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3-(2-methoxyphenyl)-1-(2-pyridyl)propen-1-ol | 311804-4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3-(2-methoxyphenyl)-1-(2-pyridyl)propen-1-ol
英文别名
(E)-3-(2-methoxyphenyl)-1-pyridin-2-ylprop-2-en-1-ol
trans-3-(2-methoxyphenyl)-1-(2-pyridyl)propen-1-ol化学式
CAS
311804-41-8
化学式
C15H15NO2
mdl
——
分子量
241.29
InChiKey
CVNSIOHKMFPMKH-MDZDMXL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15.5±40.0 °C(Predicted)
  • 密度:
    1.16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42.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ans-3-(2-methoxyphenyl)-1-(2-pyridyl)propen-1-ol 在 10percent Pd-C 氢气三溴化硼三苯基膦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78.0~20.0 ℃ 、344.75 kPa 条件下, 反应 168027.0h, 生成 2-(3,4-二氢-2H-苯并吡喃-2-基)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2-(2-哌啶基)-和2-(2-吡咯烷基)苯并二氢吡喃为尼古丁激动剂:合成和初步药理学表征。
    摘要:
    作为开发新型亚型选择性烟碱激动剂的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合成并测试了12种羟基化的2-(2-哌啶基)-和2-(2-吡咯烷基)苯并二氢吡喃。在大鼠脑膜中,所有12种化合物对[(125)I]-α-古纳毒素的结合位点均显示出较弱的亲和力。相反,三种化合物17c,24和26对[(3)H]胱氨酸结合位点显示出中等至高亲和力,而三个(17b,18b,c)和六个(17a,d,e和18a,d ,e)化合物对这些相同的位点分别显示弱和弱的亲和力。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化合物17a和17c刺激大鼠皮质突触小体中的(86)Rb(+)外排,这是激动剂活性的指标。此外,17c和26在刺激纹状体突触体中释放[(3)H]多巴胺方面均显示出高的内在活性。然而,只有17c可以有效地刺激[(3)H]乙酰胆碱从皮层突触小体的释放,提示差异选择性。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的克隆的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中,17c和26均以剂量依
    DOI:
    10.1021/jm010129z
  • 作为产物:
    描述:
    (E)-3-(2-methoxyphenyl)-1-(pyridin-2-yl)prop-2-en-1-o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100%的产率得到trans-3-(2-methoxyphenyl)-1-(2-pyridyl)prop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2-(2-哌啶基)-和2-(2-吡咯烷基)苯并二氢吡喃为尼古丁激动剂:合成和初步药理学表征。
    摘要:
    作为开发新型亚型选择性烟碱激动剂的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合成并测试了12种羟基化的2-(2-哌啶基)-和2-(2-吡咯烷基)苯并二氢吡喃。在大鼠脑膜中,所有12种化合物对[(125)I]-α-古纳毒素的结合位点均显示出较弱的亲和力。相反,三种化合物17c,24和26对[(3)H]胱氨酸结合位点显示出中等至高亲和力,而三个(17b,18b,c)和六个(17a,d,e和18a,d ,e)化合物对这些相同的位点分别显示弱和弱的亲和力。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化合物17a和17c刺激大鼠皮质突触小体中的(86)Rb(+)外排,这是激动剂活性的指标。此外,17c和26在刺激纹状体突触体中释放[(3)H]多巴胺方面均显示出高的内在活性。然而,只有17c可以有效地刺激[(3)H]乙酰胆碱从皮层突触小体的释放,提示差异选择性。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的克隆的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中,17c和26均以剂量依
    DOI:
    10.1021/jm010129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ovel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highly substituted indolizines via 5-endo-trig iodocyclization
    作者:Ikyon Kim、Hye Kyoung Won、Jihyun Choi、Ge Hyeong Lee
    DOI:10.1016/j.tet.2007.10.037
    日期:2007.12
    A new approach to indolizine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a 5-endo-trig iodocyclization of allylic esters followed by isomerization and dehydroiodination facilitated by triethylamine at rt This mild procedure enabled us to synthesize a number of highly substituted indolizines in good yields. (c) 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Piperidyl)- and 2-(2-Pyrrolidyl)chromans as Nicotine Agonists:  Synthesis and Preliminary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作者:Simon M. N. Efange、Zhude Tu、Krystyna von Hohenberg、Lynn Francesconi、Robertha C. Howell、Marilyn V. Rampersad、Louis J. Todaro、Roger L. Papke、Mei-Ping Kung
    DOI:10.1021/jm010129z
    日期:2001.12.1
    As part of an effort to develop a new class of subtype selective nicotine agonists, we have synthesized and tested a group of 12 hydroxylated 2-(2-piperidyl)- and 2-(2-pyrrolidyl)chromans. In rat brain membranes, all 12 compounds displayed poor affinity for [(125)I]-alpha-bunagarotoxin binding sites. In contrast, three compounds, 17c, 24, and 26, displayed moderate to high affinity for [(3)H]cytisine
    作为开发新型亚型选择性烟碱激动剂的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合成并测试了12种羟基化的2-(2-哌啶基)-和2-(2-吡咯烷基)苯并二氢吡喃。在大鼠脑膜中,所有12种化合物对[(125)I]-α-古纳毒素的结合位点均显示出较弱的亲和力。相反,三种化合物17c,24和26对[(3)H]胱氨酸结合位点显示出中等至高亲和力,而三个(17b,18b,c)和六个(17a,d,e和18a,d ,e)化合物对这些相同的位点分别显示弱和弱的亲和力。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化合物17a和17c刺激大鼠皮质突触小体中的(86)Rb(+)外排,这是激动剂活性的指标。此外,17c和26在刺激纹状体突触体中释放[(3)H]多巴胺方面均显示出高的内在活性。然而,只有17c可以有效地刺激[(3)H]乙酰胆碱从皮层突触小体的释放,提示差异选择性。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的克隆的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中,17c和26均以剂量依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斯替戊喷酯-d9 隐甲藻 苯酚,2-(1-氯-3-乙基-3-羟基-1-戊烯基)-,(E)- 苯甲醛甘油缩醛 苯(甲)醛,2-[(1E,3S,4S,5E)-3,4-二羟基-1,5-庚二烯-1-基]-6-羟基- 肉桂醇 稻瘟醇 烯效唑 烯效唑 烯唑醇 (E)-(S)-异构体 氯化2-[(4-氨基-2-氯苯基)偶氮]-1,3-二甲基-1H-咪唑正离子 戊基肉桂醇 咖啡酰基乙醇 反式-3,4,5-三甲氧基肉桂醇 alpha-苯乙烯基-4-吡啶甲醇 R-烯效唑 R-烯唑醇 6-甲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1-庚烯-3-醇 5-甲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1-己烯-3-醇 5-甲基-1-(1,3-苯并二氧戊环-5-基)-1-己烯-3-醇 4-苯基-3-丁烯-2-醇 4-羟基肉桂醇 4-羟基-6-苯基己-5-烯-2-酮 4-硝基肉桂醇 4-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4-(4-硝基苯基)丁-3-烯-2-醇 4-(4-溴苯基)丁-3-烯-2-醇 4-(4,4-二甲基-3-羟基-1-戊烯基)邻苯二酚 4-(3-羟基丙烯基)-2,6-双(3-甲基-2-丁烯基)苯酚 4-(3-羟基丙-1-烯基)苯酚 4-(2-苯基乙烯基)庚-1,6-二烯-4-醇 4,4-二氯-5,5,5-三氟-1-苯基戊-1-烯-3-醇 4,4,5,5,5-五氟-1-苯基戊-1-烯-3-醇 3-苯基戊-2-烯-1,5-二醇 3-苯基丙-2-烯-1-醇 3-甲基肉桂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2-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1,2-二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4-炔-3-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3-氯-4-氟-4-苯基丁-3-烯-2-醇 3-(4-甲基苯基)丙-2-烯-1-醇乙酸酯 3-(4-溴苯基)丙-2-烯-1-醇 3-(3-硝基苯基)丙-2-烯-1-醇 3-(3,5-二氟苯基)丙醇 3-(3,4-二氯苯基)丙-2-烯-1-醇 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醇 3-(2-溴苯基)丙-2-烯-1-醇 3-(2-氟苯基)丙-2-烯-1-醇 3-(2,4-二氯苯基)-2-丙烯-1-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