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propyl-3-phenyl-2-propen-1-ol | 128128-5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propyl-3-phenyl-2-propen-1-ol
英文别名
2-Benzylidenepentan-1-ol
2-n-propyl-3-phenyl-2-propen-1-ol化学式
CAS
128128-58-5
化学式
C12H16O
mdl
——
分子量
176.258
InChiKey
ZAUYFQYJUABCF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propyl-3-phenyl-2-propen-1-ol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S,S)-4,4’-二异丙基-4,5,4’,5’-四氢[2.2]双噁唑三乙胺 、 silver carbonate 、 富马酸二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2-甲基-2-丁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S)-2-(4-methoxyphenyl)-2-((R)-phenyl(p-tolyl)methyl)pentyl (4-methoxyphen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三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多组分交叉偶联
    摘要:
    开发立体异构碳中心形成的催化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被认为是立体选择性形成 C-C 键的简单而有效的工具。然而,尽管无环全碳四元邻位立构中心在各种生物活性小分子中表现突出,但在交叉偶联化学领域内,其创建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我们描述了钯催化的三取代烯烃与芳基重氮盐和芳基硼酸的不对称多组分交叉偶联,以实现具有高区域选择性、非立体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叔-季碳中心的形成。具体来说,三取代烯烃的立体构型的精确控制使得不同的立体选择性交叉偶联反应成为可能,从而可以轻松构建所有四种对映体。利用涉及手性双恶唑啉和非手性富马酸酯的配体交换策略分别加速了交叉偶联过程中的对映选择性迁移插入和还原消除步骤,正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所支持的,从而避免了对相邻定向的需要内烯烃骨架内的基团。
    DOI:
    10.1021/jacs.4c05480
  • 作为产物:
    描述:
    2-n-propyl-3-phenyl-2-propenal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0%的产率得到2-n-propyl-3-phenyl-2-prop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bioreduction of 2-fluorocinnamyl alcohols mediated by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摘要:
    Biocatalytic reduction of 2-fluorocinnamyl alcohols mediated by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as investigated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 Product analysis clearly showed that (S)-2-fluoro-3-arylpropanols were afforded in high yields with up to 92% ee Value. (C) 2010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DOI:
    10.1016/j.tetlet.2010.01.0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R)-斯替戊喷酯-d9 隐甲藻 镉红,颜料红108 苯酚,2-(1-氯-3-乙基-3-羟基-1-戊烯基)-,(E)- 苯甲醛甘油缩醛 苯(甲)醛,2-[(1E,3S,4S,5E)-3,4-二羟基-1,5-庚二烯-1-基]-6-羟基- 肉桂醇 稻瘟醇 烯效唑 烯效唑 烯唑醇 (E)-(S)-异构体 氯化2-[(4-氨基-2-氯苯基)偶氮]-1,3-二甲基-1H-咪唑正离子 戊基肉桂醇 咖啡酰基乙醇 反式-3,4,5-三甲氧基肉桂醇 反式-1-(3,4-二氯苯基)-3-(三氟甲基)戊-1-烯-4-炔-3-醇 亞苄乳酸 alpha-苯乙烯基-4-吡啶甲醇 R-烯效唑 R-烯唑醇 6-甲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1-庚烯-3-醇 5-甲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1-己烯-3-醇 5-甲基-1-(1,3-苯并二氧戊环-5-基)-1-己烯-3-醇 4-苯基-3-丁烯-2-醇 4-羟基肉桂醇 4-羟基-6-苯基己-5-烯-2-酮 4-硝基肉桂醇 4-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4-甲基-1-[2-(丙-1-烯-2-基)苯基]戊-4-烯-2-炔-1-醇 4-(4-硝基苯基)丁-3-烯-2-醇 4-(4-溴苯基)丁-3-烯-2-醇 4-(4,4-二甲基-3-羟基-1-戊烯基)邻苯二酚 4-(3-羟基丙烯基)-2,6-双(3-甲基-2-丁烯基)苯酚 4-(3-羟基丙-1-烯基)苯酚 4-(3-羟基-3-甲基-1-丁烯基)-1-甲氧基-3-(2-硝基乙基)吲哚 4-(2-苯基乙烯基)庚-1,6-二烯-4-醇 4,4-二氯-5,5,5-三氟-1-苯基戊-1-烯-3-醇 4,4,5,5,5-五氟-1-苯基戊-1-烯-3-醇 3-苯基戊-2-烯-1,5-二醇 3-苯基丙-2-烯-1-醇 3-甲基肉桂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2-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1,2-二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4-炔-3-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3-氯-4-氟-4-苯基丁-3-烯-2-醇 3-(4-甲基苯基)丙-2-烯-1-醇乙酸酯 3-(4-溴苯基)丙-2-烯-1-醇 3-(3-硝基苯基)丙-2-烯-1-醇 3-(3,5-二氟苯基)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