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g-threo-2,3-diveratryl-succinic acid-anhydride | 126965-3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g-threo-2,3-diveratryl-succinic acid-anhydride
英文别名
Lg-threo-2,3-Diveratryl-bernsteinsaeure-anhydrid;(3R,4R)-3,4-bis[(3,4-dimethoxyphenyl)methyl]oxolane-2,5-dione
L<sub>g</sub>-<i>threo</i>-2,3-diveratryl-succinic acid-anhydride化学式
CAS
126965-33-1
化学式
C22H24O7
mdl
——
分子量
400.428
InChiKey
UDDGTTSQJNENKE-HZPDHXF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8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g-threo-2,3-diveratryl-succinic acid-anhydri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反应 1.0h, 生成 甲基牛蒡酚; 甲基牛蒡子素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3-芳基丙酸衍生物的氧化均偶联。在木酚素的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4S)-3-(3-芳基丙酰基)-4-异丙基-2-恶唑烷酮和(4R,5S)-1-(3-芳基丙酰基)-3,4-二甲基-5-苯基的烯醇锂的氧化均偶联-2-咪唑啉酮类化合物以TiCl(4),PhI(OAc)(2)或CuCl(2)为氧化剂立体选择性地给出了相应的R,R-二聚体。立体选择性可以通过自由基偶联机理来解释。由主要的R,R-二聚体合成了光学活性的二苄基丁内酯木脂素,例如(-)-激肽和(-)-二甲基麦角甾醇,和二苄基丁二醇木脂素,例如(-)-二氢立方体素和(-)-二甲基-异异二十二烯醇。(4R,5S)-1-(3-芳基丙酰基)-3,4-二甲基-5-苯基-2-咪唑啉酮与LDA-I(2)的氧化偶合主要得到R,S-二聚体,该结果可以用S(N)2机制来解释。
    DOI:
    10.1021/jo991317o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3-芳基丙酸衍生物的氧化均偶联。在木酚素的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4S)-3-(3-芳基丙酰基)-4-异丙基-2-恶唑烷酮和(4R,5S)-1-(3-芳基丙酰基)-3,4-二甲基-5-苯基的烯醇锂的氧化均偶联-2-咪唑啉酮类化合物以TiCl(4),PhI(OAc)(2)或CuCl(2)为氧化剂立体选择性地给出了相应的R,R-二聚体。立体选择性可以通过自由基偶联机理来解释。由主要的R,R-二聚体合成了光学活性的二苄基丁内酯木脂素,例如(-)-激肽和(-)-二甲基麦角甾醇,和二苄基丁二醇木脂素,例如(-)-二氢立方体素和(-)-二甲基-异异二十二烯醇。(4R,5S)-1-(3-芳基丙酰基)-3,4-二甲基-5-苯基-2-咪唑啉酮与LDA-I(2)的氧化偶合主要得到R,S-二聚体,该结果可以用S(N)2机制来解释。
    DOI:
    10.1021/jo991317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36. The constituents of natural phenolic resins. Part XIV. The synthesis of dl-, d-, and l-matairesinol dimethyl ether
    作者:Robert D. Haworth、David Woodcock
    DOI:10.1039/jr9390000154
    日期:——
  • Oxidative Homocoupling of Chiral 3-Arylpropanoic Acid Derivatives. Application to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Lignans
    作者:Naoki Kise、Takako Ueda、Kimikage Kumada、Yuichi Terao、Nasuo Ueda
    DOI:10.1021/jo991317o
    日期:2000.1.1
    TiCl(4), PhI(OAc)(2), or CuCl(2) as an oxidant. The stereoselectivity can be explained by a radical coupling mechanism. Optically active dibenzylbutyrolactone lignans, such as (-)-hinokinin and (-)-dimethylmatairesinol, and dibenzylbutanediol lignans, such as (-)-dihydrocubebin and (-)-dimethylsecoisolariciresinol, were synthesized from the major R,R-dimers.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4R, 5S)-1-(3-arylpropanoyl)-3
    (4S)-3-(3-芳基丙酰基)-4-异丙基-2-恶唑烷酮和(4R,5S)-1-(3-芳基丙酰基)-3,4-二甲基-5-苯基的烯醇锂的氧化均偶联-2-咪唑啉酮类化合物以TiCl(4),PhI(OAc)(2)或CuCl(2)为氧化剂立体选择性地给出了相应的R,R-二聚体。立体选择性可以通过自由基偶联机理来解释。由主要的R,R-二聚体合成了光学活性的二苄基丁内酯木脂素,例如(-)-激肽和(-)-二甲基麦角甾醇,和二苄基丁二醇木脂素,例如(-)-二氢立方体素和(-)-二甲基-异异二十二烯醇。(4R,5S)-1-(3-芳基丙酰基)-3,4-二甲基-5-苯基-2-咪唑啉酮与LDA-I(2)的氧化偶合主要得到R,S-二聚体,该结果可以用S(N)2机制来解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