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2S,3R)-2,3-di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 | 1241892-0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2S,3R)-2,3-di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
英文别名
benzyl (2S,3R)-2,3-di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
benzyl (2S,3R)-2,3-di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化学式
CAS
1241892-07-8
化学式
C30H28O6
mdl
——
分子量
484.549
InChiKey
IGIVSGHZEYRLBE-WDYNHAJ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8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85.2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 (2S,3R)-2,3-di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三乙基硅烷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5h, 生成 S-(-)-3-(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丹参素及其S异构体及其中间体的高效合成及理化表征
    摘要:
    摘要 描述了R-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S异构体和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和分子结构细节。丹参素是丹参(丹参或丹参)中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酚酸,在中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合成方法基于受保护的 3,4-二羟基苯甲醛和 Meldrum 酸衍生物的 Knoevenagel 缩合,然后是不对称 Sharples 二羟基化、还原性单脱羟基化和最终脱保护。所有化合物均通过各种光谱技术进行表征:1H-、13C-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拉曼,HR 质谱。为了测定化合物的光学纯度,开发了原始的 HPLC 方法,该方法允许使用市售手性固定相有效拆分丹参素 R 和 S 对映异构体及其中间体对映异构体。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丹参素作为药物制剂中潜在 API 的特异性,通过热分析研究了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和热重分析 (TGA)。
    DOI:
    10.1016/j.molstruc.2017.09.118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酰丙酮苄酯哌啶吡啶甲基磺酰胺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丙酮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benzyl (2S,3R)-2,3-di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丹参素及其S异构体及其中间体的高效合成及理化表征
    摘要:
    摘要 描述了R-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S异构体和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和分子结构细节。丹参素是丹参(丹参或丹参)中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酚酸,在中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合成方法基于受保护的 3,4-二羟基苯甲醛和 Meldrum 酸衍生物的 Knoevenagel 缩合,然后是不对称 Sharples 二羟基化、还原性单脱羟基化和最终脱保护。所有化合物均通过各种光谱技术进行表征:1H-、13C-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拉曼,HR 质谱。为了测定化合物的光学纯度,开发了原始的 HPLC 方法,该方法允许使用市售手性固定相有效拆分丹参素 R 和 S 对映异构体及其中间体对映异构体。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丹参素作为药物制剂中潜在 API 的特异性,通过热分析研究了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和热重分析 (TGA)。
    DOI:
    10.1016/j.molstruc.2017.09.1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3-(3,4-dihydroxyphenyl)-glyceric acid-Basic monomeric moiety of a biologically active polyether from<i>Symphytum asperum</i>and<i>S. caucasicum</i>
    作者:Maia Merlani、Vakhtang Barbakadze、Lela Amiranashvili、Lali Gogilashvili、Elina Yannakopoulou、Kyriakos Papadopoulos、Bezhan Chankvetadze
    DOI:10.1002/chir.20823
    日期:——
    The racemic and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 novel glyceric acid derivative, namely, 2,3‐dihydroxy‐3‐(3,4‐di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as well as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s described. The virtually pure enantiomers, (+)‐(2R,3S)‐2,3‐dihydroxy‐3‐(3,4‐di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and (−)‐(2S,3R)‐2,3‐dihydroxy‐3‐(3,4‐di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via Sharpless
    描述了一种新型甘油酸衍生物(2,3-二羟基-3-(3,4-二羟基基)丙酸)的外消旋和对映选择性合成及其抗化活性。几乎纯的对映异构体(+)-(2 R,3 S)-2,3-二羟基-3-(3,4-二羟基基)丙酸和(-)-(2 S,3 R)-2,使用对映体互补催化剂DHQD)2 -PHAL和(DHQ)2首次通过反咖啡酸生物的Sharpless不对称二羟基化合成了3-二羟基-3-(3,4-二羟基基)-丙酸‐PHAL。新型手性甘油酸衍生物的对映体纯度的测定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其烷基化前体阶段进行的。新型甘油酸衍生物显示出对次氯酸盐和N,N - N-二苯基-N-吡啶并-基自由基的强抗化活性。它们的抗化活性比相应的天然聚醚高约40倍,反式咖啡酸本身高3倍。手性,2010年。©2010 Wiley-Liss,Inc.。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