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Glycyrrhizin trimethyl ester | 30430-5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Glycyrrhizin tri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trimethyl glycyrrhizate
Glycyrrhizin tri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30430-55-8
化学式
C45H68O16
mdl
——
分子量
865.025
InChiKey
ZKPBPGHLJIFHRS-SZZCUPO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83-286 °C
  • 沸点:
    871.8±65.0 °C(Predicted)
  • 密度:
    1.3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1
  • 重原子数:
    61.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7
  • 拓扑面积:
    234.04
  • 氢给体数:
    5.0
  • 氢受体数:
    1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Glycyrrhizin trimethyl ester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甘草酸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es of Glycyrrhetic Acid .ALPHA.-Diglycosides and Enol .ALPHA.-Glycosides.
    摘要:
    甘草酸α-单糖苷衍生物 8、10 和 12 均在吡喃糖环的 C-2 位上具有三氯乙酰基,在 0°C 下用 NH3 饱和醚处理后,可分别得到相应的醇 13、15 和 17 以及 2'-氯二衍生物 14、16 和 18。在 AgOTf 存在下,醇 13、15 和 17 与 2,3,4-三-O-乙酰基-α-D-葡糖酸吡喃糖基溴化物 19 在干燥的 CH2Cl2 中发生糖基化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 α-二糖苷 20、22 和 24 以及烯醇 α-糖苷 21、23 和 25。将分子中没有反应性 OH 基团的二糖苷衍生物 20、22 和 35 与反应时间较长的 19 进行糖基化,可分别定量得到烯醇 α-糖苷衍生物 21、23 和 36。单糖苷衍生物 37 在吡喃糖环的 C-4 位上有一个反应性很差的 OH 基团,用 19 进行糖基化反应可得到烯醇 α-糖苷 38。研究了形成烯醇 α-糖苷的机理。用 1.5N NaOMe in MeOH 和 5% KOH in EtOH-H2O (1 : 1) 相继处理 20、22 和 24,去除其保护基团,得到游离的 α-二糖苷 26-28;用 5% KOH in EtOH-H2O (1 : 1) 在回流下处理 31、21、23、25 和 36,去除其保护基团,分别得到游离的烯醇 α-糖苷 41-45。
    DOI:
    10.1248/cpb.42.1016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es of Glycyrrhetic Acid .ALPHA.-Diglycosides and Enol .ALPHA.-Glycosides.
    摘要:
    甘草酸α-单糖苷衍生物 8、10 和 12 均在吡喃糖环的 C-2 位上具有三氯乙酰基,在 0°C 下用 NH3 饱和醚处理后,可分别得到相应的醇 13、15 和 17 以及 2'-氯二衍生物 14、16 和 18。在 AgOTf 存在下,醇 13、15 和 17 与 2,3,4-三-O-乙酰基-α-D-葡糖酸吡喃糖基溴化物 19 在干燥的 CH2Cl2 中发生糖基化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 α-二糖苷 20、22 和 24 以及烯醇 α-糖苷 21、23 和 25。将分子中没有反应性 OH 基团的二糖苷衍生物 20、22 和 35 与反应时间较长的 19 进行糖基化,可分别定量得到烯醇 α-糖苷衍生物 21、23 和 36。单糖苷衍生物 37 在吡喃糖环的 C-4 位上有一个反应性很差的 OH 基团,用 19 进行糖基化反应可得到烯醇 α-糖苷 38。研究了形成烯醇 α-糖苷的机理。用 1.5N NaOMe in MeOH 和 5% KOH in EtOH-H2O (1 : 1) 相继处理 20、22 和 24,去除其保护基团,得到游离的 α-二糖苷 26-28;用 5% KOH in EtOH-H2O (1 : 1) 在回流下处理 31、21、23、25 和 36,去除其保护基团,分别得到游离的烯醇 α-糖苷 41-45。
    DOI:
    10.1248/cpb.42.1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lycyrrhizic acid derivatives as Dengue virus inhibitors
    作者:Lidia A. Baltina、Yan-Ting Tasi、Su-Hua Huang、Hsueh-Chou Lai、Lia A. Baltina、Svetlana F. Petrova、Marat S. Yunusov、Cheng-Wen Lin
    DOI:10.1016/j.bmcl.2019.126645
    日期:2019.10
    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Glycyrrhizic acid (GL) derivatives was evaluated by the inhibitory assays on the cytopathic effect (CPE) and viral infectivity of DENV type 2 (DENV2) in Vero E6 cells. GL (96% purity) had a low cytotoxicity to Vero E6 cells, inhibited DENV2-induced CPE, and reduced the DENV-2 infectivity with the IC50 of 8.1 μM. Conjugation of GL with amino acids or their methyl esters and the introduction
    登革热病毒 (DENV) 是由伊蚊伊蚊传播的地理分布最广的致病性黄病毒之一。在本研究中,通过对 Vero E6 细胞中 DENV 2 型 (DENV2) 的致细胞病变效应 (CPE) 和病毒感染性的抑制测定来评估甘草酸 (GL) 衍生物的结构-抗病毒活性关系。GL(96% 纯度)对 Vero E6 细胞具有低细胞毒性,抑制 DENV2 诱导的 CPE,并降低 DENV-2 感染性,IC50 为 8.1 μM。GL与氨基酸或其甲酯的结合以及将芳香酰残基引入碳水化合物部分强烈影响抗病毒活性。在测试的化合物中,发现具有异亮氨酸 13 和 11-十一烷酸 17 的 GL 缀合物是有效的抗 DENV2 抑制剂 (IC50 1.2-1.3 μM)。所以,
  • Baltina, L. A.; Serdyuk, N. G.; Kondratenko, R. M., Russian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1994, vol. 64, # 12.2, p. 1809 - 1815
    作者:Baltina, L. A.、Serdyuk, N. G.、Kondratenko, R. M.、Tolstikov, G. A.、Vasil'eva, E.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齐墩果-12-烯-28-酸,3,7-二羰基-(9CI) 齐墩果-12-烯-28-酸,3,21,29-三羟基-,g-内酯,(3b,20b,21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