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bromo-3-(3-(4-chlorophenyl)acryloyl)-2H-chromen-2-one | 690215-1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bromo-3-(3-(4-chlorophenyl)acryloyl)-2H-chromen-2-one
英文别名
6-Bromo-3-[3-(4-chlorophenyl)prop-2-enoyl]chromen-2-one
6-bromo-3-(3-(4-chlorophenyl)acryloyl)-2H-chromen-2-one化学式
CAS
690215-10-2
化学式
C18H10BrClO3
mdl
MFCD00768695
分子量
389.633
InChiKey
QWYSSOXMJHTXI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溴香豆素的新合成八面体铜配合物的多重加热速率动力学参数,热,X射线衍射研究以及抗氧化剂,抗结核和抗菌活性评估。
    摘要:
    通过经典的热技术合成了一系列新的Cu(II)配合物。通过在乙醇中的哌啶存在下使6-溴3-乙酰基香豆素与醛回流,可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体(L)。Cu(II)配合物已通过将Cu(NO(3))(2)的水溶液以1:1摩尔比与乙醇二齿配体和Clioquinol混合来合成。分别通过元素分析,FT-IR,(1)H NMR,(13)C NMR,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对配体及其铜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确认。通过热重分析,差示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电子光谱和磁测量方法研究了新合成的混合配体Cu(II)配合物的热行为。在不同的加热速率(2.5-20°C min(-1))下对Cu(II)配合物进行DSC实验的动态扫描。通过基辛格和小泽的方法获得的所有复合物的第二步降解动力学参数均一致。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很明显,通过OO和ON供体系统,配体以一元二齿模式与金属原子配位。因此,已经提出了用于金属配合物的六配
    DOI:
    10.1016/j.saa.2012.05.057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6-羟基苯甲醛哌啶 作用下, 以 吡啶 为溶剂, 反应 0.67h, 生成 6-bromo-3-(3-(4-chlorophenyl)acryloyl)-2H-chrom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溴香豆素的新合成八面体铜配合物的多重加热速率动力学参数,热,X射线衍射研究以及抗氧化剂,抗结核和抗菌活性评估。
    摘要:
    通过经典的热技术合成了一系列新的Cu(II)配合物。通过在乙醇中的哌啶存在下使6-溴3-乙酰基香豆素与醛回流,可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体(L)。Cu(II)配合物已通过将Cu(NO(3))(2)的水溶液以1:1摩尔比与乙醇二齿配体和Clioquinol混合来合成。分别通过元素分析,FT-IR,(1)H NMR,(13)C NMR,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对配体及其铜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确认。通过热重分析,差示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电子光谱和磁测量方法研究了新合成的混合配体Cu(II)配合物的热行为。在不同的加热速率(2.5-20°C min(-1))下对Cu(II)配合物进行DSC实验的动态扫描。通过基辛格和小泽的方法获得的所有复合物的第二步降解动力学参数均一致。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很明显,通过OO和ON供体系统,配体以一元二齿模式与金属原子配位。因此,已经提出了用于金属配合物的六配
    DOI:
    10.1016/j.saa.2012.05.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6-(6-bromo-2-oxo-2H-chromen-3-yl)-4-(4-chlorophenyl)-2-alkoxynicotinonitrile as antimicrobial agents
    申请人:KING FAISAL UNIVERSITY
    公开号:US11958835B1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A 6-(6-bromo-2-oxo-2H-chromen-3-yl)-4-(4-chlorophenyl)-2-alkoxynicotinonitrile compound, its synthesis, and its use as an antimicrobial agent.
  • Multiple heating rate kinetic parameters, thermal,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newly synthesized octahedral copper complexes based on bromo-coumarins along with their antioxidant, anti-tubercular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evaluation
    作者:Ketan S. Patel、Jiten C. Patel、Hitesh R. Dholariya、Kanuprasad D. Patel
    DOI:10.1016/j.saa.2012.05.057
    日期:2012.10
    Series of new Cu(II)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by classical thermal technique. The biologically potent ligands (L) were prepared by refluxing 6-brom 3-acetyl coumarin with aldehydes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idine in ethanol. The Cu(II)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mixing an aqueous solution of Cu(NO(3))(2) in 1:1 molar ratios with ethanolic bidentate ligands and Clioquinol. The structures of
    通过经典的热技术合成了一系列新的Cu(II)配合物。通过在乙醇中的哌啶存在下使6-溴3-乙酰基香豆素与醛回流,可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体(L)。Cu(II)配合物已通过将Cu(NO(3))(2)的水溶液以1:1摩尔比与乙醇二齿配体和Clioquinol混合来合成。分别通过元素分析,FT-IR,(1)H NMR,(13)C NMR,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对配体及其铜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确认。通过热重分析,差示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电子光谱和磁测量方法研究了新合成的混合配体Cu(II)配合物的热行为。在不同的加热速率(2.5-20°C min(-1))下对Cu(II)配合物进行DSC实验的动态扫描。通过基辛格和小泽的方法获得的所有复合物的第二步降解动力学参数均一致。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很明显,通过OO和ON供体系统,配体以一元二齿模式与金属原子配位。因此,已经提出了用于金属配合物的六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