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1-carboxy-2-methylpropylamino)-1-cyclopropyl-6-fluoro-8-nit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 1027049-2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1-carboxy-2-methylpropylamino)-1-cyclopropyl-6-fluoro-8-nit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7-(1-carboxy-2-methylpropylamino)-1-cyclopropyl-6-fluoro-8-nit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7-(1-carboxy-2-methylpropylamino)-1-cyclopropyl-6-fluoro-8-nit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7-[(1-Carboxy-2-methylpropyl)amino]-1-cyclopropyl-6-fluoro-8-nitro-4-ox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7-(1-carboxy-2-methylpropylamino)-1-cyclopropyl-6-fluoro-8-nit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027049-23-5
化学式
C18H18FN3O7
mdl
——
分子量
407.355
InChiKey
VVCOZTBRAATSE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153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1-carboxy-2-methylpropylamino)-1-cyclopropyl-6-fluoro-8-nit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在 sodium dithioni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42h, 以92%的产率得到(S)-10-cyclopropyl-5-fluoro-3-isopropyl-2,7-dioxo-1,2,3,4,7,10-hexahydropyrido[2,3-f]quinoxaline-8-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Quinoline and pyridoquinoxaline derivatives as antibacterial agents
    摘要:
    公开号:
    EP1721898B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8-硝基氟喹诺酮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菌性能。
    摘要: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制备新的8-硝基氟喹诺酮模型并研究其抗菌性能。最初的工作涉及大规模制备合成子7-氯-1-环丙基-6-氟-8-硝基-4-氧代-1,4-二氢喹啉-3-羧酸(3),然后引入取代的伯在C-7位上的胺附件得到衍生物9a-g,其中氨基被连接到取代的苯或芳族杂环上,是伯α-氨基酸的一部分,或者仅仅是简单的伯脂族胺。该亲核芳族取代步骤是非常简单的步骤,因为上述合成子的8-硝基促进了C-7处弱亲核体的添加。使用NMR,IR,EA和MS对制备的所有化合物进行完全鉴定和表征,并且与预期结构一致。制备的靶标和中间体对革兰氏阳性和/或革兰氏阴性菌株显示出令人感兴趣的抗菌活性。特别地,对甲苯胺,对氯苯胺和苯胺衍生物显示出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良好活性,MIC范围为约2-5μg/ mL。总之,更多的亲脂基团似乎增强了对革兰氏阳性菌株的活性。
    DOI:
    10.3390/120612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