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llyl 2-O-methyl-α-L-rhamnopyranoside | 1609272-8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llyl 2-O-methyl-α-L-rhamn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2S,3R,4R,5R,6R)-5-methoxy-2-methyl-6-prop-2-enoxyoxane-3,4-diol
allyl 2-O-methyl-α-L-rhamn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609272-88-9
化学式
C10H18O5
mdl
——
分子量
218.25
InChiKey
VOZJBSHLQNCWJJ-SRQGCSH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68.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llyl 2-O-methyl-α-L-rhamnopyranoside4-二甲氨基吡啶 、 selenium(IV) oxide 、 caesium carbonate溶剂黄146三乙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trichloroacetimid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催化的推定曼荼罗A的全合成
    摘要:
    公开了推测的结构的简明合成,所述假定的结构分配给具有高细胞毒性的海洋大环内酯扁桃内酯A(1)。特别是,铱催化的双向Krische烯丙基化反应和钴催化的羰基化环氧化物开口是制备主要结构单元的便捷入口。最后阶段的特征是将末端乙炔复分解首次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这类底物直到最近才得以实现。成功的关键是使用高选择性钼亚烷基络合物42作为催化剂。尽管合成样品的组成和立体化学是明确的,但1以及11-的光谱epi - 1不同于天然产物,这意味着在原始结构分配中存在细微但根深蒂固的错误。
    DOI:
    10.1002/anie.201400605
  • 作为产物:
    描述:
    L-(+)-鼠李糖硫酸 、 sodium hydride 、 对甲苯磺酸2,3-丁二酮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5.62h, 生成 allyl 2-O-methyl-α-L-rham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曼德拉利德A的全合成,立体化学修饰和生物重评估:家庭内部关系的化学模拟
    摘要:
    曼德拉利德A和三个同类物最近被分离出来,因为据推测是南非海岸线附近收集的海鞘的高度细胞毒性原理。由于这些化合物几乎无法从天然来源获得,因此开发了一种简明的合成路线,以结构1为声称的曼荼罗A的表示形式。该序列涉及铱催化的双向Krische烯丙基化和钴催化的羰基化环氧化物开口。准备主要构件的切入点。最后阶段的特征是首先将末端乙炔复分解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这一点引人注目,因为这类底物数十年来一直不在炔烃复分解的范围内。合成1但是,事实证明与天然产物并不相同。为了澄清这个问题,通过使用DFT然后进行DP4分析,模拟了20种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的NMR光谱。但是,这也没有提供可靠的分配。最终,通过制备三种非对映异构体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中所有化合物6在所有分析和光谱方面均被证明与扁桃苷A相同。由于6中围绕四氢呋喃环的整个“北区”显示出与最初分配的构型相反的构型,因此很有可能必须以类似方式校正姊妹化
    DOI:
    10.1002/chem.2015014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Mandelalide A
    作者:Tobias Michael Brütsch、Pascal Bucher、Karl-Heinz Altmann
    DOI:10.1002/chem.201504230
    日期:2016.1.22
    catalytic addition of a protected acetylene to crotonaldehy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trahydropyran unit that is embedded in the macrocycle by means of an acid‐catalyzed Prins reaction. The synthesis of the alcohol fragment features the formation of the trisubstituted tetrahydrofuran ring through an acetal cleavage/epoxide opening cascade reaction and a rarely used radical alkynylation of a primary
    海洋大环内酯扁桃内酯A(1的一种新的聚合全合成。)的开发基于Shiina型大环内酯化的大环闭环,并通过复杂程度相当的两个片段之间的高效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构建了必要的前体癸二酸。酸构建模块的关键步骤是对巴豆醛的对映选择性催化加成保护的乙炔,以及通过酸催化的Prins反应构建嵌入大环的四氢吡喃单元。醇片段的合成特征在于通过缩醛裂解/环氧化物打开级联反应和很少使用的伯烷基的自由基炔基化反应形成三取代的四氢呋喃环。有趣的是 末端双键的二羟基化是该合成单元合成的一部分,尽管具有中等或低选择性,但对于α-和β-AD-mix混合试剂而言,得到的主要产物相同。合成扁桃化物A(1)是一种有效的A549,HT460和H1299人肺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剂,但不是SK‐ N‐ 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剂。但是,即使在测试的最高化合物浓度(5μm)下,我们也没有观察到完全的细胞杀伤作用。
  •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Mandelalide A and Isomandelalide A: Discovery of a Cytotoxic Ring-Expanded Isomer
    作者:Nagarathanam Veerasamy、Ankan Ghosh、Jinming Li、Kazuhiro Watanabe、Jeffrey D. Serrill、Jane E. Ishmael、Kerry L. McPhail、Rich G. Carter
    DOI:10.1021/jacs.5b12318
    日期:2016.1.27
    The total synthesis of mandelalide A and its ring-expanded macrolide isomer isomandelalide A has been achieved. Unexpected high levels of cytotoxicity were observed with the ring-expanded isomandelalide A with a rank order of potency: mandelalide A > isomandelalide A > mandelalide B. Key aspects of the synthesis include Ag-catalyzed cyclizations (AgCC's) to construct both the THF and THP rings present
    完成了扁桃内酯A及其扩环大环内酯异构体异扁桃内酯A的全合成。使用扩环异金刚烷内酯 A 观察到出乎意料的高平细胞毒性,其效力顺序为:mandeallide A > isomandelalide A > mandelalide B。 合成的关键方面包括 Ag 催化环化 (AgCC) 以构建 THF 和 THP大环中存在的环,顺式烯炔的非对映选择性Sharpless二氢基化,以及乙炔与手性环氧化物的偶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