 保留指数:
    1139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腐蚀性,会对皮肤、眼睛以及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因此,请务必避免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8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职业性肝毒素 - 第二性肝毒素:在职业环境中的毒性效应潜力是基于人类摄入或动物实验的中毒案例。
Occupational hepatotoxin - Secondary hepatotoxins: the potential for toxic effect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is based on cases of poisoning by human ingestion or animal experimentation.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4/25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6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501,P270,P264,P280,P302+P352,P337+P313,P305+P351+P338,P362+P364,P332+P313,P301+P312+P330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
  • 储存条件:
    常温下应存于避光、通风且干燥的地方,并密封保存。

SDS

SDS:f51b06ea684ff40f5fd980c2a5fa6da0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3,5,5-Trimethylhexanoic acid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戴护目镜/戴面罩。
P280 戴防护手套。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接触皮肤:使用大量水冲洗。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 + P364 脱掉玷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9H18O2
分子式
: 158.2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3,5,5-Trimethylhexanoic acid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302-10-1
No.) 221-975-0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4.4 在 0.1 g/l 在 25 °C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77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236 °C 在 1,013 hPa -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103
g) 闪点
117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0.0046 hPa 在 2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8996 g/cm3 在 20 °C
n) 水溶性
0.7 g/l 在 20 °C -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105 - 微溶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833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3.2 在
25 °C
p) 自燃温度
415 °C 在 1,009 hPa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1,16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兔子 - 刺激皮肤。 - 4 h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4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可对眼睛造成严重损伤。 - 72 h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5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仓鼠 - 成纤维细胞 - 有或没有代谢活化作用 - 阴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反复染毒毒性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28 d - 未观察到有害效果的水平 - 50 mg/kg - 观察到有害效果的最低水平 -
200 mg/kg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静态试验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虹鳟 (红鳟鱼) - 122 mg/l - 96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3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固定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大型蚤 (水蚤) - 68 mg/l - 48 h
椎动物的毒性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2
对藻类的毒性 生长抑制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近头状伪蹄形藻 (绿藻) - 81 mg/l - 72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1
细菌毒性 呼吸抑制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污泥处理 - 470 mg/l - 3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9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能力 好氧的 - 接触时间 21 d
结果: 96 % - 易生物降解。
方法: 经合组织(OECD )测试指南 301A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鲫属 (鲤鱼) - -1 mg/l
生物富集因子 (BCF): 0.5 - 1.7
方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305号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3,5,5-三甲基己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该化合物用途广泛,可用作合成润滑剂原料、医药中间体、金属皂和金属加工液的原料。它还适用于醇酸树脂改性,能够提高耐黄变性和抗冲性能。此外,3,5,5-三甲基己酸还可用于生产各种异壬酸酯,在化妆品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其金属盐可用于涂料催干剂、乙烯基稳定剂、聚氯乙烯稳定剂及防腐剂等多种用途。

合成方法

目前主要的生产工艺为醛氧化制备,原料为3,5,5-三甲基己醛,其结构如下:

3,5,5-三甲基己醛结构

该化合物通过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原料3,5,5-三甲基己醛主要通过烯烃氢甲酰化工艺制备。在一般的醛氧化制酸过程中,常用的催化剂为Co、Mn、Cu等金属盐类(如醋酸盐或环烷酸盐),这些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氧化生成过酸类,并促使它们快速分解。

用途

3,5,5-三甲基己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它可用作油漆和涂料催干剂的中间体、合成润滑剂和增塑剂的酯类原料以及聚合催化剂(如过氧化物)的生产原料。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末端炔烃的脱羧烷基化
    摘要:
    据报道,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末端炔烃具有铜催化的脱羧烷基化作用。各种烷基二酰基过氧化物被用作形成C(sp 3)-C(sp)键的烷基源。包括芳基炔烃和烷基炔烃在内的一系列末端炔烃以良好的性能提供了烷基化的内部炔烃。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涉及自由基途径。
    DOI:
    10.1002/adsc.201700798
  • 作为产物:
    描述:
    (3-neopentyl-but-3-enoyl)-sulfamoyl chloride 在 platinum(IV) oxide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3,5,5-三甲基己酸
    参考文献:
    名称:
    Graf,R.,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63, vol. 661, p. 111 - 157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H-吡喃-2-酮3,5,5-三甲基己酸盐酸羟胺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正庚烷 为溶剂, 以93.51 %的产率得到吡罗克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去屑剂中间体吡罗克酮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屑剂中间体吡罗克酮的制备方法,以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H‑吡喃‑2‑酮、羟胺盐、碱性化合物、有机溶剂为原料,经催化剂催化,通过羟胺化反应,后处理得到吡罗克酮;所述催化剂为3,7,9,9‑四甲基‑2‑癸烯‑5‑酮酸或3,5,5‑三甲基己酸。本发明使用特定的催化剂,催化原料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H‑吡喃‑2‑酮进行羟胺化反应,制得吡罗克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三废少,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和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公开号:
    CN11708881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ol esters
    申请人:Adamzik Michael
    公开号:US20110087045A1
    公开(公告)日:2011-04-14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ol esters by reacting polyols with linear or branched aliphatic 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3 to 20 carbon atoms by partial recycling of the aliphatic monocarboxylic acid removed into 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or into subsequent esterification batches.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多元醇与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链脂肪族一元羧酸反应,通过将从酯化反应中去除的脂肪族一元羧酸部分回收到酯化反应或随后的酯化批次中制备聚醇酯的方法。
  •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OL ESTERS
    申请人:Frey Guido D.
    公开号:US20120190883A1
    公开(公告)日:2012-07-26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ol esters by reacting polyols with linear or branched aliphatic monocarbocxylic acids having 3 to 20 carbon atoms, the reaction taking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a Lewis aci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element from groups 4 to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as catalyst, and in the presence of an adsorbent, the reaction product being subjected subsequently to a steam treatmen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多元醇与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脂肪族单羧酸反应制备聚醇酯的方法,其中反应在存在作为催化剂的周期表元素4至14族中至少一个元素的路易斯酸和吸附剂的情况下进行,并且随后将反应产物进行蒸汽处理。
  • Solid Stat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olyester with Phosphinic Acid Compounds
    申请人:Odorisio Paul
    公开号:US20130035451A1
    公开(公告)日:2013-02-07
    Disclosed are phosphinic acid compounds of formula I, II or III where R 1 and R 1 ′ are for instance straight or branched C 1 -C 50 alkyl, R 2 is for instance straight or branched C 22 -C 50 alkyl, R 3 and R 3 ′ are for instance straight or branched C 1 -C 50 alkyl, R 4 is for instance straight or branched C 1 -C 50 alkylene and m is from 2 to 100. Also disclosed are polyester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II and III.
    公开的是化学式I、II或III的膦酸化合物,其中R1和R1'例如是直链或支链的C1-C50烷基,R2例如是直链或支链的C22-C50烷基,R3和R3'例如是直链或支链的C1-C50烷基,R4例如是直链或支链的C1-C50烷基,m为2至100。还公开了包含化学式I、II和III的聚酯组合物。
  • Pd-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s to Functionalized Molecules
    作者:Takamichi Mori、Chihiro Ishii、Masanari Kimura
    DOI:10.1021/acs.oprd.9b00207
    日期:2019.8.16
    A dehydrogenative oxidation reaction of primary alcohols to aldehydes catalyzed by a simple Pd/Xantphos catalytic system was developed under an argon or nitrogen atmosphere without oxidizing agents or hydrogen acceptors. The reaction product could be easily changed: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esters were obtained in aprotic solvents, whereas the corresponding carboxylic acids were produced in aqueous
    在没有氧化剂或氢受体的氩气或氮气气氛下,开发了由简单的Pd / Xantphos催化体系催化的伯醇对醛的脱氢氧化反应。反应产物易于改变:在好氧条件下,在非质子传递溶剂中获得酯,而在水性介质中产生相应的羧酸。这些氧化过程适用于通过氨基醇反应的分子内形式有效合成有用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吲哚,喹唑啉和苯并咪唑。
  •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ORGANIC PEROXIDES ON SITE<br/>[FR] METHODE DE PREPARATION DE PEROXYDES ORGANIQUES SUR PLACE
    申请人:AKZO NOBEL NV
    公开号:WO2005075419A1
    公开(公告)日:2005-08-18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organic peroxide and the subsequent use thereof in a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wherein the process comprises the steps (a), b1 (or b2), (c), (d), and (e), said steps being: (a) the reaction of chlorine with carbon monoxide, (b1) the reaction of phosgene formed in step (a) with one or more alcohols in order to prepare chloroformate, (b2) the reaction of phosgene formed in step (a) with one or more organic acids to prepare acid chloride, optionally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suitable to effect the reaction of phosgene with said one or more organic acids, (c) the reaction of chloroformate, acid chloride, or mixture thereof with (in)organic hydroperoxide and base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 (d) the transfer of organic peroxide formed in step (c) to a polymerization vessel, and (e)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 in the polymerization vessel in the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organic peroxides transferred in step (d), wherein all of steps (a)-(e) are conducted at one site.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有机过氧化物并在随后的(共)聚合反应中使用该过氧化物的方法,其中所述过程包括步骤(a),b1(或b2),(c),(d)和(e),这些步骤为:(a)氯与一氧化碳的反应,(b1)将步骤(a)中形成的光气与一种或多种醇反应以制备氯甲酸甲酯,(b2)将步骤(a)中形成的光气与一种或多种有机酸反应以制备酰氯,可选地在存在适合促进光气与所述一种或多种有机酸反应的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c)将氯甲酸甲酯、酰氯或其混合物与(无机)有机过氧化氢和碱在水环境中反应,(d)将步骤(c)中形成的有机过氧化物转移到聚合釜中,以及(e)在聚合釜中,在步骤(d)转移的一种或多种有机过氧化物存在下,对单体进行(共)聚合,其中步骤(a)-(e)都在同一地点进行。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