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使用和储存,不会发生分解,并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溶于热的冰醋酸中,可用作重结晶的溶剂。它能溶解在无水苯、无水氯仿、四氯化碳等溶剂中,也能溶于浓氢卤酸中,生成H2PbX6。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吸潮水解,并可能生成棕色的二氧化铅沉淀,导致其活性降低。如有黑色出现,临用前应重新结晶处理。醋酸铅(Ⅳ)若避光储存在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和五氧化二磷作为干燥剂的真空保干器中,则可以保存数周。有毒性且为致癌物,避免与皮肤接触,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选择性氧化剂及芳香化合物的铅烷化反应。
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虽然本身不易燃烧,但在特定条件下,如摩擦、震动、撞击或遇高热、酸碱物质时,接触湿气、有机物、还原剂或性质相冲突的物品,可能会分解并引发燃烧和爆炸。四乙酸铅剧毒,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四乙酸铅是一种白色棱状吸湿性晶体。在热的冰乙酸中,其溶解度较大;而在冷溶液中,则溶解度较小(室温时约为0.072 mol/L)。它还可以溶解于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烷、硝基苯和乙腈等有机溶剂,但溶解度不大。遇水后会迅速分解为棕黑色的二氧化铅和乙酸。
实验室制备在2 L圆底烧瓶中加入1080 g 冰醋酸和360 g 乙酸酐,然后逐步分少量加入600 g Pb3O4,并保持温度不超过65 oC。加完后升温至65 oC并继续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冷却到室温,过滤,用冰醋酸洗涤得到约300 g 固体,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如图1所示)。
母液重新回到反应瓶中,并加热至80 oC,在搅拌下通入干燥的氯气。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掉生成的氯化铅,并用冰醋酸进行洗涤。滤液冷却后再过滤,固体通过重结晶法再次获得一部分四乙酸铅(如图2所示)。
用途四乙酸铅能够有效地诱导二氟二碘甲烷加成到烯烃和炔烃上,在有机合成中用作选择性氧化剂。
类别有毒物质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火场排出含铅辛辣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库房低温、通风、干燥
灭火剂