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azidomethyl)-6-bromobenzo[d][1,3]dioxole | 186809-1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azidomethyl)-6-bromobenzo[d][1,3]dioxole
英文别名
5-(Azidomethyl)-6-bromo-1,3-dioxaindane;5-(azidomethyl)-6-bromo-1,3-benzodioxole
5-(azidomethyl)-6-bromobenzo[d][1,3]dioxole化学式
CAS
186809-19-8
化学式
C8H6BrN3O2
mdl
——
分子量
256.059
InChiKey
DVMKOSDUOXROB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9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7.2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azidomethyl)-6-bromobenzo[d][1,3]dioxole 在 Lindlar's catalyst 、 P(PPh3)4 、 palladium hydroxide - carbon 吡啶喹啉4-二甲氨基吡啶四丁基氟化铵氢气二甲基二环氧乙烷三氯化铁苄基三甲基氯化铵sodium naphthalenide二异丁基氢化铝三乙胺三苯基膦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二醇二甲醚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乙腈均三甲苯 为溶剂, 反应 96.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立体特异性分子内阿烯基硅烷亚氨基反应在对映选择性全合成石蒜科5,11-甲基吗啉啶类生物碱中的应用
    摘要:
    五环 5,11-methanomorphanthridine Amaryllidaceae 生物碱 (-)-montanine (1)、(-)-coccinine (2) 和 (-)-pancracine (3) 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是使用分子内协调的周环丙二烯基硅烷亚胺烯完成的环加成是关键步骤。这些复杂的天然产物是从容易获得的对映异构纯环氧醇 15 开始构建的,通过有效的九步序列将其转化为丙二烯基硅烷醛 28。由醛 28 和亚氨基正膦 47 生成的亚胺经过立体有择的热亚亚胺烯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顺式氨基炔烃 49。 可以通过 Lindlar 氢化和分子内 Heck 反应将该化合物转化为七元环四环 51。
    DOI:
    10.1021/ja970839n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6-溴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二烯 在 sodium azid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96%的产率得到5-(azidomethyl)-6-bromobenzo[d][1,3]diox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I)二聚体能够在空气中对三氟甲磺酸酯和氯化物进行极其快速的化学选择性烷基化芳基溴化物。
    摘要:
    本文公开的是在 COTf、C-Cl 和其他潜在反应性官能团存在下,使用空气稳定、水分稳定和热稳定的双核 PdI 催化剂,对 C-Br 键进行第一个常规化学和位点选择性烷基化,[ Pd(μ-I)PtBu3]2 。溴选择性与底物和竞争反应位点的相对位置无关,因此完全可预测。在室温和开瓶反应条件下以极高的速度(<5 分钟反应时间)引入伯烷基链和仲烷基链。
    DOI:
    10.1002/anie.2017016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tic study in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CuAAC) catalyzed by bifunctional trinuclear copper(I) pyrazolate complex: Shift in rate-determining step
    作者:Vladimir A. Larionov、Anna R. Stashneva、Aleksei A. Titov、Alexey A. Lisov、Michael G. Medvedev、Alexander F. Smol'yakov、Andrey M. Tsedilin、Elena S. Shubina、Victor I. Maleev
    DOI:10.1016/j.jcat.2020.07.010
    日期:2020.10
    Trinuclear copper(I) pyrazolate [Cu(3,5-(CF3)2Pz)]3 was employed in a mechanistic study of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CuAAC). It was shown that the copper complex operates as a bi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copper source and Brønsted base) under mild conditions (RT and air atmosphere) at low catalyst loading (1 mol%).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of the reaction is the first C-N bond formation between
    三核吡唑(I)[Cu(3,5-(CF 3)2 Pz)] 3被用于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CuAAC)的机理研究中。结果表明,的络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RT和空气气氛下)以较低的催化剂负载量(1摩尔%)作为双功能催化体系(源和布朗斯台德碱)运行。该反应的决定速率的步骤是叠氮化物乙炔之间的第一个CN键形成(叠氮化物迁移插入),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乙炔(I)形成。观测到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等于1.1并通过DFT计算得到了支持。该反应对催化剂浓度具有二级依赖性,这意味着两个(I)中心参与了“双蝴蝶”四核配合物Cu 4 L 4(RC≡CH)2形成属环的步骤在速率确定步骤中。DFT计算证明吡唑酸酯配体充当布朗斯台德碱,使乙炔分子去质子化,提供了成功的催化作用。基于DFT计算已经构​​建了合理的反应催化循环。
  • Thermal, non-catalyzed Huisgen cycloaddi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4,5-bis(trimethylsilyl)-1H-1,2,3-triazoles
    作者:Ronald G. Brisbois、Alexandra M. Bergan、Aubrey J. Ellison、Percy Y. Griffin、Kent C. Hackbarth、Steven R. Larson
    DOI:10.1016/j.tetlet.2012.11.019
    日期:2013.1
    The 1,2,3-triazole scaffold is an important pharmacophore and a versatile, increasingly leveraged, sub-structure in biochemical, materials, polymer, and metal-coordinating applications. Continuing advances in 1,2,3-triazole construction, by either non-catalyzed or metal-catalyz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foster further creative use. The work reported here establishes a general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4,5-bis(trimethylsilyl)-1H-1,2,3-triazoles via thermal Huisgen cycloaddition between azides and bis(trimethylsilyl)acetylene. (C) 2012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黄樟素氧化物 黄樟素乙二醇; 2',3'-二氢-2',3'-二羟基黄樟素 黄樟素 风藤酰胺 风藤酮 非哌西特盐酸盐 非哌西特 盐酸盐 角秋水仙碱 螺[1,3-苯并二氧戊环-2,1'-环己烷]-5-胺 蓝细菌 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胺盐酸盐 苯并[d][1,3]二氧代l-5-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l-5-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甲腈 苯并[d][1,3]二氧代-4-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羧酰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氯乙酸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4-氟-苯基)-乙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1-甲基-哌啶-4-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吡啶-3-甲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4-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乙酸甲酯 苯并[1,3]二氧代-5-羧酰胺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肼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4-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2-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乙酰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醇丙酸酯 苯乙酸,1-(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3-丁烯-1-基酯 苯乙酮O-((4-(3,4-亚甲二氧基苄基)-1-哌嗪-1-基)羰基甲基)肟 苯,1-甲氧基-6-硝基-3,4-亚甲二氧基- 芝麻酚 芝麻林素 脲,N-1,3-苯并二噁唑-5-基-N'-(2-溴乙基)- 胡椒醛肟 胡椒醛-((Z)-O-苯基氨基甲酰基肟) 胡椒醛,二苄基缩硫醛 胡椒醛 胡椒醇 胡椒酸酰氯 胡椒酸 胡椒腈 胡椒环乙酮肟 胡椒环 胡椒基重氮酮 胡椒基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