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羟乙烯基氧基乙烯氧基二苯甲酮 | 916171-13-6

中文名称
4-羟乙烯基氧基乙烯氧基二苯甲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2-Hydroxyethyl)oxy]ethyl}oxy)phenyl](phen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4-[2-(2-hydroxyethoxy)ethoxy]phenyl]-phenylmethanone
4-羟乙烯基氧基乙烯氧基二苯甲酮化学式
CAS
916171-13-6
化学式
C17H18O4
mdl
——
分子量
286.328
InChiKey
OEUXSCDBFOCBN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2.5±35.0 °C(Predicted)
  • 密度:
    1.16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55.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5,5-四甲基环己酮4-羟乙烯基氧基乙烯氧基二苯甲酮四氯化钛 potassium carbonate乙酸乙酯 、 Brine 、 Sodium sulfate-III 、 silica gel 、 hexanes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hexanes to give 8 as a white solid的产率得到2-{[2-({4-[Phenyl(3,3,5,5-tetramethylcyclohexylidene)methyl]phenyl}oxy)ethyl]oxy}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Cycloalkylidene Compounds as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公式(I)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治疗用途,特别是取代的环烷亚基化合物对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具有用处。
    公开号:
    US20080167360A1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乙氧基乙醇4-羟基-二苯甲酮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8%的产率得到4-羟乙烯基氧基乙烯氧基二苯甲酮
    参考文献:
    名称:
    Cycloalkylidene Compounds as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各种治疗用途的化合物(I)的公式,更具体地说,取代的环烷基亚烯化合物对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具有用处。
    公开号:
    US2008016736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oalkylidene Compounds As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申请人:Fang Jing
    公开号:US20100261772A1
    公开(公告)日:2010-10-14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I) with a variety of therapeutic uses, more particularly the substituted cyclic alkylidene compounds are useful for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ion.
    本发明涉及公式(I)的化合物,具有各种治疗用途,更特别地,取代环烷亚烯化合物对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具有用处。
  • Cycloalkylidene compounds as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申请人:GlaxoSmithKline LLC
    公开号:US07723393B2
    公开(公告)日:2010-05-25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I) with a variety of therapeutic uses, more particularly the substituted cyclic alkylidene compounds are useful for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ion.
    本发明涉及公式(I)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治疗用途,更具体地说,取代的环烷基亚烯化合物对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具有用处。
  • [EN] POLYACRYLATE MACROMOLECULAR PHOTOINITIATOR, SYNTHESIS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br/>[FR] PHOTOINITIATEUR MACROMOLÉCULAIRE DE POLYACRYLATE, SON PROCÉDÉ DE SYNTHÈSE ET SON UTILISATION<br/>[ZH] 聚丙烯酸酯类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申请人:INSIGHT HIGH TECH CO LTD
    公开号:WO2019214121A1
    公开(公告)日:2019-11-14
    一种聚丙烯酸酯型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不含有分子量小于1000的组分,能有效避免光引发剂中小分子量物质的引入及其所产生的气味及迁移污染,其通式如式I所示。
  • 一种含二苯甲酮结构的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宁波力合博汇光敏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6947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二苯甲酮结构的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固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具有可聚合结构的羧酸生物、催化剂、有机溶剂和化试剂溶液混合后反应,生成不饱和酰类化合物;将含羟基结构的二苯甲酮类生物、叔胺和有机溶剂混合后滴加不饱和酰类化合物溶液,反应后生成含二苯甲酮结构的可聚合光引发剂。光引发剂上含有可聚合的碳‑碳双键,可与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单体或低聚物基体树脂发生共聚反应,有效降低了常规小分子引发剂的迁移性和材料黄变;引发剂二苯甲酮结构与可聚合碳‑碳双键之间的链段长度可调,可根据材料对参与聚合后引发剂侧链长度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链段长度的引发剂用于引发光聚合反应。
  • CYCLOALKYLIDENE COMPOUNDS AS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申请人: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公开号:EP1891026A2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