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状包虫病 (AE) 是由狐狸绦虫多房棘球蚴感染引起的。这种疾病影响人类、狗、圈养猴子和其他哺乳动物,是由寄生虫在肝脏中侵入性生长的后绦虫阶段引起的。目前的药物治疗基于非杀寄生虫
苯并咪唑。因此,它们的疗效有限,并且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需要新的、改进的 AE 治疗方案。 甲
氟喹 (MEF) 是一种
抗疟药,此前已被证明在体外和实验感染的小鼠体内能有效对抗多房艾美耳球虫。然而,MEF 不具有杀寄生虫作用,需要改进才能成功治疗患者,并且会引起强烈的神经精神副作用。本研究通过对14种MEF衍
生物的比较分析,探讨了MEF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模式。与 MEF 相比,它们均未表现出更高的抗多房艾美耳球虫活性,但四种化合物造成的损害有限。为了鉴定MEF及其有效衍
生物的分子靶点,对两种有效化合物(MEF、MEF-3)和两种无效化合物(MEF-13、MEF-22)进行了差示亲和色谱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出 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