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enzyloxy)-5-methyl-4-isoxazolecarboxylic acid | 115886-0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enzyloxy)-5-methyl-4-isoxazole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3-benzyloxy-5-methylisoxazol-4-ylcarboxylic acid;5-Methyl-3-phenylmethoxy-1,2-oxazole-4-carboxylic acid
3-(benzyloxy)-5-methyl-4-isoxazole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15886-03-8
化学式
C12H11NO4
mdl
——
分子量
233.224
InChiKey
PLBSRNPBMPRVQ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7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benzyloxy)-5-methyl-4-isoxazolecarboxylic acid氯化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反应 0.25h, 以92%的产率得到3-(benzyloxy)-5-methyl-4-isoxazolecarbon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激动剂:2-氨基-2-(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基)乙酸的对映异构体的拆分,绝对立体化学和药理作用。
    摘要:
    (R,S)-2-氨基-2-(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基)乙酸[(R,S)-AMAA,4]是一种对N-甲基-有效的选择性激动剂D-天冬氨酸(NMDA)亚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使用Ugi“四组分缩合”方法,两个非对映异构体(2R)-和(2S)-2- [3-(苄氧基)-5-甲基-4-异恶唑基] N-叔丁基-2- [N合成-[[(S)-1-苯基乙基]苯甲酰胺基]-乙酰胺(分别为16和17),并进行色谱分离。通过X射线分析证实了16的绝对立体化学。然而,这些中间体的脱保护确实以广泛消旋的形式分别提供了(R)-(8)和(S)-(9)AMAA。N-BOC保护的(R,S)-AMAA(21)通过使用辛可尼定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盐而成功分离。通过手性HPLC测定通过该拆分获得的8和9的立体化学纯度和稳定性。(R)-AMAA(8)对[3H] AMPA受体位点表现出峰值亲和力(IC50 = 72 +/- 13
    DOI:
    10.1021/jm950393q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Viridicatumtoxin B 及其类似物的全合成:策略演变、结构修订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描述了绿藻毒素 B (1) 全合成的细节。针对这种有趣的四环素抗生素的初步合成策略导致了关键的烷基化和路易斯酸介导的螺环化反应的发展,以形成受阻的 EF 螺结,以及迈克尔-迪克曼反应来设置 A 和 C 环。然而,发现使用芳族 A 环底物不适于在碳 4a 和 12a 处引入必需的羟基。应用这些先前的策略,我们分别开发了基于烯醇和烯醇盐氧化的逐步方法来氧化碳 12a 和 4a,后者是在揭示关键反应模式的系统研究之后完成的。本文所述的合成策略导致了绿藻毒素 B (1) 的全合成,进而形成了对其最初指定结构进行修订的基础。开发的化学促进了一系列绿藻毒素类似物的合成,这些类似物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进行了评估,包括耐药病原体,揭示了这种结构类型中的第一个结构-活性关系。
    DOI:
    10.1021/ja506472u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Revision of Viridicatumtoxin B
    作者:K. C. Nicolaou、Christian Nilewski、Christopher R. H. Hale、Heraklidia A. Ioannidou、Abdelatif ElMarrouni、Lizanne G. Koch
    DOI:10.1002/anie.201304691
    日期:2013.8.12
    Will the real viridicatumtoxin B please stand up: The total synthesis of viridicatumtoxin B resulted in its structural revision and opens the way for analogue construc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is complex tetracycline‐like antibiotic. The highly convergent strategy employed allows for swift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re carbocyclic framework of the molecule.
    请真正的绿藻毒素 B 站起来:绿藻毒素 B的全合成导致其结构修正,并为这种复杂的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类似物构建和生物学评价开辟了道路。采用的高度收敛策略允许快速构建分子的整个碳环框架。
  • Madsen, Ulf; Brehm, Lotte; Krogsgaard-Larsen, Pov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8, p. 359 - 364
    作者:Madsen, Ulf、Brehm, Lotte、Krogsgaard-Larsen, Pov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