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fluoro-8,9-dimethoxyphenanthridine | 1618650-5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8,9-dimethoxyphenanthridine
英文别名
——
2-fluoro-8,9-dimethoxyphenanthridine化学式
CAS
1618650-59-1
化学式
C15H12FNO2
mdl
——
分子量
257.264
InChiKey
JIMQBSWMMOOJL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4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31.3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fluoro-8,9-dimethoxyphenanthridine碘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75%的产率得到2-fluoro-8,9-dimethoxy-5-methyl-phenanthridinium 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ally Simple Phenanthridine Analogues Based on Nitidine and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
    摘要:
    一系列基于尼地定的新型结构简单的类似物被设计并合成,以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通过体外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MTT)试验评估了对人类癌细胞系(HepG2、A549、NCI-H460和CNE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其中一些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特别是在C-6位置具有[(二甲基氨基)乙基]氨基侧链的衍生物。平面共轭化合物15a、15b和15c对CNE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20μM、1.87μM和1.19μM,比尼地定氯化物更活跃。具有对HepG2细胞和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19μM和1.37μM的化合物15b和化合物15c表现出比尼地定更优越的活性。此外,具有苯并喹啉酮核心的化合物5e对所有测试细胞表现出非凡的细胞毒性,特别是对CNE1细胞,IC50值为1.13μM。
    DOI:
    10.3390/molecules24030437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黎芦醚甲醇 、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sodium azide 、 三氟甲磺酸三溴化磷sodium carbonate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3.0h, 生成 2-fluoro-8,9-dimethoxyphenanth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synthetic approach to 6-unsubstituted phenanthridine and phenanthridine-like compounds under mild and metal-free conditions
    摘要:
    在室温下于无金属条件下,开发了一种用于合成6-未取代菲啶及其类似化合物的新型温和合成方法。该策略涉及二芳基甲基叠氮前体的串联叠氮重排/分子内环化及氧化反应,以高达99%的产率和高区域选择性获得目标产物。
    DOI:
    10.1039/c4ob0079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gent‐Free C−H/N−H Cross‐Coupling: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N‐Heteroaromatics from Biaryl Aldehydes and NH <sub>3</sub>
    作者:Huai‐Bo Zhao、Zhan‐Jiang Liu、Jinshuai Song、Hai‐Chao Xu
    DOI:10.1002/anie.201707192
    日期:2017.10.2
    An unprecedented synthesis of N‐heteroaromatics from biaryl aldehydes and NH3 through reagent‐free C−H/N−H cross‐coupling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lectrosynthesis uses NH3 as an inexpensive and atom‐economic nitrogen donor, requires no oxidizing agents, and allows efficient and regioselective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phenanthridines and structurally related polycyclic N‐heteroaromatic products.
    通过无试剂的C / H / N-H交叉偶联,由联芳基醛和NH 3合成了N-杂芳族化合物,这是空前的。电合成使用NH 3作为廉价且原子经济的氮供体,不需要氧化剂,并允许有效且区域选择性地访问各种菲啶和结构相关的多环N-杂芳族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