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乙基-3-辛烯 | 19781-31-8

中文名称
3-乙基-3-辛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ethyl-oct-3-ene
英文别名
3-Aethyl-oct-3-en;3-Ethylocten-3;3-Ethyl-3-octene;3-ethyloct-3-ene
3-乙基-3-辛烯化学式
CAS
19781-31-8
化学式
C10H20
mdl
MFCD00048860
分子量
140.269
InChiKey
KNIRLWRQSSLZC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68.2±7.0 °C(Predicted)
  • 密度:
    0.75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01299090

SDS

SDS:445cef7f4b2ed97e21726b1e008bcb98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乙基-3-辛烯rhenium trioxide双(三甲基硅基)过氧化物三氟乙酸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96%的产率得到2,3-epoxy-2-ethyloc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无机氧鎓衍生物催化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过氧化物进行烯烃环氧化。控制释放过氧化氢。
    摘要:
    用更便宜,更容易获得的无机rh氧化物(例如Re(2)O(7),ReO(3)(OH)和ReO)替代有机金属rh物种(例如CH(3)ReO(3)) (3))可以使用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过氧化物(BTSP)作为氧化剂代替H(2)O(2)水溶液来完成。使用催化量的质子源,过氧化氢的受控释放有助于保留敏感的过氧化or物质,并使催化转化发生。该论文报道了对氧化or催化剂前体,底物范围以及各种添加剂对用BTSP烯烃环氧化的影响的系统研究。
    DOI:
    10.1021/jo010369m
  • 作为产物:
    描述:
    正己酸乙酯 作用下, 生成 3-乙基-3-辛烯
    参考文献:
    名称:
    Whitmore; Willia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33, vol. 55, p. 40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auzov V. A.; Studnev, Yu. N.; Rudnitskaya, L. S.,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7, vol. 57, p. 2017 - 2019
    作者:Chauzov V. A.、Studnev, Yu. N.、Rudnitskaya, L. S.、Fokin, A. V.
    DOI:——
    日期:——
  • Church; Whitmore; McGr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34, vol. 56, p. 180,183
    作者:Church、Whitmore、McGrew
    DOI:——
    日期:——
  • Hydroboration of Olefins with Catecholborane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i>N,N</i>-Dimethylacetamide
    作者:Christine E. Garrett、Gregory C. Fu
    DOI:10.1021/jo960386p
    日期:1996.1.1
  • CHAUZOV, V. A.;STUDNEV, YU. N.;RUDNITSKAYA, L. S.;FOKIN, A. V., ZH. OBSHCH. XIMII, 57,(1987) N 10, 2256-2259
    作者:CHAUZOV, V. A.、STUDNEV, YU. N.、RUDNITSKAYA, L. S.、FOKIN, A.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