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enzoyl-1-(2-naphthylmethyl)pyrrolidin-2-one | 1415976-8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enzoyl-1-(2-naphthylmethyl)pyrrolidin-2-one
英文别名
5-Benzoyl-1-(naphthalen-2-ylmethyl)pyrrolidin-2-one;5-benzoyl-1-(naphthalen-2-ylmethyl)pyrrolidin-2-one
5-benzoyl-1-(2-naphthylmethyl)pyrrolidin-2-one化学式
CAS
1415976-84-9
化学式
C22H19NO2
mdl
——
分子量
329.398
InChiKey
PQUPGGVNCUYRO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3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benzoyl-1-(2-naphthylmethyl)pyrrolidin-2-one硫酸L-Select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1-(4-methoxybenzyl)-5-[1'-acetoxy(2-naphthylmeth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到10-芳基吡咯并[1,2- b ]异喹啉的非对映控制路线
    摘要:
    通过涉及两个关键环化步骤的合成设计,可实现一系列10-芳基取代的吡咯并异喹啉的非对映控制制备。首先,碘(III)介导的一系列N-苄基戊炔酰胺的反应导致生成5-芳基吡咯烷二酮骨架。最后,在将生成的酮基还原为相应的甲醇后,研究了许多不同酸性条件的影响,以协助通过芳族亲电取代过程发生的第二个环化步骤。对这一步骤的立体化学过程的研究使我们得出结论,它是通过具有非常高(> 95%的抗)非对映异构控制的S N 1机制发生的。
    DOI:
    10.1021/jo302287v
  • 作为产物:
    描述:
    N-(2-naphthylmethyl)pent-4-ynamide 在 copper(l) iodide四(三苯基膦)钯二乙胺[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 作用下, 以 2,2,2-三氟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5-benzoyl-1-(2-naphthylmeth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到10-芳基吡咯并[1,2- b ]异喹啉的非对映控制路线
    摘要:
    通过涉及两个关键环化步骤的合成设计,可实现一系列10-芳基取代的吡咯并异喹啉的非对映控制制备。首先,碘(III)介导的一系列N-苄基戊炔酰胺的反应导致生成5-芳基吡咯烷二酮骨架。最后,在将生成的酮基还原为相应的甲醇后,研究了许多不同酸性条件的影响,以协助通过芳族亲电取代过程发生的第二个环化步骤。对这一步骤的立体化学过程的研究使我们得出结论,它是通过具有非常高(> 95%的抗)非对映异构控制的S N 1机制发生的。
    DOI:
    10.1021/jo302287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Diastereocontrolled Route to 10-Arylpyrrolo[1,2-<i>b</i>]isoquinolines
    作者:Irantzu Couto、Leticia M. Pardo、Imanol Tellitu、Esther Domínguez
    DOI:10.1021/jo302287v
    日期:2012.12.21
    design that involves two key cyclization steps. First, the iodine(III)-mediated reaction of a series of N-benzylpentynamides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5-aroylpyrrolidinone skeletons. Finally, after reduction of the generated ketone group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arbinol, the effect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acidic conditions was studied to assist the second cyclization step that occurs through an
    通过涉及两个关键环化步骤的合成设计,可实现一系列10-芳基取代的吡咯并异喹啉的非对映控制制备。首先,碘(III)介导的一系列N-苄基戊炔酰胺的反应导致生成5-芳基吡咯烷二酮骨架。最后,在将生成的酮基还原为相应的甲醇后,研究了许多不同酸性条件的影响,以协助通过芳族亲电取代过程发生的第二个环化步骤。对这一步骤的立体化学过程的研究使我们得出结论,它是通过具有非常高(> 95%的抗)非对映异构控制的S N 1机制发生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