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3-phenylhex-3-en-2-ol | 1341133-8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3-phenylhex-3-en-2-ol
英文别名
——
(E)-3-phenylhex-3-en-2-ol化学式
CAS
1341133-85-4
化学式
C12H16O
mdl
——
分子量
176.258
InChiKey
NGURQLWGHVOTII-GHXNOFR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3-phenylhex-3-en-2-ol咪唑 、 palladium(II) trifluoroacetate 、 zinc(II)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3S,4R)-4-(4-bromophenyl)-3-phenylhex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取代的烯基烯醇及其甲硅烷基和甲基醚衍生物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Heck-Matsuda芳基化反应可访问两个连续的立体中心:扩大氧化还原中继过程并在中观己烯醇的全合成中应用
    摘要:
    利用甲硅烷基和甲基醚开发了三取代烯丙基烯醇的新型钯催化的氧化还原-中继Heck芳基化反应。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至高收率进行,具有极好的抗非对映选择性,从而形成含有两个连续立体中心的α,β-二取代甲基酮。使用起始烯醇的甲硅烷基和甲基醚进行的新的氧化还原-继电器芳基化表明,游离羟基的存在不是有效的氧化还原-继电器工艺的先决条件。氘标记的烯醇2- d -10a,2- d -10b和2- d -10c允许追踪起始的游离醇,甲硅烷基和甲基醚向相应的甲基酮3- d -11a的转化中氢化钯的重新插入步骤,氘的保留率> 98%。此外,该方法的合成潜力已通过4个步骤直接合成内消旋己烯雌酚得到了证明,其中烯醇10a的总收率为41%。
    DOI:
    10.1021/acs.joc.7b0309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单一手性有机催化剂对α-支链烯酮进行非对映发散不对称磺基-迈克尔加成
    摘要:
    现代不对称催化的一个重要限制是,当应用于在单个步骤中生成具有多个立体中心的手性分子的过程时,研究人员无法选择性地访问所有可能的立体异构产品的完整矩阵。镜像产物可以由手性催化剂的对映体对离散地提供。但是,使用单一催化剂调节非对映选择性的强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我们在此记录了通过施加外部化学刺激来切换手性有机小分子(一种带有悬垂伯胺的奎宁环衍生物)的催化功能的可能性,以诱导非对映发散途径。该策略可以完全控制烷基硫醇与α-取代α的不对称共轭加成的立体化学,β-不饱和酮,一类以前从未屈服于催化方法的羰基化合物。酸性添加剂和反应介质的明智选择改变了催化剂非对映选择的意义,从而提供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顺式或反式产物。
    DOI:
    10.1021/ja207847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R)-斯替戊喷酯-d9 隐甲藻 镉红,颜料红108 苯酚,2-(1-氯-3-乙基-3-羟基-1-戊烯基)-,(E)- 苯甲醛甘油缩醛 苯(甲)醛,2-[(1E,3S,4S,5E)-3,4-二羟基-1,5-庚二烯-1-基]-6-羟基- 肉桂醇 稻瘟醇 烯效唑 烯效唑 烯唑醇 (E)-(S)-异构体 氯化2-[(4-氨基-2-氯苯基)偶氮]-1,3-二甲基-1H-咪唑正离子 戊基肉桂醇 咖啡酰基乙醇 反式-3,4,5-三甲氧基肉桂醇 反式-1-(3,4-二氯苯基)-3-(三氟甲基)戊-1-烯-4-炔-3-醇 亞苄乳酸 alpha-苯乙烯基-4-吡啶甲醇 R-烯效唑 R-烯唑醇 6-甲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1-庚烯-3-醇 5-甲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1-己烯-3-醇 5-甲基-1-(1,3-苯并二氧戊环-5-基)-1-己烯-3-醇 4-苯基-3-丁烯-2-醇 4-羟基肉桂醇 4-羟基-6-苯基己-5-烯-2-酮 4-硝基肉桂醇 4-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4-甲基-1-[2-(丙-1-烯-2-基)苯基]戊-4-烯-2-炔-1-醇 4-(4-硝基苯基)丁-3-烯-2-醇 4-(4-溴苯基)丁-3-烯-2-醇 4-(4,4-二甲基-3-羟基-1-戊烯基)邻苯二酚 4-(3-羟基丙烯基)-2,6-双(3-甲基-2-丁烯基)苯酚 4-(3-羟基丙-1-烯基)苯酚 4-(3-羟基-3-甲基-1-丁烯基)-1-甲氧基-3-(2-硝基乙基)吲哚 4-(2-苯基乙烯基)庚-1,6-二烯-4-醇 4,4-二氯-5,5,5-三氟-1-苯基戊-1-烯-3-醇 4,4,5,5,5-五氟-1-苯基戊-1-烯-3-醇 3-苯基戊-2-烯-1,5-二醇 3-苯基丙-2-烯-1-醇 3-甲基肉桂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2-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1,2-二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4-炔-3-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3-氯-4-氟-4-苯基丁-3-烯-2-醇 3-(4-甲基苯基)丙-2-烯-1-醇乙酸酯 3-(4-溴苯基)丙-2-烯-1-醇 3-(3-硝基苯基)丙-2-烯-1-醇 3-(3,5-二氟苯基)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