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拓扑替康是一种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为拓扑替康的盐酸盐形式。该药物由美国SmithKline Beecham公司研发,并于1996年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Hycamtin。它最初被批准用于治疗卵巢癌(OVC)的二线治疗。
1999年,盐酸拓扑替康又被FDA批准作为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药物,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目前该药正在进行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等疾病的Ⅲ期临床试验。
盐酸拓扑替康可进入血脑屏障,口服与静脉注射效果相同。该药物具有较低且可预测的骨髓抑制毒性,其他非血液毒副作用轻微。国内已有厂家生产该药,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
作用机制盐酸拓扑替康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这种酶在DNA复制过程中必不可少。静脉注射后,药物在体内水解并经尿液排出。其血清清除率为每小时62升,体内分布广泛,半衰期约为2~3小时。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对多种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并且在顺铂耐受的卵巢癌患者中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一项公开随机试验比较了盐酸拓扑替康与紫杉醇治疗因使用顺铂或卡铂无效或复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112例接受盐酸拓扑替康治疗的患者中有22例有效(有效率为20%),而114例接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中只有14例有效(有效率为12%)。使用盐酸拓扑替康取得明显好转的平均时间为23周,而使用紫杉醇则为14周。
非对照性试验在另一项非对照性试验中,对111例难治性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治疗后,有16例疗效较好(占14%),疗效平均持续了16周,平均存活时间为52周。此外,在一项公开试验中,67例使用顺铂和紫杉醇无效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9例改用盐酸拓扑替康治疗有效(有效率为13%)。
不良反应在限定剂量下,该药物可引起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尤其是中性白细胞减少。此外,还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有时需要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腹泻、腹痛、胃炎及虚弱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
性质盐酸拓扑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它作为半合成喜树碱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在细胞周期S期选择性地稳定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抑制单链DNA断裂的重新连接,并在遇到复制机器时产生潜在致命的双链DNA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