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R,6aR)-4-hydroxy-2,2-dimethyl-4,3a,6a-trihydrocyclopenta[1,2-d]1,3-dioxalan-5-yl)methyl benzoate | 941694-7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R,6aR)-4-hydroxy-2,2-dimethyl-4,3a,6a-trihydrocyclopenta[1,2-d]1,3-dioxalan-5-yl)methyl benzoate
英文别名
——
((3aR,6aR)-4-hydroxy-2,2-dimethyl-4,3a,6a-trihydrocyclopenta[1,2-d]1,3-dioxalan-5-yl)methyl benzoate化学式
CAS
941694-70-8
化学式
C16H18O5
mdl
——
分子量
290.316
InChiKey
PMXADEAAHIPSBI-HZSPNIE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6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64.9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aR,6aR)-4-hydroxy-2,2-dimethyl-4,3a,6a-trihydrocyclopenta[1,2-d]1,3-dioxalan-5-yl)methyl benzoate偶氮二异丁腈三正丁基氢锡 、 sodium hydrid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5h, 生成 (+/-)-(3,4-dihydroxycyclopent-1-enyl)methyl 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雕刻碳环核苷的双环 [3.1.0] 己烷模板以提高疱疹胸苷激酶的识别
    摘要:
    在核苷中用环戊烷取代呋喃糖环产生一组通常称为碳环核苷的类似物。由于缺乏表征常规核苷的真正糖基键,这些化合物具有增加的化学和酶稳定性。环丙烷环与环戊烷的额外融合产生双环 [3.1.0] 己烷系统,该系统根据其相对于核碱基的位置能够将嵌入的环戊烷环锁定为模拟呋喃糖典型南北构象的构象常规核苷中的环。这些双环[3.1.0]己烷模板已经为区分激酶和聚合酶之间对比的构象偏好提供了重要线索。在这里,我们描述了设计、合成、一种新的双环 [3.1.0] 己烷胸苷类似物的磷酸化模式,该类似物似乎具有理想的药效团空间分布,可与单纯疱疹 1 胸苷激酶进行最佳相互作用。双环 [3.1.0] 己烷模板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刚性模板,用于雕刻其他碳环核苷以满足特定受体的需求。
    DOI:
    10.1021/ja068873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雕刻碳环核苷的双环 [3.1.0] 己烷模板以提高疱疹胸苷激酶的识别
    摘要:
    在核苷中用环戊烷取代呋喃糖环产生一组通常称为碳环核苷的类似物。由于缺乏表征常规核苷的真正糖基键,这些化合物具有增加的化学和酶稳定性。环丙烷环与环戊烷的额外融合产生双环 [3.1.0] 己烷系统,该系统根据其相对于核碱基的位置能够将嵌入的环戊烷环锁定为模拟呋喃糖典型南北构象的构象常规核苷中的环。这些双环[3.1.0]己烷模板已经为区分激酶和聚合酶之间对比的构象偏好提供了重要线索。在这里,我们描述了设计、合成、一种新的双环 [3.1.0] 己烷胸苷类似物的磷酸化模式,该类似物似乎具有理想的药效团空间分布,可与单纯疱疹 1 胸苷激酶进行最佳相互作用。双环 [3.1.0] 己烷模板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刚性模板,用于雕刻其他碳环核苷以满足特定受体的需求。
    DOI:
    10.1021/ja06887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rranging The Bicyclo[3.1.0]Hexane Template Of Carbocyclic Nucleosides To Improve Binding Recognition By Kinases
    作者:Victor E. Marquez、Maria J. Comin
    DOI:10.1080/15257770701490175
    日期:2007.11.26
    A novel bicyclo[3.1.0]hexane carbocyclic nucleoside (4) with a south-like conformation amenable to interact with the herpes thymidine kinase (HSV-tk) was synthesized with an endo-hydroxyl group positioned at the tip of the bicyclo[3.1.0]hexane ring system opposite to the tip of the fused cyclopropane r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ydroxymethyl chain through a Baylis-Hillman type reaction and the regioselective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南方样构象的双环[3.1.0]己烷环核苷(4),该构型可与疱疹胸苷激酶(HSV-tk)相互作用,其内羟基位于双环的末端[3.1] .0]己烷环系统与稠合的环丙烷环的末端相对。通过Baylis-Hillman型反应引入羟甲基链和环状亚硫酸中间体的区域选择性开环以在正确位置引入官能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