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6-tri-O-tert-butyldimethylsilyl-5-O-pivaloyl-D-galactono-1,4-lactone | 659721-2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6-tri-O-tert-butyldimethylsilyl-5-O-pivaloyl-D-galactono-1,4-lactone
英文别名
——
2,3,6-tri-O-tert-butyldimethylsilyl-5-O-pivaloyl-D-galactono-1,4-lactone化学式
CAS
659721-23-0
化学式
C29H60O7Si3
mdl
——
分子量
605.048
InChiKey
SKDYPNIUJVBOQW-WZYRSQI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67
  • 重原子数:
    39.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80.2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基膦酸二甲酯2,3,6-tri-O-tert-butyldimethylsilyl-5-O-pivaloyl-D-galactono-1,4-lactone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2,3,6-tri-O-tert-butyldimethylsilyl-1-(dimethoxyphosphoryl)methyl-5-O-pivaloyl-α-D-galactofuranose 、 2,3,6-tri-O-tert-butyldimethylsilyl-1-(dimethoxyphosphoryl)methyl-5-O-pivaloyl-β-D-galactofu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突变酶催化的UDP-吡喃半乳糖/呋喃糖互变的构象探针的合成和抑制特性。
    摘要:
    UDP-半乳糖突变酶是一种黄素酶,可催化UDP-半乳糖吡喃糖异构化为UDP-半乳糖呋喃糖,这是重要细菌寡糖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已经提出了用于这种独特的环收缩的几种机理,其中一种涉及推定的1,4-脱水半乳糖吡喃糖作为反应中的中间体。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用其底物的构象受限的类似物探测突变酶结合位点。因此,我们描述了两种C-糖苷UDP-半乳糖衍生物的直接合成:类似物1,呈现锁定在双环(1,4)B船构象中的半乳糖部分,以及UDP-C-Galf 2,其中半乳糖残基为锁定在突变酶底物的构象中。发现这两个分子是UDP-半乳糖变酶的抑制剂,其水平取决于该酶的氧化还原状态。用UDP-C-Galf 2可以观察到对天然酶的强抑制作用,但对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很小,而1在天然和还原条件下均表现出中等抑制水平。这些数据提供了还原酶和天然酶中突变酶结合口袋的显着构象差异的证据,即酶从低Galf亲和力状态(还原酶)转变为非常强
    DOI:
    10.1002/chem.20030514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突变酶催化的UDP-吡喃半乳糖/呋喃糖互变的构象探针的合成和抑制特性。
    摘要:
    UDP-半乳糖突变酶是一种黄素酶,可催化UDP-半乳糖吡喃糖异构化为UDP-半乳糖呋喃糖,这是重要细菌寡糖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已经提出了用于这种独特的环收缩的几种机理,其中一种涉及推定的1,4-脱水半乳糖吡喃糖作为反应中的中间体。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用其底物的构象受限的类似物探测突变酶结合位点。因此,我们描述了两种C-糖苷UDP-半乳糖衍生物的直接合成:类似物1,呈现锁定在双环(1,4)B船构象中的半乳糖部分,以及UDP-C-Galf 2,其中半乳糖残基为锁定在突变酶底物的构象中。发现这两个分子是UDP-半乳糖变酶的抑制剂,其水平取决于该酶的氧化还原状态。用UDP-C-Galf 2可以观察到对天然酶的强抑制作用,但对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很小,而1在天然和还原条件下均表现出中等抑制水平。这些数据提供了还原酶和天然酶中突变酶结合口袋的显着构象差异的证据,即酶从低Galf亲和力状态(还原酶)转变为非常强
    DOI:
    10.1002/chem.2003051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