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S,4S,5S)-2-(iodomethyl)-5-methoxy-3,4-bis(phenylmethoxy)oxolane | 492470-8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S,4S,5S)-2-(iodomethyl)-5-methoxy-3,4-bis(phenylmethoxy)oxolane
英文别名
——
(2S,3S,4S,5S)-2-(iodomethyl)-5-methoxy-3,4-bis(phenylmethoxy)oxolane化学式
CAS
492470-86-7
化学式
C20H23IO4
mdl
——
分子量
454.305
InChiKey
BTMDXQFGSXFKDC-ZRNYENF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3S,4S,5S)-2-(iodomethyl)-5-methoxy-3,4-bis(phenylmethoxy)oxolane六甲基磷酰三胺正丁基锂 、 samarium diiodide 、 mercury(II) perchlorate偶氮二异丁腈 、 10 wt% Pd(OH)2 on carbon 、 氢气三正丁基氢锡 、 sodium hydride 、 calc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正己烷乙酸乙酯甲苯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19.17h, 生成 methyl 6-C-(α-D-arabinofuranosyl)-5,6-dideoxy-α-D-arabino-hexofu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碘化钐介导的 2-吡啶基磺酰基呋喃糖苷与醛和酮的偶联:C-呋喃糖苷的一般合成
    摘要:
    二碘钐介导的衍生自呋喃糖苷的异头 2-吡啶基砜与羰基化合物、醛和酮的偶联得到 α-羟基化的 2,5-反式二烷基化四氢呋喃,具有良好的产率和有用的立体选择性。该反应的主要控制元素是 4 位上的取代基或起始呋喃基砜。D-阿拉伯糖和D-核糖的C-呋喃糖苷从相应的呋喃糖苷制备的砜中获得。最后,制备了二 C-阿拉伯呋喃糖苷,一种来自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阿拉伯半乳聚糖主要基序的 C-二糖类似物。
    DOI:
    10.1002/ejoc.201403640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2,3-di-O-benzyl-α-D-arabinofuranoside咪唑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1%的产率得到(2S,3S,4S,5S)-2-(iodomethyl)-5-methoxy-3,4-bis(phenylmethoxy)ox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First synthesis of methyl α-C-d-arabinofuranosyl-(1→5)-α-d-arabinofuranoside: the C-disaccharide segment of motif C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摘要:
    The synthesis of C-analogue of the disaccharide 2 alpha-araf-(1-->5)-ara present in motif C of the arabino-galactan por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as been described. The critical C-C bond formation reaction to couple both the furanosyl residues has been accomplished through nitro-aldol condensation. (C) 2002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s0040-4039(02)0176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