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西他列汀(Sitagliptin phosphate,商品名Januvia, 编号MK-0431)是由德国默克公司开发的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肽基肽酶Ⅳ(DDP-4)抑制剂类药物。这种新型降糖药可提高人体自身降低过高血糖水平的能力,通过抑制该酶活性而相对提高天然发生肠促胰岛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的水平,由此触发胰腺提高胰岛素生产并使肝脏停止葡萄糖生产、最终降低血糖浓度。它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同时,能减轻饥饿感,而且不会使体重增加,也不会发生低血糖或水肿现象。
磷酸西他列汀作为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且与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时,能针对2型糖尿病的三种主要缺陷: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α细胞功能障碍发挥作用。然而,它不适合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者糖尿病性酮酸中毒患者的治疗。
制备以2,4,5-三氟苯乙酸为原料,与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缩合得到二酮化合物(步骤2)。在甲醇中加热脱羧后生成酮酯(步骤3),并将其与(S)-苯甘酰胺反应得到手性烯胺(步骤4)。接着,利用硼烷/CBS催化剂进行不对称还原,得到一对非对映异构体5a和5b。最终经过7步反应,5a转变成关键中间体(R)-3-(叔丁氧羰基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步骤8),并与1,2,4-三唑并吡嗪缩合、脱除Boc保护基后制得目标产物。总收率为33%,整个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磷酸西他列汀的安全性较好,基本无增加体重、恶心或呕吐等副作用,并且很少发生低血糖情况。一项为期24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741例患者参与(HbA1c为8.0%),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其他两组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基本无低血糖发生且体重未增加。然而,存在一些特殊不良反应,如便秘、鼻炎、咽炎、咽喉痛、泌尿道感染、肌痛、关节痛和高血压等,但这些症状程度均为轻到中度,且自限性。
新型降糖药磷酸西他列汀可提高人体自身降低过高血糖水平的能力。临床研究显示,552例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100毫克磷酸西他列汀后,在12周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了0.6%-1.1%,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是鼻塞或流涕,以及咽喉痛、上呼吸道感染和头痛。
综上所述,磷酸西他列汀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在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在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