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美洛昔康几乎完全被代谢。CYP2C9是负责美洛昔康代谢的主要酶[文献A190189,A14902],CYP3A4也有小部分贡献[文献L11398]。美洛昔康有4种主要代谢物,未确定其活性。大约60%的摄入剂量被代谢为5'-羧基美洛昔康,这是由肝细胞色素酶对中间代谢物5'-羟甲基美洛昔康的氧化产生的[文献A14902,A39443]。另外两种代谢物可能是通过过氧化反应产生的[文献A14902,L11398]。
来源:DrugBank
代谢
美洛昔康几乎完全代谢为四种药理学上不活跃的代谢物。主要代谢物5'-羧基美洛昔康(剂量的60%)是通过P-450介导的代谢形成的,它是中间代谢物5'-羟基甲基美洛昔康的氧化产物,该中间代谢物也有较少量的排泄(剂量的9%)。体外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 2C9在这一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CYP 3A4同种物也有较小的贡献。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患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能是另外两种代谢物产生的原因,这两种代谢物分别占给药剂量的16%和4%。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美洛昔康在肝脏中被广泛代谢为无活性代谢物,主要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2C9同工酶,CYP3A4也有较小的贡献。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美洛昔康还经历了大量的胆汁分泌和肠肝循环。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美洛昔康(ME)的代谢以及涉及的细胞色素P450(CYPs)通过使用原代人肝细胞、人肝微粒体和重组人B淋巴细胞系微粒体进行了分析。当人肝细胞能够将ME转化为5-羟甲基代谢物(M7),然后再转化为5-羧基衍生物(M5)时,人肝微粒体主要只形成5-羟甲基衍生物。人肝微粒体形成M7的动力学是双相的,Km分别为13.6 +/- 9.5和381 +/- 55.2 uM,相应的Vmax分别为33.7 +/- 24.2和143 +/- 83.9 pmol/min/mg蛋白。发现CYP2C9和CYP3A4在较小程度上将ME转化为M7。通过ME存在时抑制妥尔巴克酰胺羟基酶活性、磺苯唑抑制ME代谢、ME代谢与妥尔巴克酰胺羟基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重组2C9对ME的活性代谢证明了2C9的参与。通过酮康唑抑制ME代谢、ME代谢与硝苯地平氧化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重组3A4对ME的代谢证明了3A4的参与。个体酶形成M7的动力学导致2C9的Km为9.6 uM,Vmax为8.4 pmol/min/mg蛋白,3A4的Km为475 uM,Vmax为23 pmol/min/mg蛋白。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前瞻性研究发现,多达7%的服用美洛昔康的患者经历了至少暂时性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这些情况通常在继续用药且无需调整剂量的情况下得到解决。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的情况发生在1%的患者中。临床上由美洛昔康引起的明显肝损伤并伴有黄疸的情况很罕见,只有个别案例报告发表。报告的病例中,发病潜伏期较短(1到5周),描述了胆汁淤积性和肝细胞型酶升高模式。免疫过敏特征通常不明显,自身抗体也很少见,尽管已有一份由美洛昔康治疗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案例报告发表。一旦停用美洛昔康,恢复通常很快。在关于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和急性肝衰竭的大型病例系列中,美洛昔康很少被提及作为病因因素。
来源:LiverTox
毒理性
化合物:美洛昔康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DILI 注解:较少的药物性肝损伤关注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严重性等级:3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标签部分:警告和预防措施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一项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口服胶囊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9%。单次剂量给药后,Cmax在5-6小时达到。在空腹状态下给药时,Cmax加倍。尽管如此,美洛昔康(meloxicam)可以在不考虑食物的情况下服用,与许多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同。[A190189,L11398]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美洛昔康主要通过代谢消除。其代谢物通过肾脏和粪便清除。[A190195] 不到<0.25%的剂量以未改变药物的形态从尿液中排出。[L11398] 大约1.6%的母药随粪便排出。[A190189]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美洛昔康的分布容积为10-15升。由于它与白蛋白的高结合性,它可能会分布到血液供应丰富的组织,如肝脏和肾脏。口服剂量后,关节液中美洛昔康的浓度估计为血浆中测量浓度的40%至50%。已知这种药物能穿过人类胎盘。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口服给药后,美洛昔康的总清除率为0.42-0.48升/小时。[A190189,A190195]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标签显示血浆清除率为7至9毫升/分钟。在轻至中度肾或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不需要调整剂量。尚未研究在严重肾或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的情况。FDA处方信息建议不要这样做。[L11398]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美洛昔康胶囊单次口服30毫克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9%,与30毫克静脉注射相比。在单次静脉给药后,5毫克至60毫克的剂量范围内显示出了剂量比例的药物动力学。在多次口服给药后,美洛昔康胶囊在7.5毫克至15毫克的剂量范围内显示出剂量比例的药物动力学。在空腹条件下服用7.5毫克美洛昔康片后,平均Cmax在4到5小时内达到,表明药物吸收延长。在多次给药后,稳态浓度在第5天达到。第二次美洛昔康浓度峰出现在给药后12到14小时左右,提示胆汁回收。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