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4S,5S,6S,7R,9R,10E,11S,12R,13S,14R)-6-[4-(dimethylamino)-3-hydroxy-6-methyloxan-2-yl]oxy-14-ethyl-7,12,13-trihydroxy-4-(5-hydroxy-4-methoxy-4,6-dimethyloxan-2-yl)oxy-10-(2-methoxyethoxymethoxyimino)-3,5,7,9,11,13-hexamethyl-oxacyclotetradecan-2-one | 80214-8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4S,5S,6S,7R,9R,10E,11S,12R,13S,14R)-6-[4-(dimethylamino)-3-hydroxy-6-methyloxan-2-yl]oxy-14-ethyl-7,12,13-trihydroxy-4-(5-hydroxy-4-methoxy-4,6-dimethyloxan-2-yl)oxy-10-(2-methoxyethoxymethoxyimino)-3,5,7,9,11,13-hexamethyl-oxacyclotetradecan-2-one
英文别名
——
(3R,4S,5S,6S,7R,9R,10E,11S,12R,13S,14R)-6-[4-(dimethylamino)-3-hydroxy-6-methyloxan-2-yl]oxy-14-ethyl-7,12,13-trihydroxy-4-(5-hydroxy-4-methoxy-4,6-dimethyloxan-2-yl)oxy-10-(2-methoxyethoxymethoxyimino)-3,5,7,9,11,13-hexamethyl-oxacyclotetradecan-2-one化学式
CAS
80214-83-1
化学式
C41H76N2O15
mdl
——
分子量
837.0
InChiKey
RXZBMPWDPOLZGW-AQMOSUN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1-118?C
  • 比旋光度:
    D25 -77.5 ±2° (c = 0.45 in chloroform)
  • 沸点:
    864.7±75.0 °C(Predicted)
  • 密度:
    1.25±0.1 g/cm3(Predicted)
  • 闪点:
    >110°(230°F)
  • 溶解度:
    氯仿:可溶,10m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58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5
  • 拓扑面积:
    217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17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22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41500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KF4990000

SDS

SDS:ee851d076f84150d0fcb1c2e2dd09a6d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罗红霉素简介

罗红霉素是最常用的广谱高效消炎药之一,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其常见剂型包括罗红霉素胶囊、肠溶片、分散片和干混悬剂等。该药常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以及其他由敏感细菌引起的各种炎症。

药理作用

罗红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类似但更为强大,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强。体外研究证实,罗红霉素对各种链球菌(包括A、B、C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除MRSA外)、表皮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杜克雷嗜血杆菌、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及口腔或阴道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与红霉素几乎相同。卡他布兰汉球菌对罗红霉素高度敏感,对弯曲杆菌、百日咳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结核杆菌和白喉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

罗红霉素口服吸收良好,见效快。其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均高于红霉素。研究表明,单次口服150毫克后,血药峰浓度可达6.6~7.9微克/毫升,而同等条件下红霉素仅为0.2~0.4微克/毫升。

适应症

罗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感染)、非典型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注意事项
  1. 本品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2.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 不宜与麦角胺及二羟基麦角胺合用。
化学性质

罗红霉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乙醇或丙酮,较易溶于甲醇或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其旋光度为[α]₂₃D-77.5°±2°(C=0.45,氯仿)。

生产方法

罗红霉素的生产以红霉素为原料,通过与盐酸羟胺在三乙胺和甲醇中反应生成肟,再与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氯在丙酮中反应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